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一說起痔瘡,每個得過的人都有一部辛酸血淚史。

在大家的印象中,得痔瘡的人有很多的——

基礎的配置是十男九痔、更慘一點的是十女十痔、萬萬沒想到的少年得痔……

一說起痔瘡,旁邊總會有人跳出來「金玉良言」:你少吃點辣椒嘛!

啥?火鍋串串燒烤冒菜乾鍋小龍蝦美蛙魚頭,哪樣沒有椒?

在四川湖南湖北雲南,不吃辣椒就相當於絕食了!

那得了痔瘡究竟該咋辦,那些跟痔瘡有關的誤區有哪些?!咱們今天來聊一聊。


1啥叫痔瘡?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各位同學啊,不是菊花周圍有那麼一丟丟不舒服,就是人家痔瘡惹的禍啊!

雖然醫學上對於痔瘡的定義仍有爭議,但就目前接受程度最廣泛的定義來看,跟大家想像中的痔瘡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痔是肛墊病理性肥大、移位及肛周皮下血管叢血流淤滯形成團塊,並由此帶來的包含出血、疼痛、脫垂等癥狀的疾病」。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我們還翻了一下歪果仁的定義,發現痔瘡對應的兩個單詞Hemorrhoids和piles,意思分別是「出血」和「一坨」。

講真,這解釋也是非常形象了,得了痔瘡的朋友們應該都能get得到。


2得痔瘡的人有多少?

十女十痔、十男九痔,這些說法安慰了每一個受痔瘡之苦的朋友。

當被痔瘡折磨得站不得、坐不得、走不得、吃不得的時候,只要想一下,咦,隔壁的美女帥哥可能有,虐我的甲方BOSS可能也有。頓時就覺得沒得那麼難受了!

但是,現在小編要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真相——得痔瘡的人,沒有你們想像得那麼多!

根據統計,我國成人痔瘡發病率約50%-60%之間,而僅有約5%表現出痔脫垂或便血等癥狀,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發病率一致。

3為什麼會得痔瘡?

要想知道為什麼會得痔瘡,要先知道身體裡面的一個重要結構——直腸海綿體。

前面說了,痔瘡是肛墊和肛周皮下血管叢的疾病,肛墊和肛周皮下血管叢組成了直腸海綿體。

當你拉便便的時候,直腸海綿體會隨著周圍肌肉收縮變小、下移,助你一shi之力,拉得輕鬆暢快;而拉完的時候它會主動膨脹上移,把門關上!

而且更加神奇的是,直腸海綿體外的感覺神經還能知道你的直腸裡面裝的是氣、水、還是干粑粑。

簡單點說,這個直腸海綿體就有點像水籠頭的墊圈的作用,就是高級智能自動感應的那種!

好,直腸海綿體說清楚了,現在來說為啥會得痔瘡,目前發現有以下原因:


天生的

1. 直腸海綿體老化

隨著年齡增大,直腸海綿體會衰老,尤其在30歲以後,原來緊緻、牢固的肛墊平滑肌就會慢慢退化,尤其是到老年時期,海綿體就會變成鬆鬆垮垮的……

就有點像我們的皮膚,年齡越大膠原蛋白流失越多,臉就要垮,哦,差不多就這個意思吧!

在衰老的過程中,如果有便秘、腹瀉、排便習慣不良、甚至長期咳嗽及括約肌動力失常等情況,就可能會增大下推肛墊的垂直壓力,使平滑肌過度伸展、斷裂,導致肛墊下移進而脫垂,甚至腫大、出血,艾瑪,痔瘡就出現了!

2、遺傳

雖然這也是痔瘡發生的原因之一,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因為遺傳。

所以,如果你老爸老媽有痔瘡,你也得了痔瘡,不要去怪他們沒給你好的基因,因為得痔瘡除了老了(扎心)之外,更多的還有下面這些原因!


後天的

1. 長期保持一種動作

比如久站久坐,會影響直腸海綿體的靜脈迴流,讓它過度膨脹,也會導致它的支撐結構失去彈性引發痔瘡。

當然,還有一種我你們大家都有的就是——久蹲坑。

拿著智能手機,大家蹲廁所的時間肯定大大加長!

就更不用說有的人為了偷懶,不想洗碗、不想帶娃兒、不想買單等等,明明不想拉都要鼓搗去趟廁所!

2. 便秘

拉便便困難、乾燥,甚至是便秘,會通過擠壓直接損傷直腸海綿體,也容易劃破它造成出血。

3. 腹瀉

長期拉肚子,肛門直腸頻繁受到刺激,引起血管擴張、充血,容易出現痔瘡或者是加重痔瘡。

4. 腹內壓增高

如腹部腫瘤、前列腺肥大、肝硬化、心衰等疾病。


3得了痔瘡有什麼表現?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1、痔瘡的三種類型

皮膚與直腸黏膜交界處有一條鋸齒狀的環狀線,叫齒狀線。痔瘡以齒狀線為界分為三類:內痔、外痔、混合痔。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齒狀線以上的出現的痔稱為內痔

齒狀線以下出現的痔稱為外痔

齒狀線上下均有出現的痔稱為混合痔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得痔瘡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痔瘡患者應該了解的這些知識

嗯,這也是一本正經的胡扯了,那意思是今天痔瘡掉出來了,就是外痔?明天縮回去了,就成了內痔?

朋友們,科學解釋還是要看上邊那一段哈!

