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何滿清入關時漢人極力抗拒剃髮留辮,而辛亥革命後又不願剪掉辮子?

為何滿清入關時漢人極力抗拒剃髮留辮,而辛亥革命後又不願剪掉辮子?

季我努學社

整理出版中國近代史料,傳播歷史知識

季我努學社會員程世利

漢人一直以來比較重視自己的發服,《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一般不可隨意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這也是我們在影視劇、古畫中常常見到的漢人裝飾情景。古代社會重孝道、重等級倫理,在傳統儒學的灌輸影響下,正衣冠、愛髮膚成了一種契約,為全社會所默認和遵守。但這種習慣和契約隨著清軍的入關被打破。

清兵入關之前,為了易於辨識順逆,便強迫漢人剃髮易服,以示忠孝,1636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明令:「凡漢人官民男女,穿戴要全照滿洲式樣……有效他國衣冠、束髮、裹足者,重治其罪。」,清軍入關後頒布"薙髮令",強迫被征服區漢人強行剪髮,滿清軍隊攻下南京、蘇州等大城市後,清政府掌握政權已無阻攔,便重申剃髮令,實行"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高壓政策(韓菼《江陰城守紀》上)。這是一項民族文化方面的強迫令,以此來告誡漢人要服從滿族的意志和文化,統治者想進一步消弱漢族的反抗意識。而漢人遭受亡國和遭受異族奴役的屈辱,認為剪髮是對自己的極大羞辱,在民族自尊心和傳統禮教等文化的雙重影響下不願剃髮,視死如歸。

伴隨著清軍的野蠻殺戮和強制剃髮,漢人在經歷了長時間的抵抗後逐步屈服於清軍的暴力,被迫進行剃髮,清軍入關後逐步穩定自己的統治,康乾在位期間更是將中國傳統社會發展推向新的高峰,漢人逐步認同和習慣清政府的統治,當然清王朝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漢文化進行吸收和合併,進過漢文化熏陶和統治者懷柔政策,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逐步減少,經過滿清250多年的同化, 中國人在服飾及某些習俗上已被「滿化」。

晚清中國政局風雲變化,民國時期剪辮更是作為一種向清王朝或舊社會宣戰的方式,但剪辮的進程並沒有想像中那般容易,原因有很多,很多學者主要歸因於「遺忘」和「同化」,遺忘是因為清統治者和清人對「發」字的使用格外小心,很多著作古籍中都不含有任何描述,而明末清初的剃髮令似乎也被人遺忘,漢人對於髮辮去留的排斥感幾乎消失。相反,經過滿漢文化的融合,漢人對清統治有了認同和歸屬,甚至產生新的審美觀,反而認為「長辮」才是美和時尚的標準,漢人在生活習慣和髮辮服飾上反而不願意去改變。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民國時期剪髮令頒布後反而並沒有推行順利。

華 興 春 秋

小編 :季我努學社青年會會員施祺 楊培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索之一「亞羅號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明代中國與南洋地區有沒有聯繫?有哪些具體表現?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