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中國教育是培養戰士」,混血兒子在上海讀幼兒園後,駐華記者媽媽揭露中西教育差異

「中國教育是培養戰士」,混血兒子在上海讀幼兒園後,駐華記者媽媽揭露中西教育差異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美國華裔媽媽朱賁蘭(Lenora Chu),她從小就和父母一起在美國長大。

Lenora Chu

她和老公都是駐華媒體記者,因為工作關係搬到上海後,她給兒子選擇了一所本地學校。

此外這位媽媽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她的叔公是朱鎔基。近日,紐約時報詳細報道了這位華人媽媽在教育孩子上面臨的抉擇。

在上海,朱賁蘭曾深深感受到了中西教育的巨大差異。去年,她寫了一本書,《小戰士:一個美國男孩、一所中國學校和一場全球競賽》,詳細地講述了自己的孩子在中國接受教育以及自我反思的點滴。

01

雞蛋不吃也得吃

朱賁蘭一家來到上海後,正值兒子萊尼 (Rainey) 上幼兒園的年紀。和所有父母一樣,為孩子選學校是很傷腦筋的事。

在他們住的地方旁邊有上海乃至全國最好的幼兒園「宋慶齡幼兒園」。

能讀這所幼兒園的孩子家裡都非富即貴,高幹子弟、無數企業家後代子女都在這裡入讀。

朱賁蘭家雖然也身份特殊,但她並不想動用家裡的關係。她本想憑著自己ABC的身份去申請入學,結果完全沒戲,長著一張中國臉,但連中國話都說不利索,門衛都懶得搭理她。

朱賁蘭的老公Rob Schmits是NPR (美國公共廣播)的駐華記者,妻子首戰失利,輪到他上陣時,沒想到憑著張老外臉,老公卻輕輕鬆鬆搞定了……對方還誇他中文說得好!

朱賁蘭一家

終於如願進入最好幼兒園後,開學第一天夫妻倆就被學校門口塞滿的豪車震住了,因為只有他們是牽著孩子走路去上學的。

把孩子送進學校後,朱賁蘭還是心情複雜。作為一名華裔,她很清楚中國教育就是講究規規矩矩,有強大的約束力。

在這樣的教育體制下,她擔心孩子會不會在權威的干預下過早地失去童真。

朱賁蘭和兒子在中國

接下來的發生的一些事,給了她新的衝擊。有一天,兒子開心地頂著一顆紅五角星回家,怎麼也不願意摘下來。朱賁蘭打聽之後,才知道兒子是因為「一直坐著沒動」得到了獎勵。

她在書中寫道:

在美國,學生可能會因為非凡的努力或表現、超過其他人獲得獎賞。而在中國,你會因為按要求照做、融入群體得到一顆星星。

接下來的日子她見識了為什麼說老師才是幼兒園的絕對權威:

坐好不要動的喊聲不絕於耳

必須睡覺

排成一條隊上廁所

只能在固定時間喝水

吃午飯不能說話

不能自由地表達藝術上的訴求

所有孩子畫的孔雀尾巴的角度都是一樣的,「你不聽話,你媽媽就不來接你了」,「不聽話警察要來抓你了」的威脅式維持秩序方法不絕於耳。

她意識到,自己已經不自覺地被扯入了一場和中國學校爭奪兒子思想的戰役。

萊尼在幼兒園

兒子萊尼從小就不喜歡吃雞蛋,結果有一天兒子回家告訴他,今天老師給他吃雞蛋了,而且還是強喂的。

「她把雞蛋塞到這裡,」兒子指指嘴巴。

「然後呢?」

「我哭著把它吐了出來。她又塞了回去。」

四個回合後,萊尼鬥不過老師,只能雞蛋咽下去。

「你為什麼把雞蛋咽下去?」媽媽問。

「唉,我不想說了……」

朱賁蘭對於兒子被迫吃雞蛋這件事非常驚訝,雖然她一直想讓兒子吃雞蛋,但是兒子一直抗拒反感。

在她接受的教育里,不強人所難這是原則。她覺得還是有必要去幼兒園親自和老師交涉一番。

「在美國人,一般不強迫孩子吃東西。」

「那你們怎麼做呢?」老師反問。

「我們說雞蛋有營養,會讓你有健康的骨骼和明亮的眼睛。我們會鼓勵孩子去選擇吃雞蛋,我們會相信他們的選擇。」

「然後呢?選了嗎?」

「呃……不是每次都選。」朱賁蘭還記得兒子上次反抗吃飯把牙都摔裂了一顆。

「他需要吃雞蛋,他需要其中的營養,不吃也得吃!」老師說道。

這件事發生後,朱賁蘭沒想到過幾天老師專門把她叫到了學校。

老師的一席話又讓朱賁蘭受到了衝擊,她沒想到自己只想問個究竟,結果還會被老師責備。

不要在孩子面前質疑我的權威,最好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和老師是站在一條戰線上的。

你當著孩子的面質疑我的方法,讓我很難管孩子。我們和西方人不一樣,我們不喜歡孩子來挑戰權威。

朱賁蘭和兒子在中國

她終於體會到了中國權威教育的厲害之處。有一次,朱賁蘭想試試兒子是否真的接受了雞蛋。

「萊尼,如果你能把這塊法式吐司(吐司裹蛋液煎)吃了的話,我就讓你看《功夫熊貓》。」

「法式吐司,有雞蛋嗎?」

「主要是麵包,但是有一點蛋。」

萊尼看了吐司一眼,要了一杯水,放在餐盤旁邊。他盯著桌上的食物看了至少半分鐘,然後開動:他把麵包撕成小小塊,盯著小麵包塊,深吸了一口氣,然後一口麵包一口水,吃完了整盤吐司。

這個過程,他沒有說話,沒有笑容,但是可以看的出來,他下定決心要征服這它。

在朱賁蘭看來,吃雞蛋這件小事印證了中國的教育文化和她成長過程中習慣的美國文化之間一個主要差異:「老師最懂行」和「尊重學生的選擇」的區別。

朱賁蘭、丈夫和兩個兒子

朱賁蘭被這一場景震驚,她承認兒子接受雞蛋是中國式教育的結果,但這個強逼的過程可以算令人滿意嗎?

02

中西教育博弈

朱賁蘭雖然在美國接受教育,但她對中國的教育並不陌生。

從小在德克薩斯州長大的她,父母都是第一代華人移民,她像無數中國人一樣生活在一個嚴厲父權主導的家庭。在那個家庭里,規矩大於天。

從小她就被父母要求做到最好,父母通常在很大程度上都希望控制她的決定。比如她父母就曾反對她大學讀文科專業。

朱賁蘭和兩個兒子

但在外人看來,朱賁蘭接受的教育無疑是成功的,她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後,又在哥倫比亞大學拿了新聞學碩士學位,此後供職於路透社和CNN。

這樣的人生履歷擺在哪裡都是相當優秀的,但這能否就此得出結論,她是嚴苛的中式家庭和鼓勵個性的美國學校相結合的產物呢?

中西文化的差異一直在她成長過程中撕扯,直到把兒子送進中國本地幼兒園時,她才明白自己其實在努力複製她成長過程中接受中西教育和文化的經歷,只是家長和學校的角色發生了逆轉。

就像是我透過陳老師的眼睛觀察……馬上明白了我父親的目的(有時候被誤導,但全都是出於好意)。

在中國養孩子,朱賁蘭很快就體會到了父母們普遍存在的焦慮情緒,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攀比所致。

萊尼在學校

競爭意識從小就充斥在中國孩子的腦中,這種意識的好處是讓孩子從小就明白叢林法則,優勝劣汰,灌輸給孩子一種「想成功就要努力」的信念感。

所以,中國人讓孩子適應了在學術追求上努力,甚至是承受磨練。換句話說,孩子從小就明白學習並不總是意味著有趣。

但不好的地方也很明顯,極端的努力,過度強調學術,要求孩子毫無疑問地服從,這些劣勢無疑都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和判斷力。

萊尼學校里的加拿大女孩

03

沒有完美的教育

朱賁蘭發現兒子萊尼在幼兒園接受中式教育後的成果很明顯,數學和中文能力突飛猛進,注意力和紀律性也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的確,論做數學題,美國人根本不是中國孩子的對手。

