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美團上市,和阿里的「惡戰」才剛剛開始

美團上市,和阿里的「惡戰」才剛剛開始

阿里和美團,也曾是伯樂和千里馬的關係。

2010年3月4日,美團網成立。彼時,「團購」作為一種新興的電子商務模式,因為能夠極大程度的讓利消費者,在資本市場迅速颳起一場旋風。到2011年8月,國內已經出現5000多家團購網站,「千團大戰」一觸即發。

為了在這場燒錢大戰中存活下來,美團於2011年7月接受了阿里5000萬美元注資。那段時間,阿里的身份也確實只停留在財務投資人,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當阿里愈加看重O2O(即從線上到線下融合)的應用場景,謀求與美團加深合作時,不願聽人擺布的王興選擇了分道揚鑣。

2015年10月,美團與大眾點評宣布合併,站隊騰訊——至此,美團走到了阿里的對立面。而為了應對新美大,阿里巴巴與螞蟻金服投資60億元,重啟「口碑」;今年 4 月,阿里巴巴更以 95 億美元全資收購外賣平台餓了么。

很多媒體認為這次收購的達成意味著餓了么和美團點評背後是阿里巴巴和騰訊的競爭。但嚴格來說,美團並非一家騰訊系的公司,它不屬於騰訊孵化或者騰訊分拆出來的一個業務,而是一個跟騰訊有深度合作,或者就是財務支持的公司。

美團的野心很大,從王興一路披荊斬棘的打法來看,他曾拒絕成為阿里的一分子,自然也不願屈居於騰訊之下,他要的是和這些巨頭平起平坐。

時至今日,王興終於帶著美團站上資本市場,但之後的戰場顯然只會更加殘酷。美團要面對的不再只是餓了么,而是阿里體系內多個對手的協同作戰。

初步交鋒:趕在美團上市之前,餓了么投入 30 億打補貼戰

時間退回到今年6月,出身阿里媽媽的王磊正式接手餓了么還不到兩個月,美團點評就在香港提交了上市申請。這麼著急上市幹嘛?當然是融資,進一步擴張碾壓對手,搶佔市場份額。

根據美團招股書披露,美團外賣的市場份額已經從2015年的31.7%增長到2018年第一季度的 59.1%。

曾在阿里巴巴多個業務線摸爬滾打過的王磊,自然深知美團處於上風之際留給餓了么的時間並不多,趕在美團上市之前,一場為期三個月的「夏季戰役」就此打響。

7月,王磊對外宣布,餓了么將從7月到9月的三個月內共投入30億元,目標是將其市場份額提升到50%以上。要知道,在外賣平台公司逐漸合併減少,外賣補貼額度逐漸降低的現在,餓了么投入30億進行補貼和營銷並不是小數目。

這場戰役最終讓餓了么收穫頗豐,一方面幫助其取得超30%的當季月活躍增長。有三方報告顯示,餓了么當季增速行業第一,為行業貢獻了超過60%的用戶增長。另一方面,也讓王磊看到餓了么內部組織和外部打法策略上存在的問題,例如結構不合理、摩擦不斷、聯動效應不佳等。

對此,王磊做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將餓了么原有的職能型架構調整為城市經理負責制,城市經理對整個城市的業務結構負責;第二件是根據其反覆強調的生產關係調整了考核制度;第三件事是提出對本地生活服務商家數字化改造的探索,這也是餓了么接下來的長期戰略主線。

據微信公眾號「高街高參」分析,餓了么的這一系列改造和打法上的變動起碼可以反映出兩點:

首先,市場進入了二分格局,餓了么加入阿里系後不再需要過分擔憂流量的問題,相應的,在消費者福利這一塊的投入比重也會有所下降;

其次,餓了么做商家賦能和數字化改造,除了出於提高平台產能和效率的目的之外,很有可能,在更長遠的未來這將是餓了么的一條非常重要的變現渠道。

下戰書?阿里整合餓了么、口碑,搶佔本地生活服務市場

俗話說得好:打鐵要趁熱。

餓了么在前方投入補貼戰的同時,阿里面向市場拋出了一份進軍本地生活服務的戰略規劃。

8月23日晚間,阿里發布最新一季度財報。財報中,阿里將設立一家本地生活服務的控股公司,同時持有餓了么和口碑兩個公司的股份。餓了么與口碑仍然是獨立品牌、獨立運營,並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分進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

談及自身的優勢,阿里直言,與美團點評相比,餓了么與口碑有著強大的「生態協同能力」,即在阿里生態體系內,口碑和餓了么在會員、消費者洞察、商家服務、產品技術、即時配送能力等等方面和阿里生態的其他業務有著很大的協同效應。

