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人民是如何保台的?

《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人民是如何保台的?

原標題:《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人民是如何保台的?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桂強


甲午戰爭爆發,清軍頻告敗績。1895年,日本軍隊南下侵佔澎湖,清廷遣使赴日求和,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內將台灣及其所有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馬關條約》的內容一經傳出,全國輿論大嘩。台灣人民在聽到割讓台灣的消息後更是悲憤交織,以丘逢甲為首的台灣紳民數度電請清廷,反對割讓台灣。然而,清廷仍冒天下之大不韙,正式批准《馬關條約》生效。在「無天可吁,無主可依」的情況下,經丘逢甲提議,台灣成立抗日政權,一場壯烈的保台鬥爭就此打響。


台灣民主國發行的郵票


5月25日台灣民主國成立,選舉原台灣巡撫唐景崧為大總統,丘逢甲為全台義軍統領。並且以「藍地黃虎旗」為國旗,定年號為「永清」,以表示永遠心向大清之意。據說唐景崧接大總統印時,向北三跪九叩,大哭而入。


當台灣人民醞釀獨立保台之際,日本也積極做好了武力接收台灣的準備。5月底日軍在台灣登陸,由北向南大舉進犯。數日間基隆、台北相繼淪陷,值此危難之際,台灣民主國總統唐景崧微服出走。全台義軍統領丘逢甲率領麾下將士在新竹一帶與日軍血戰二十餘晝夜,直至彈盡糧絕才被迫撤退。後來在台中轉戰數月,又連遭敗績,全軍喪盡,不得已飲恨內渡。


丘逢甲


台北陷落後,台南紳民迎劉永福入駐府城。晚清重臣張之洞、譚鍾麟等相繼函囑劉永福堅守,並答應接濟餉械。劉永福被兩岸同胞的熱誠所感動,便以幫辦台灣軍務的名義主持大局。8月,日本增兵兩萬到台灣,為配合軍事進攻,日本新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致書劉永福,勸告他停戰撤兵。劉永福立即回書駁斥:「余奉命駐防颱灣,當與台灣共存亡……台南一隅,雖屬偏小,而余所部數十營,均系臨陣敢死之士.兼有義民數萬眾,飲血枕戈.誓死前敵。8月底劉永福率領黑


旗軍與日軍在彰化大戰,因有漢奸引路,先勝後敗,精銳盡失,並且糧餉告罄。10月上旬,日軍調集陸軍三萬,戰艦三十多艘,決心一舉解決台灣問題。在敵我力量懸殊之下,戰線節節瓦解。20日台南城內大亂,各路日軍又即將攻至台南城下,城破在即。劉永福的部下請求他留有有用之身,以待將來再戰,劉永福在局勢不可為的情況下,乘坐英輪駛往廈門。台灣也就此淪陷,直到1945年抗戰勝利後,才由國民政府收回。


畫報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施祺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如果強盛時期的明朝和鼎盛時期的清朝打仗,到底誰會贏?
宗藩體系具體是怎樣的?又是如何走向解體的?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