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訪談嶺南盆景藝術發展的鋪路人系列報道—之勞秉衡老師訪談記

訪談嶺南盆景藝術發展的鋪路人系列報道—之勞秉衡老師訪談記

勞秉衡老師在二沙島雲影花園工作室〔攝影王鷹擊〕

月圓曲

 廣東音樂(5)

民族樂團 

00:00/04:12

今年5月23日下午,廣州初夏的陽光已是驕陽似火,我和協會謝榮耀老會長依約一同來到地處風景秀麗的二沙島雲影花園〔勞老父子在這裡有一個盆景藝術工作室〕,來時三點多勞老正在看書品茶,茶室在一樓,但光線極佳;博古架、書籍、盆景、古盆等藝術品繞牆雅立,前院的魚池和盆景花卉盡入眼底;勞老一見我等起身招呼我們坐下飲茶,勞老今年高齡九十精神矍鑠,一點都沒有與年齡相仿的感覺,說話吐字、中氣飽滿、清楚流暢。我向勞老說明來意,他讚許訪談這項事辦得很有意義,要抓緊「搶收」不要留下什麼遺憾,我們那輩人年齡都不小了。

在談起他如何與盆景結緣時,勞老就從解放前說到當今。事後謝榮耀老會長也是稱讚不已:勞老記憶力非常清晰、反應迅速。告訴大家也許不敢相信,因為二沙島平常瑣碎生活不方便,勞老還住五羊新城,而藝術創作、料理盆景、會客在二沙島雲影花園,並堅持一個人獨立往來乘公交車,與正常年輕人上班一樣擠車競路。

工作室恬靜、優雅、自然、亮堂〔攝影王鷹擊〕

勞老與廣盆會謝榮耀老師在一起〔攝影王鷹擊〕

在聊到一生摯愛的盆景藝術,勞老興緻猶濃。勞老1929年出生在鶴州,後隨父輩來廣州的。自小(十幾歲)解放前就喜歡玩水橫枝盆栽,每逢清明返鄉祭祖或探親時候父親帶他們上山都會帶上鋤頭順便挖一些水橫枝樹樁回廣州在小盆中養護。解放前勞老年輕時做過商行夥計,解放後55年進了永泰毛巾廠,不久又兼上工會委員,於當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57年大躍進時期被單位保送到暨南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兩年專科兩年本科,讀書時候結的婚。在學校讀書時,每年寒暑假回鶴山老家探親或行清都少不了挖些樹頭回廣州栽種。62年我學成回毛巾廠工作,工作之餘最大的愛好就是玩盆景。

勞老在工作場修剪盆景〔攝影王鷹擊〕

當談到廣州盆景協會大事紀的時候勞老記憶猶新,尾尾而來:

1963年是中國經歷三年自然災害後的第二年(59-61),全國上下為了凝聚民心和社會力量提振信心,加快恢復工農業生產舉辦了很多展示振興經濟、生產成果展覽會,其中廣州市園林局在西湖路主辦了一個大型迎春花卉展,那時園林局在芳村有一個花卉基地,培育了不少可以參展的花卉盆景,另外從各單位及個人選調不少盆景,那次參展的盆景就有100多盆,中央、省、市領導都有參加,很是壯觀。當時梁琛是園林局分管盆景的組長,六十年代周恩來總理出訪衣索比亞時,特選了孔泰初一盆雀梅《春復春》贈送衣索比亞國王,押送盆景去北京的就是梁琛負責的。

那一次展覽效應對廣州乃至華南地區盆景的發展觸動很大,我就是受到這次展覽影響後加入了廣州盆景藝術研究會〔前身五十年代廣州盆景會員俱樂部,會址流花西苑嶺南盆景之家〕,從那時起立志玩好盆景。從此只要有空就經常和研究會成員一起探討除蟲、殺菌、修剪、栽植盆景技術。同時與會員們相互交換盆景,那個時候沒有盆景買賣,只有相互有交換成果,完全是玩樂趣,沒有植入經濟元素。

1988年廣州文化公園展場 榕樹巜鄉情》作者:勞秉衡〔圖片來源:勞秉衡、謝榮耀〕

勞老介紹:從參加盆景研究會以後,廣州歷屆花卉盆景展他都有參加,比較上規模有這麼幾次:

1976年廣州誼園(海珠廣場)擺過一次盆景展,是綠化公司葉文章負責布展工作。

1978年中央公園(現人民公園)盆景展比較大,有100多盆,那時候交通工具沒現在方便100多盆都不容易的。

1979年上半年越秀公園盆景展,吳勁章主管,勞老的第一盆水橫枝盆景參展。勞老說能順利通過篩選審核參加展覽很是興奮,那時很是有成就感。

1978年春廣州越秀公園盆景展覽 水橫枝 作者勞秉衡〔圖片來源:勞秉衡、勞輝〕

1979年6、7月份當時盆景協會還沒有復會,北京籌辦全國花卉盆景博覽會,廣州園林局吳勁章、黃磊昌、譚其芝為海選審核專家,選了我一棵朴樹《立體的畫》參加北京的全國花卉盆景博覽會。這盆景在1980年第四期《人民畫報》有刊載。

