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服用益生菌不僅無益還有害?那些廣為流傳的說法還可信嗎

服用益生菌不僅無益還有害?那些廣為流傳的說法還可信嗎

現如今,「益生菌」已經是家喻戶曉的名詞了,酸奶、巧克力、泡菜、嬰兒配方奶粉…無處不體現著它的普遍。除了食物,甚至洗手液中也有添加益生菌。由於人們對益生菌的「熱愛」,益生菌補充劑也逐漸落入人們的眼球。大家常服用益生菌補充劑用來促進消化,調節腸道菌群,促進健康。

然而,最近國外的一項最新研究結果卻表明,服用益生菌基本無用,還有可能會傷害你。報道一出,瞬間在網上炸開了鍋,滿屏的「益生菌無益論」輪番上演…

那麼,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一直信任的「益生菌」真的對人體有害無益嗎?今天,就為大家答疑解惑一番~

益生菌對人體無益,結論從何而來?

「益生菌無益論」,起源於兩篇發表在 Cell 雜誌上的最新研究。其結論是:「益生菌對人體並沒有我們想像得那麼有益,甚至會干擾腸道原有的微生物。

之所以得出這個結論,主要通過實驗從兩個方面進行了解釋:

1、益生菌補充劑反而會延緩腸道微生物和腸道基因表達恢復到正常狀態。

2、益生菌補充劑並不適用於所有人;相反,它們應該被個性化定製。

Cell 雜誌發表 2 篇益生菌對腸道微生物群落作用的研究

(標題分別為:常規益生菌腸粘膜定殖與宿主微生物組特性有關;益生菌損害使用抗生素後腸粘膜微生物組織的重建,但自體糞便微生物移植可促進重建 來源:Cell)

實際上,《Cell》發表的第二篇論文,只是表明吃一種益生菌配方會推遲宿主的腸道菌群重建,一種益生菌製劑對腸道無益不等於所有益生菌製劑均對腸道無益。所以「益生菌無用論」未免太過武斷。

而世界胃腸病學組織 ( WGO ) 早在2011年就指出益生菌在緩解腹瀉、便秘等方面的功能有著「強有力的證據支持」;2017年WGO基於大量醫學證據,再次指出益生菌可以有效防治消化道疾病。

益生菌究竟是什麼?

200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對益生菌做了如下定義:通過攝取適當的量,對食用者的身體健康能發揮有效作用的活菌。

我國《益生菌類保健食品申報與審評規定(試行)》(國食葯監注[2005]202號):益生菌類保健食品是指能夠促進腸道菌群生態平衡,對人體起有益作用的微生態產品。

理性認識益生菌,關於益生菌廣為流傳的說法可信嗎?

雖然在臨床上和非處方葯中,都在使用益生菌,但就目前來看,益生菌的作用可能被過度誇大了。下面一些益生菌耳熟能詳的功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呢?

1、益生菌能治療便秘嗎?

這裡要澄清兩個概念:益生菌和益生元。

益生菌和益生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益生菌是「菌」,而益生元是一種膳食補充劑,它通過選擇性的刺激一種或少數菌落中細菌的生長與活性,從而對寄主產生有益的影響,改善寄主健康。因此,益生元是一種不可被消化的食品成分。

事實上,對便秘有改善效果的是「益生元」,國內外已經有很多研究都表明,益生元能夠改善便秘。

2、所有的益生菌產品都相同嗎?

理論上講,市場上供應的每一種益生菌營養品都與另一種不同。並且,這種不同體現在種類和數量上。

有些益生菌產品只含有單一菌株,有些則是幾種菌株的混合。即使是同一菌種,也因不同株系有所不同。同時,菌株在產品中的比重也有很大差別,有些產品數量高,有些產品數量低。

但益生菌產品的標籤上往往不會提供精確的微生物數目,只會簡單標註食物內含有「活性菌」。另外,成分表一般還會提供益生菌的屬名和種名。

一般而言,規範生產商生產的益生菌營養品會提供相對可靠的微生物數目,但這並不能保證在購買或服用該產品時活菌數目仍能保持不變。因為益生菌很容易被殺死,因此,在購買益生菌產品時,盡量選擇數量大的活菌數的產品。

3、酸奶是益生菌的優質來源嗎?

事實上,並非所有的酸奶都含有益生菌。一些酸奶,如一些常溫酸奶,為了保持口感,其實是沒有活菌存在的。因此,在選購酸奶時,消費者應注意查看酸奶的成分。

另外,消費者還應當理性對待酸奶和此類產品的功效。人類對益生菌種的選擇歷史悠久,它們大多都易於量產,並非人們腸道中常見的微生物,也難以適應體內的環境。所以,大多數益生菌產品中的益生菌並不能融入人體微生物組(指人體內微生物的集合體),這使得益生菌產品在醫學方面的應用效果不佳。經過無數代工業培養條件下的繁殖,這些菌已經被馴化並適應了工業條件。

因此,益生菌雖然很受人喜愛,對人體也的確有一定的有益作用,但是它對人體的作用依舊有限,並不應當被誇大甚至神話。消費者還是應當理性地對待各類益生菌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中國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女生身上總有一股淡淡的香味?看完答案扎心了
為什麼說人類基因組序列圖的繪製只是認識生命的起點?

TAG:科普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