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是衡量全球教育質量最普遍的標準之一。全球範圍內50萬名學生接受該項測試。在學術方面,中國學生總是處於領先位置,而美國學生則更接近倒數位置。

朱賁蘭走訪比較了一所上海小學和波士頓地區的一所小學。

中國課堂老師是中心,學生仰視老師,35分鐘的課堂老師問了59個問題,提問了至少過半數的學生,不是叫名字而是叫學號,採用講授和競爭的方式,一節課教學內容很多。

美國課堂老師採用更豐富的教學方式,眼睛和學生平視,叫名字而不是學號,重視學生的興趣而不是教學的效率,只點名了3個學生回答問題剩下的都是自願回答的,50分鐘的教學,她採取了講座,小組討論,一對一交互的授課形式,其餘學生小組討論時老師花了8分鐘和一名學生單獨談,允許學生說「我不懂,我需要幫助」。

中國的課堂在教平方根(concept lesson),美國的課堂在教怎麼度量(open math concept),講到分數比如多少厘米等於5分米之類,中國課堂會就著平方根進一步深入下去讓學生了解更深入,美國課堂習慣用學生已經知道的東西來理解當下的概念而不是繼續深入。中國老師沒有表揚一個學生,而美國老師卻說了好多讚美的形容詞。

中國課堂師生比1:32,美國1:6。

朱賁蘭曾去中國學校探訪

朱賁蘭覺得,中國孩子學術成績優秀,除了訓練有素的教師和死記硬背等因素外,中國學生比賽中勝出還源於一種信念:成功是是因為辛勤,而不是天賦異稟所致。

她認為,中國人有一種根深蒂固的信念:只要努力工作、吃苦,所有事情都能成功。中國父母和老師向學生一遍遍強調這個信念。

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老師們往往認為其原因是不夠努力,而非不夠聰明。

在上海一所高中教語文的毛老師告訴我:『我的學生智商都差不多,努力程度是成績區別的主要因素』。

而這一點上,美國孩子從小接受的理念恰恰相反:『當一個人擁有某種天賦的時候,就可以努力地比別人少,還比別人成功。』

這樣的想法讓中國孩子能夠從小就下苦功學習,並擁有堅毅的好品質。

而「堅毅」(Grit)是近幾年美國人才強調的品質。美式文化背景下的堅毅,通常指的是一個人在遇到挫折失敗時,不放棄不拋棄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的品質。通常美國孩子會在體育比賽中把這種精神放到最大。

中國人欣賞的堅毅,是指通過長期不間斷的努力,量變才能引起質變,最終到達成功彼岸,通常是在學術成績上孜孜以求。

兩年後,有一次朱賁蘭帶兒子萊尼看牙醫,她竟然可以不抱怨不掙扎,不哭不鬧就這麼躺著,接受牙齦注射麻醉,做根管治療。沒有全麻,一個五歲的孩子這樣的表現,在朱賁蘭看來太不可思議了。

朱賁蘭一家在中國

通常在美國,兒童牙科手術都是採用全身麻醉,因為醫生們根本不指望一個五歲的孩子在清醒的情況下張大嘴配合根管治療。朱賁蘭意識到:中式文化培養下的規規矩矩的小孩竟然可以這麼堅強。

朱賁蘭和兒子萊尼

回到美國後,朱賁蘭把這些經歷都寫進了書里。有了體驗她才有了更深的感觸,她意識到一個核心問題:

中國制度設計目的是:

淘汰和過濾學生

而美國的目標很明確:

不落下一個孩子

朱賁蘭和兒子萊尼

其實,沒有一種教育是完美的。

就像中國人嚮往美國教育的人格健全,獨立自主,平等尊重,激發真正的學習興趣等,而美國人卻羨慕中式教育的遵守規矩,高效等。

///

「天道酬勤、勤能補拙」的中式教育

自我發現,激發潛能的西方教育

似乎各有各的好

孩子沒有選擇的權利

那麼就是考驗父母了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發現紐西蘭 的精彩文章:

「拼二胎,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澳洲留學生上《非誠勿擾》,自稱公司在香港上市,真相慘不忍睹……

TAG:發現紐西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