王磊此前亦指出,餓了么與阿里生態之間的協同力量,是任何競爭對手都無法企及的。「未來競爭的核心不是比誰錢多,而是以餐飲為起點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大升級。」

9月17日,阿里巴巴「2018全球投資者大會」在杭州開幕,正好也是美團正式掛牌交易的前三天,王磊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餓了么CEO身份上台演講,其中50次提及「生活服務」和「蜂鳥」。

在王磊看來,本地生活服務有三個特徵,第一是這個業務的高頻、剛需;第二是他網路效應特別弱,提供服務方和消費者這兩端直接相連;第三是本地生活商戶數字化程度非常弱。瞄準這三點,優化商家的產能和效率,提昇平台的調度效率,騎手的送餐效率,都是餓了么接下來想要通過數字化解決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餓了么旗下的蜂鳥配送還將獨立出來,服務整個阿里新零售生態體系。這樣做是出於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率,發展其自身盈利能力,從而降低成本。在隨後的採訪中,很多人都關心餓了么對美團上市的態度。但整個過程下來,王磊只提到了「美團上市對餓了么沒什麼影響」。不過他也表示,與美團競爭,要比一個人發展業務更快、更迅速。

而提到餓了么要拿下50%市場份額的目標時,王磊則表示,該目標預計會在中短期內達成。餓了么也會在今年10月對百度外賣進行升級調整。

另外,9月19日起,北京上海的部分星巴克門店,將和餓了么一起測試上線外賣業務,年底前雙方將實現會員打通;金融方面與螞蟻金服合作10個月後,餓了么貸款金額已經達到150億,服務40多萬商戶,超過美團十倍。

戰火重燃:美團登陸港交所,贏面幾何?

美團現在有三大業務:餐飲外賣、到店及酒旅、新業務及其他。

其商業模式是通過外賣、到店餐飲這兩大核心業務圈住高頻流量,再向其它如酒店預訂、旅遊、生鮮等生活服務品類導流,形成網路效應,不斷增強用戶對美團平台的粘性。變現模式主要是交易抽成、廣告營銷及外賣的配送費等。

經過多年發展,這一套打法已經玩得很順了。

據其招股書顯示,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一年,美團年內交易額突破四千億元大關,達到4110億元,較2017年全年3570億元增長了15.1%;年度交易用戶達3.4億;交易用戶人均年交易筆數20.3筆,較2017年同期的14.4筆增長40.97%;年度在線活躍用戶商家470萬,較2017全年的440萬增長6.8%。

這些數據都說明規模效應和經營槓桿正在發生作用,未來邊際收入對應的成本和費用會越來越低。按照這個發展趨勢,美團未來盈利只是時間問題。

近日有分析指出,騰訊連接了人與人的關係、阿里連接了人與物的關係、百度連接了人與信息的關係,美團點評則連接了人與服務的關係。美團是除阿里、騰訊、百度外,少數幾家建立起與3億以上的用戶強連接能力的互聯網帝國之一,且這一連接能力有著典型的高頻、剛需特徵,進而建立起較強的護城河。展望未來,美團點評在生鮮及食品配送、打車、消費金融等多個維度,都有可能衍生出百億美金價值的業務。

然而,美團點評無論從營收規模還是創造利潤的能力方面,都與阿里不可同日而語。據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數據顯示:

阿里巴巴市值為4086億美元,營業收入為398億美元,息稅前經營利潤為110.6億美元,息稅前經營利潤率為27.79%;

美團點評IPO估值為524億美元,營業收入為49.45億美元,息稅前經營虧損為6.57億美元,息稅前經營利潤率為-13.28%。

可以預見的是,阿里大規模投入資本的攻勢之下,美團將被迫燒大量的錢,阿里與美團的戰爭將是一場持久戰。

一位阿里人士表示,「美團可以通過極低的利潤率賺錢,餓了么可以用更低的利潤率甚至負利潤率服務整個阿里集團。」

不過王興倒蠻樂觀。在他的判斷中,美團點評瞄準的是大平台,餐飲、旅遊、到店綜合等每個領域都能做到幾百億美元,光餐飲這個事就能和淘寶一樣大,因此美團有機會做到阿里、騰訊這樣的體量。

王興說,「我們在努力成為恆星,美團到現在只有8年,大眾點評也只有15年,我們只是剛剛起步而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語NT 的精彩文章:

DMMGAMES確認參展2018ChinaJoy BTOB
遊戲行業年中總結:上半年痛苦,下半年會更加痛苦

TAG:新語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