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三大維度助力蒙牛新零售轉型,背後阿里雲有著怎樣的邏輯?

三大維度助力蒙牛新零售轉型,背後阿里雲有著怎樣的邏輯?

今年6月,阿里巴巴與蒙牛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在新零售、智慧供應鏈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共同推動乳製品行業數字化轉型。


三大維度助力蒙牛數字化轉型

昨天,在雲棲大會現場,蒙牛集團助理副總裁&CIO張決女士對雙方合作內容作了詳細介紹。張決介紹,蒙牛集團和阿里巴巴目前共合作了三個項目——智慧奶源、智慧供應鏈和消費者洞察。

智慧奶源

牧場的生態圈非常複雜,奶牛從育種、產奶、配種到分娩,環節眾多。健康、情緒、生活環境等因素都會對產奶量造成很大影響。蒙牛集團和阿里巴巴合作在奶牛養殖的許多環節進行了數字化,比如通過數字化手段精確控制乾草的配比,讓奶牛產奶量最大,牛奶營養價值最高。此外,數字化手段還能幫助掌握奶牛的健康和繁育情況,讓奶牛生產更多的母奶牛。

智慧供應鏈

供應鏈的成本和效率非常重要。牛奶的供應鏈成本取決於多個因素:

首先,牛奶的銷量隨季節、天氣、經濟、競品促銷、節假日等因素波動頻繁。而牛奶對保鮮度要求又非常高,最長保質期只有半年。為了保證消費體驗,牛奶臨近保質期時,蒙牛集團會對其進行回收。因此精準預測銷量,為工廠排產,對節約供應鏈成本非常重要。

其次,牧場、工廠和銷售地往往分布在不同地區,如何統籌規劃,降低調撥成本也十分考驗管理者的智慧。張決介紹,與阿里巴巴合作至今,蒙牛的調撥已經下降了9%,收效顯著。

消費者洞察

對於快消品來說,廣告投放至關重要。過去蒙牛活動做促銷活動時面臨許多問題。蒙牛擁有多個廣告代理商,促銷活動的數據分散在各個代理商手中。代理商提供的數據報表往往只針對某一個活動,並沒有將所有數據沉澱下來。通過與阿里巴巴合作,蒙牛可以知道到底哪些人購買了蒙牛的產品,這次購買的20萬人與上次購買的30萬人哪些是重合的,他們的用戶畫像是怎樣的。這些信息對蒙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回答了營銷中的4個W(誰(Who)是蒙牛的消費者,在什麼時候(When)可以通過什麼樣(What)的廣告話術和什麼觸點(Where)觸達他)和2個H(用什麼樣的廣告形式(How),投放多少次(How much)效果是最好的。

目前,雙方已經合作在世界盃掃碼活動中,對相關數據進行了分析,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蒙牛集團只是阿里巴巴服務的眾多零售客戶之一,阿里巴巴服務這些客戶時,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呢?對此,阿里雲零售事業部總經理俞天寶進行了詳細解答。

零售行業正面臨巨大轉型壓力

中國零售業正面臨著巨大的轉型壓力,幾乎已經成了行業共識。阿里雲零售事業部總經理俞天寶將這股壓力總結為三個方面:

一是家庭結構的變遷。中國正逐漸步入少子化和老齡化社會,生育率越來越低,老齡化越來越嚴重。按照這一趨勢,十年後三口之家甚至兩口之家會越來越多,對小型化商品的需求越來越強烈。

過去中國是大家庭模式,「加量不加價」的大包裝商品備受歡迎。但隨著家庭成員減少,這一套已經不奏效了,我們需要重新考慮什麼樣的商品分量是最合適的。另外,由於家庭成員年紀增長,行動不便,我們還要提供優質的配送服務。

二是商家經營成本上升。今天無論人工成本還是租金成本都在不斷攀升,各行各業都不例外。此外,阿里雲新零售事業部還做過一項調查,零售從業者以95後居多,而且他們的平均入職時間只有7個月,這意味著他們入職7個月後很有可能會離職。傳統零售行業如果不提高科技含量,增加吸引力和職業榮譽感,是無法留住人才的,勞動力問題將越來越嚴重。

三是科技加速迭代。俞天寶認為,和前兩個因素相比,技術迭代給零售業帶來的壓力是最為迫切的。

最近幾十年,技術更迭的速度越來越快,很多我們過去賴以為生的經驗正面臨著被顛覆的危險。以阿里為例,阿里從PC電商起家,但隨著消費者越來越多使用手機,web搜索優化、頁面布局優化這一套已經不管用了。如果未來AR、VR技術普及,那麼阿里在移動互聯網上的投入可能又要「打水漂了」。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這些變化,並不是因為它沒有發生,而是我們有意識地忽略了。

面對多方面的壓力,零售行業過去做了不少轉型嘗試,但都收效甚微。原因出在哪裡呢?因為零售業者不懂零售。這句話看似矛盾,俞天寶卻認為它自有一番道理。他表示,零售業者在這個行業浸泡的時間太長,思維模式已經成型,很難看到外界的變化。反而阿里雲這樣的「門外漢」可以跳脫出來,從另一個視角觀察零售行業。

