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宮之謎:項羽燒的根本不是阿房宮!阿房宮其實並沒有建成?
提到阿房宮,首先想到的便是學生時代那首熟讀並背誦的《阿房宮賦》。讀著《阿房宮賦》,在老師的引導下,彷彿能夠想像出整個阿房宮的龐大恢宏:「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
在年長些,接觸的書籍多了,閱歷長了,再次讀到阿房宮的時候仍然感慨其規模龐大。《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前殿阿房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復道,自阿房渡渭,屬之咸陽。」
說起來,阿房宮也應該算得上是秦朝最著名的宮殿了。可史書又說了,項羽引兵進入咸陽後,見到富麗堂皇的阿房宮,因秦君暴政而震怒,遂放火燒宮,三月不滅。阿房宮終沒逃過楚人一炬,一片繁華化作了百里焦土。而項羽也成了燒毀阿房宮的「罪魁禍首」。
可近幾年,不斷有人指出,項羽所燒的並非阿房宮,而是秦宮裡的其他宮殿。在秦漢時期的史料中,關於項羽的記載均為「燒咸陽秦宮室」。咸陽是秦朝的首都,被燒毀的也是位於首都的宮殿,至於火燒阿房宮的故事,也不過是後人錯誤的解讀罷了。
令有專家指出,若阿房宮當真被火燒三個月,那麼焚燒所留下的紅燒木和草木灰理應遍及整個阿房宮遺址。可考古專家對阿房宮進行了勘測面積20萬平方米,發掘深度1000米的研究後,發現的紅燒木也不過寥寥幾塊。
若阿房宮沒有被項羽燒掉,那麼規模龐大的阿房宮最終去了哪兒呢?
於是又有專家出來說,阿房宮其實根本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龐大,甚至就只是個「爛尾」工程。秦始皇最開始是有一個美好的規劃的,他計劃將阿房宮修剪成一個龐大的宮殿群,可理想還沒實現,他先頂不住駕崩了。於是百萬勞動力都被拉去修建秦陵墓,阿房宮的事宜也就不了了之了。
考古人員在阿房宮的遺址上面,竟沒能發現一枚當時建房普遍使用的秦代瓦礫碎片,可見阿房宮並沒有竣工,即使是打好了基礎,也沒來得及將它修繕成形。而當秦朝滅亡後,阿房宮變成了前朝遺物,又加上是個未完工的宮殿,因此就連建好的部分也都被百姓們搶回家補屋添瓦去了,於是歷史上的阿房宮就此消失了······
而這一切不過是專家學者們的猜測,阿房宮真正的消失之謎是什麼,只能寄希望於後人和更加完善的科學技術上了。


※駭人聽聞的世界懸案「黑色大麗花」終於告破:兇手竟是他!
※印度軍隊在二戰中很厲害?一個師都打不下德軍一千人防守的陣地
TAG:歷史大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