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補中益氣丸是家中常備?那你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補中益氣丸是家中常備?那你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作者:李成輝


補中益氣丸是家中常備?那你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補中益氣湯出自李東垣《內外傷辨惑論》,主要組成是:黃芪、白朮、陳皮、升麻、柴胡、人蔘、甘草、當歸。主要功效是補中益氣,昇陽舉陷。

主治:脾胃氣虛,發熱,自汗出,渴喜溫飲,少氣懶言,體倦肢軟,面色(白光)白,大便稀溏,脈洪而虛,舌質淡,苔薄白。或氣虛下陷,脫肛,子宮下垂,久瀉,久痢,久瘧等,以及清陽下陷諸證。

立意類似的方劑還有:


補中益氣丸是家中常備?那你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升麻益胃湯:黃芪、半夏、人蔘、甘草、獨活、防風、白芍、羌活、橘皮、茯苓、白朮、澤瀉、柴胡、黃連、生薑、大棗。

升陷湯:生黃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

舉元煎:人蔘、黃芪、炙甘草、升麻、白朮。

《內外傷辨》:

夫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用黃耆最多,人蔘、甘草次之。

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黃耆以益皮毛而閉腠理,不令自汗,損傷元氣;上喘氣短,人蔘以補之;心火乘脾,須炙甘草之甘以瀉火熱,而補脾胃中元氣;白朮若甘溫,除胃中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黃耆、人蔘、甘草甘溫之氣味上升,能補衛氣之散解,而實其表也,又緩帶脈之縮急,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陰中之陽,引清氣上升;氣亂於胸中,為清濁相干,用去白陳皮以理之,又能助陽氣上升,以散滯氣,助諸辛甘為用。

用白話文解釋便是:

為了抬舉氣機,君王黃芪自覺單槍匹馬、力有不逮,於是召集兩個手下—人蔘和甘草作為助攻,又令柴胡、升麻兩個斥候引路向上,白朮在大本營脾胃練兵作為後援,當歸疏通血脈糧道,陳皮理順路線,共同把氣機下陷的臟器恢復原位。

作為補土派的頂級高手,補中益氣湯現代臨床應用廣泛:


補中益氣丸是家中常備?那你要好好看看這篇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小兒脫肛、氣虛便秘、2型糖尿病腹瀉、慢性乙肝。消化系統疾病是主戰場。

女性尿失禁、良性前列腺增生、精索靜脈曲張、疝氣。

陰道前壁膨出、預防慢性盆腔炎複發、習慣性流產、產後關節痛。

重症肌無力、頸椎病、骶髂關節炎。國醫鄧鐵濤的絕招之一。

中風後抑鬱、失眠、耳鳴。

疲勞綜合征、慢性鼻炎、輔助治療艾滋病、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痤瘡、慢性牙周炎、氣虛發熱、慢性心力衰竭。

當然,具體臨床使用必須結合中醫辨證,法古不泥、靈活思辨。且下元虛者、陰虛內熱者,均需謹慎使用。

版權說明

本文系原創稿,版權歸胡世雲主任醫學科普團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本團隊聯繫。

上喜馬拉雅FM收聽「胡說中醫」特輯,了解更多有趣、有料、有用的中醫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