阿里雲新零售事業部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成立的,它將自己定位成「零售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專家」。它的使命就是重構零售行業的基礎設施,讓零售技術更加普惠、好用,幫助中國零售企業實現全鏈路的數字化轉型,提升效率和品牌競爭力。


阿里雲的零售新視角

零售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目標是什麼呢?阿里巴巴集團學術委員會主席、湖畔大學教育長曾鳴稱之為智能商業。他認為一個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智能商業,必須做兩件事情:

一是數據在線。即所有業務都必須程序化、在線化,只有這樣才能對業務有宏觀把握,知道自己的業務到底是怎樣的。

二是生態協同。一家企業決不能受限於自己能力,而要聯合盟友,盡一切可能滿足用戶的需求。

俞天寶認為,中國社會正逐漸從崇尚競爭的工業時代轉向注重共享的共生時代。今天非常流行共享經濟,共享單車、Airbnb已經成了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共生是比共享更大的範疇」,俞天寶說道,「工業時代講求比較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力,我比別人做的更多、更高效,就能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共生時代則開始追求顧客價值,企業不再一味地滿足客戶需求,而是考慮怎麼去創造新的需求」 。工業時代是以企業為核心的,它們把自己想做、能做的事情講出來;但共生時代是以客戶為中心的,他需要不斷跨界,想法設法滿足客戶的需求。

數據在線和生態協同是智能商業的雙螺旋,就像DNA一樣。俞天寶認為,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增加一點——客戶互動。他表示,傳統CRM的主要作用是靜態關係管理,不涉及用戶運營,但顧客價值是需要通過互動來運營的。「如果數據在線、生態協同和客戶互動能夠形成循環,智能商業的雛形就成了」。


數字化的第一步是數據打通

智能商業的願景固然美好,但邁出第一步是最重要的。俞天寶認為,智能商業的第一步就是數據打通。

他表示,很多深耕IT十多年的企業,他們的IT系統已經幾乎無懈可擊,但站在DT的角度卻千瘡百孔。一家企業有非常多的數據源,根本不缺數據,他們真正缺乏的是把數據像資產一樣管理起來的能力。

這些企業的垂直業務板塊里都有數據,但數據之間幾乎老死不相往來,頂多搭了幾座「橋」將他們連通,這並不是真正的數據流通。這樣的信息孤島太常見了。

除了數據孤島,傳統IT系統因為使用了大量套裝軟體,整體效率比較低下。另外,傳統IT系統的性能瓶頸也比較嚴重,經常因為一個促銷就系統崩潰了。如果為了應對峰值性能建設大量基礎設施,平常可能連20%的性能都用不到,浪費十分嚴重。

更不要說數據驅動,讓數據代替人腦做決策了。過去,企業的數據基本是用來做報表展示的,沒有產生實際價值。

針對這些痛點,阿里提出了三大解決之道:

一、企業IT應該擁抱公有雲。

二、企業應該建設自己的中台。阿里從2015年開始建設中台,阿里的中台分為兩部分——業務中台和數據中台。業務中台相當於把業務中產生的所有數據保存下來,明確數據主權;然後在這個基礎啊上通過數據中台處理數據,把數據變成業務的一部分。

「整個過程聽起來簡單,實踐起來卻困難重重,尤其是業務中台,涉及業務流程和邏輯,牽涉的利益方太多」。俞天寶介紹,傳統企業數字化轉型,必須一把手操盤。阿里雲新零售事業部參與的每一個項目基本都是董事長或總經理出面,否則很難推進。很多客戶因為業務中台牽涉面太大,決策時間太長,只好選擇先做數據中台,先把數據整理出來,讓過去無法實時呈現的數據實時呈現。

說到這裡,不得不先介紹一下阿里雲的零售數字化轉型框架:

這個框架的最底層是智能硬體。俞天寶表示,徹底數字化轉型,必須要有智能終端參與。智能終端的主要作用是產生和收集數據。

產生和收集數據之後需要一個平台報數據保存下來並處理,這就是阿里的雲計算和大數據平台。這個平台上有兩個中台——業務中台和數據中台。

平台之上是很多跟運營管理相關的內容。阿里是一家技術驅動型的公司,所以會把很多應用和業務相關的內容交給生態夥伴來完成。

數字化轉型離不開智能硬體,而智能硬體又離不開物聯網。物聯網最大的問題是安全,離開安全,業務就像空中樓閣一推就倒。所以橫向架構上阿里雲也分為三個環節——最左邊是智能硬體,中間是阿里IOT平台,最右邊是阿里雲平台。「有了數據、雲平台和算力以後,我們就可以實現AI化。可以說,零售業數字化轉型,我們在技術上已經完全做好了準備。」俞天寶說道。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項目Oasis Labs宣布融資4500萬美元,將發力隱私雲計算平台
TCP/IP協議的奠基者——羅伯特·卡恩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