2、三類痔瘡的癥狀

1、內痔:容易出血,不痛;

2、外痔:容易增生形成皮贅、劇痛,尤其是拉粑粑的時候,就像在拉圖釘!

3、混合痔:1+2的癥狀你都占齊了,心疼你……


4痔瘡的治療

無論是國內(痔臨床診治指南 2006版)還是國外的文獻(2018 ASCRS臨床實踐指南:痔瘡的管理),都反覆在強調治療的目的在於消除、減輕痔的癥狀。

用一句簡單的話概括:不要治療沒有肛門體征的癥狀,也不要治療沒有癥狀的肛門體征。

還是有點拗口是不是?沒關係,能看懂下面這一部分就夠了!

具體來說,痔瘡治療方式有以下幾種:

第一階段:養成良好習慣

是治療痔瘡最主要的方式,適用於有癥狀但還可以忍的那一類。

多喝水、多吃富含纖維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

糾正不適當的排便習慣。比如使勁拉粑粑,蹲在廁所玩手機一直不出來,頻繁上廁所都是壞習慣!

必要時溫水坐浴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

注意飲食衛生,預防發生腹瀉。

第二階段:用藥

如果上面這些方法都沒法緩解痔瘡的癥狀,感覺沒有多大效果,那就要到醫院去,醫生根據你的情況開一些藥物幫助緩解。

第三階段:評估是否手術

如果出現下面5種情況中的一種,必須要去醫院讓醫生評估一下是否需要做痔瘡手術了:

1. 內痔出血嵌頓的。

2. 脫垂無法自行回納,也就是肛門口吊起一坨的。

3. 嚴重出血的。

4. 急性血栓性外痔,人都痛麻了的。

5. 大量皮贅或長期保守治療都沒有效果的。

切記:一定要去正規醫院、正規醫院、正規醫院。

那些一上來就說你已經病入膏肓必須要手術的歪診所、黑醫院,你們千萬要多長個心眼兒哈!

5關於痔瘡的誤區

誤區1:吃辣椒容易得痔瘡!

醫生:這個鍋,辣椒不得背!

嗯,隔著屏幕我都知道你們現在是「你騙我」的表情,那就好好看下面的分析嘛!

西南、西北地區的人喜歡吃辣椒,對不對?

但東南地區比如廣東、福建、浙江等地的盆友的不喜歡吃辣椒,是不是?

重點來了——但兩地的痔瘡發病率沒有明顯差異!

你想嘛,既然發病率都差不多,那吃不吃辣的飲食習慣與痔瘡的發病又有啥關係呢?想通了沒有?!

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天天頓頓火鍋燒烤串串了,尤其是有痔瘡,痔瘡發作ing的朋友們,還是要管住嘴,因為辣椒中引起辛辣感的成分辣椒素,會引發時間較短的灼熱感和炎症,可以加重痔瘡癥狀。

回想一下每次吃完火鍋燒烤第二天上大廁所那種辣呼呼的感覺,嗯,你們懂的……

誤區2:拉粑粑有血,就是痔瘡

醫生:大便帶血不一定是痔瘡,還可能是其他肛腸類疾病。

痔瘡是大便出血最常見的原因,很多人覺得大便出點血就是痔瘡發了嘛!

但其實大便帶血除了痔瘡,還有很多原因,比如消化道腫瘤。

所以,建議45歲以上人群如果有便血癥狀,最好去正規醫院做檢查排除其他肛腸類疾病。

誤區3:痔瘡膏能消黑眼圈

醫生:黑眼圈沒消到,可能要成紅眼圈

不知道是哪個神人,第一個吃了「螃蟹」,覺得痔瘡膏可以當眼霜用,敬你是條漢子!

因為痔瘡膏的刺激性較強,大家試一下就知道什麼叫辣眼睛了!

當然,辣眼睛還是小事情,如果膏體進入眼睛還可能引起結膜炎、角膜炎等。

誤區4:坐浴越勤越好

醫生:坐浴對了有好處,沒對會起反作用

坐浴的確有防治痔瘡的作用,也有利於緩解癥狀,但得了痔瘡用熱水泡一泡,燙一燙,甚至在熱水裡面不起來,這些都是錯誤的做法。

正確做法是:坐浴時水溫適度,時間也不要太長,最好每次不超過15分鐘,一天不超過2次,否則可能加重痔瘡。

誤區5:都說懷孕要得痔瘡,那懷之前先把痔瘡切了!

醫生:懷孕是容易得痔瘡,但不是100%會得!

孕婦確實是痔瘡的高發人群,據統計,孕期痔瘡的發生率高達76%,但請大家看清楚,76%≠100%!通過努力還可以降低——

要預防孕期初出現痔瘡,正確應對辦法是,按照上面第五大點第一階段4種做法進行預防和保護,做得好是不容易得痔瘡的!

「那孕期真的得了痔瘡的話,能不能用藥?」

當然能用藥,不過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藥品和治療方案。

因為有些緩解痔瘡癥狀的藥物含有麝香、明礬、甘露醇和抗生素等成分,確實會對胎兒有影響。

必要的時候還可以手術,別害怕,對娃娃影響不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醫生的小紅書 的精彩文章:

夏季遭遇濕疹糾纏不可怕!核桃加苦瓜,1招就把濕疹的病根剷除!
女子突然暈倒,罪魁禍首竟有很多女性都喜歡

TAG:馮醫生的小紅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