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44歲的周迅沒年期:我就愛她「又老又丑」的樣子

44歲的周迅沒年期:我就愛她「又老又丑」的樣子

文藝·時尚聚集地


點擊上方藍字免費訂閱

 

咖啡書屋



根脈、磨礪、筋骨、溫度


來源:

國館(ID:guoguan5000) 







《延禧攻略》之後,最火的電視劇毫無疑問是《如懿傳》。



 

就目前的劇情來說,如果要用一個句話來總結《如懿傳》的話,那就是八個字:「敗」也周迅,成也周迅。


 


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大家記得,《如懿傳》一開始播的時候,很多人都失望了:周迅,一個已經44歲的中年婦女,居然演一個19歲的少女。

 


看著她的臉,真的和十多年前為人稱道的「新娘臉」非常違和。




甚至被惡毒的網友直接懟為:「又老又丑,又土又黑。」




 


但是,隨著劇情的深入,這部劇當初在豆瓣上的評分從6.5居然緩慢上漲到了7.2。


 


其中的關鍵,是周迅的演技。


 

從剛開始的白蓮花,到被打入冷宮以後決心堅強起來,不是純粹黑化,但也已經變得鐵石心腸——





 


種種情緒把握,周迅都演得十分精準。

 






二十年前,高曉松請周迅拍《那時花開》。


 

周迅請高曉松給自己講戲,高曉松說:「沒什麼好講的。機器開著,你覺得能看鏡頭的時候就看一眼吧。」


 


周迅問:「鏡頭是什麼?」


 


高曉松回答:「是歲月。」


 


周迅偏頭想了一下,說:「我懂了。」


 


有人說,中國電影史上最有天分的三個女演員,一個是林青霞,一個是張曼玉,一個就是周迅。


 


前面兩位已經息影,只有周迅還在堅持發光。


 


周迅回憶拍第一部戲的時候,明明說話還很結巴,當導演一喊開始,她說話居然不結巴了:


 


「好像老天爺有一個通道直接到我腦子裡,我現在坐這兒也不知道一會兒怎麼演,但等一喊開始,自動就會了。」


 


為什麼周迅是天才?就因為她有獨特而強大的感受力。不需要別人講戲,不需要理性分析,只要一站到鏡頭前,就是那一個角色。


 


人是時間的動物。有的人在歷史中會衰老,有的人在歲月中會成精。


 


周迅屬於後一種。


 


我曾經想用幾個關鍵詞概括周迅,想來想去,還是用周迅自己在《表演者言》中總結出來的幾個詞:


 


根脈,磨礪,筋骨,溫度。





 



根脈




根脈,就是演員成長的根。


 


1997年,周迅主演電視劇《紅處方》,飾演一個吸毒的少女。


 


她的媽媽傷心欲絕,導演跟飾演媽媽的奚美娟說:「實在忍無可忍的時候,你可以扇她幾個耳光。」


 


但他們沒有告訴周迅。


 


結果奚美娟真的狠狠打了周迅幾個耳光,把周迅直接扇懵了。


 


周迅後來說:「感謝這幾個巴掌,把我真的東西扇出來了,一直影響到我後來的表演。」


 


強調真的反應,塑造真的人物,才能讓自己入戲,讓觀眾入戲。


 


拍《如懿傳》的時候,白蕊姬這個角色不僅要扇如懿

(周迅)

耳光,而且還要用鞭抽她。


 


飾演這個角色的小姑娘不敢下手,周迅可是大明星啊。


 


周迅說:「不行,你要真扇、真抽,真實的感覺才能夠更加給觀眾有相同的感覺。」


 


看慣了電影、電視劇里那麼多摳圖、替身、假情節,周迅讓人知道什麼叫真實。


 


求真,是周迅的根脈。





 


周迅說,自己確立作為演員生存下去,是因為電視劇《橘子紅了》。


 


在這部電視劇中,她飾演沉默隱忍的農家少女——秀禾。這角色,和原本開朗的周迅性格很不一樣。


 


「從前我都是重複別人的經驗,但從秀禾之後,我開始有了自己的理解。人物很複雜,跟本真的我完全不一樣。我感覺自己發現了新的我。」


 


憑著獨到的感覺,周迅很快進入了角色,這一進入,她才發現了自己原來還可以演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人。


 


她一下子開竅了:演戲要紮根真實,因為只有紮根真實才能生出真實。


 