畫報封面

上圖右下的朴樹盆景《立體的畫》作者:勞秉衡,圖片來源:勞秉衡 勞輝〔畫報內頁〕

勞老作品入選參展1989年第二屆中國盆景評比展覽(湖北武漢群芳館)榮譽證書〔圖片來源: 勞秉衡、勞輝〕

七十年代時期,廣州盆景藝術研究會的孔泰初、陸學明等成員經常在「嶺南盆景之家」切磋各自心得體會,嶺南盆景培育技術、風格、理論等學說也逐步成熟;理論、成果、經驗都有,並得到行內人一致認可和傳授推廣。

1980年10月,廣州盆景協會正式正名復會。雖然是復會但建制並不齊全。只有簡單的幾個職位。首屆會長是譚其芝、秘書長是吳培德。組織部長江詞、技術部長陸學明,勞老是越秀區大組長(常務理事)沒多久調整為組織部長。

在談及廣州盆景協會舉辦「嶺南盆景講習班」時勞老猶為動情。那也是廣州盆景協會非常輝煌的時候,人才多〔後來成立廣東省盆景協會的骨幹班底人員基本都是廣州盆景協會成員〕、幹勁足,影響大、政府支持力度大。當時若有一本廣州盆景協會發的結業證書很吃香,到香港打工都很有幫助的。我們在荔灣區中學借了一間教室上課,有理論課,又有實操課,每一期講習班1-2月,每班40-50人;報名的人很多,廣東省基本上各個地區都有。我是講師之一,還有陸學明、陳金璞、楊仲恩、盧慶源等。1985-1986年一共辦了六期〔以後也有舉辦但這兩年最突出〕,培訓了約有300多人;這300多人出去以後就是嶺南盆景發展壯大的基本精英和燎原火種。

1987年講習班教員合影照片,前排左至右:吳培德,譚其芝,盧慶源,楊仲恩,蘇倫,江詞,陳金璞。後排左起:勞秉衡,陸志偉,姚錦全,陸志泉,劉仲明。(圖片來源:勞秉衡)

八十年代末,勞老與協會主要領導一行參加廣州造紙廠盆景展合影〔圖片來源:勞秉衡〕

1982年盧慶源任秘書長;勞老任組織部長,到1989—1997年勞老任秘書長。

1997—2006年庾錦輝任秘書長、代會長;勞老繼續留用輔助庾秘書長工作,當時有個說法(雙秘書長辦公)

2006年12月換屆謝榮耀任會長,勞老仍任副會長直到2011年第六屆換屆才離開盆協一線崗位任名譽會長。

勞老主持召開廣盆會97年會,〔圖片來源:謝榮耀、勞秉衡〕

勞老說:玩盆景是他出自內心的喜歡,玩了70多年,盆協任職四十多年特別是參加廣州盆景俱樂部直到廣州盆景協會復會2011年換屆前我都是在一線工作。心態很純沒任何身份、名譽、利益等私心雜念,不當秘書長一樣做秘書長做的工作。確實傾注很多心血和情感。親身經歷參與了廣州盆景協會從初級

起步到成熟輝煌的變化歷程,經歷參與了嶺南盆景藝術從少數人發起研討到風格的逐步系統成熟乃至現在差不多全民互動玩盆栽熱鬧場面的發展歷程。

2017年11月海幢寺嶺南素仁格盆景藝術研討會合影,前排右2是勞老師

在談及對盆協工作的未來發展期望,勞老認為盆景是玩樂趣不分人群層次,一定要讓想玩的人都能參與進來交流學習;盆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肯定是與商業化相互融合發展的,但千萬別盯著錢而忘記普及大眾是 最重要的目的;協會就是要做好嶺南盆景藝術的傳承和與時俱進的發揚光大。

2017年11月勞老的紫薇參展海幢寺嶺南素仁格盆景藝術研討會 (圖片來源:謝榮耀)

2017年流花西苑迎春展,勞老雀梅《醉舞春風》獲金獎〔89歲作品參展並獲獎 〕

太陽已經快西下,一晃就近四個小時嘮叨,勞老一點倦意也沒有,並帶我們去參觀了他的工作場地,新地方離剛才坐的會館很近,估計有150多平方米院子,擺滿形態不一的 盆景,客廳正在裝修光線很好,相信完工後勞老在這裡更加怡情盡享盆景藝術帶來的愉快和樂趣,願他在這優雅的環境創作出更藝術魅力的 盆景作品。臨別之時,勞老讓我們代轉:「祝所有的盆友們身體健康 家庭幸福!多出精品,為傳承發揚好嶺南盆景藝術多做貢獻!

時代造化境遇弄人,勞老無疑是嶺南盆景藝術傳承發展路上一位不可或缺的鋪路人,他留給我們不光是盆景本身的故事而是盆景人後繼者享用不盡的勵業精神品格…

勞老與謝榮耀合影

勞老與本文作者王鷹擊合影

作者簡介:王鷹擊,廣州盆景協會副秘書長、中盆會廣東省信息採集員)

鳴謝:感謝謝榮耀老師授權發布!

嶺南盆景公眾號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ID: lnpjsj

點擊進入

嶺南盆景分享最有價值的盆景文化

盆景投稿:微信lnpj178

書畫交流:微信tyzw17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嶺南盆景 的精彩文章:

佛法無量!
勸君,大樹底下少乘涼!

TAG:嶺南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