當你用真情感感受一個角色的時候,你是活的,角色也活起來了。


 


周迅,是個人戲不分的精靈。





 


拍《戀愛中的寶貝》,男主角黃覺說:「拍完都一年多了,周迅還是帶著一絲傷感,五個月沒笑過。」


 


拍完《如果 愛》第二年,周迅給導演陳可辛發簡訊:「北京的河結冰了。」


 


陳可辛感嘆:「她是真的把自己當做了孫納

(《如果 愛》女主角)

,完全按角色的邏輯活著。周迅,是所有導演的夢想。」


 


「所有導演的夢想」這個評價,之前只有梁朝偉得到過。


 


如果演一部戲、做某一個動作的時候,有重複、套路的嫌疑,周迅會非常鄙視自己。


 


「演員要打破自發性,不能太相信慣性。」


 


做演員要打破自發性,打破套路感,生活也是。


 


我經常想:很多人經常貶低演員,說人家是戲子,細想起來,其實誰不是生活中的戲子?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沒有人能逃得過在生活中演戲的命運:


 


當你面對朋友、面對家人、面對陌生人的時候,誰不是在表演?哪怕當你獨自一人,面對茫茫虛空和沉寂的靈魂,你也是在表演。


 


因為很少有人敢於面對真實的自己,活出真誠的日子。


 


絕大多數人,不是表演出了自己最希望是的那一面,而是表演出別人最希望你是的那一面;


 


不是出於真誠,而是陷於虛偽;


 


不是活出不一樣的一面,而是今天重複昨天的、明天又重複今天的。


 


想想,我們大多數人活得不好,都是因為活得不真。





 



磨礪


 


周迅是天才,而且天賦比一般人都大。

因為她願意磨練自己。


 


周迅是浙江衢州人,爸爸是電影院里的員工,她們一家就住在電影院員工宿舍。


 


家裡兩道門,一道門通往電影院,她永遠坐在電影第一排,看各種電影、各種演員的表演,耳濡目染;


 


一道門通往陽台,她天天趴在那兒觀察過往路人的行色,也算是觀察生活。


 


周迅的「迅」,其實來自於魯迅的「迅」。


 


周爸爸和周媽媽希望女兒長大了能成為一個文豪。


 


但周迅的功課實在太差了,沒辦法,媽媽只好送她去離家百里以外的浙江藝術學校學舞蹈,因為一雙「左顧右盼」的眼睛,還被選為掛曆模特。







拍掛曆很賺錢,而且她還被著名導演謝鐵驪相中,出演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古墓荒齋》,飾演一隻小狐仙。







那一年是1991年,周迅只有17歲。


 


從那時開始,她的人生走上了正確的道路。因為她發現,自己真的願意用生命去演戲。


 


1997年,拍陳凱歌的《荊軻刺秦王》,她飾演一個盲女,鏡頭一開拍,她的眼睛全程都沒眨過一下:





 


2002年,拍李少紅的《橘子紅了》,她飾演的秀禾要穿小鞋,為了人物情緒的連貫性,她全程都穿著,多疼也不脫下來。





 


2008年,拍陳嘉上的《畫皮》,她飾演妖狐小唯,為了感受急切逃離寒冷的心情,她光腳在布滿碎石的草地上來回跑,腳都被割傷了。


 


工作人員勸她穿上肉色的襪子再跑,她斷然拒絕。







周迅說:「每次拍戲,就是突破自我的一次機會。」



 


難怪陳嘉上說:「這麼多年來拍戲,能跟我碰撞出創作火花的,除了周星馳,就只有周迅了。」


 


什麼是一個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業,其實周迅提供了一條判斷標準:


 


那一個你願意用盡生命去操練、演習、奉獻自己的痛與淚的事,就是你最想做的事。


 


有天賦、沒有磨礪,你的天賦很快會耗盡。


 


很多人其實更害怕的是:我付出了努力、奉獻了一生的時間,做出來沒有任何成就,那該怎麼辦?


 


有一句話說得很對:很多人的努力程度,還遠遠達不到拼天賦的階段。


 


因此,還是先好好磨練一下自己吧。





 



筋骨


 


國內的女演員里,周迅和章子怡經常拿來做為演技擔當的代表。


 


除了拍電影、電視劇,周迅製作了《表演者言》,章子怡參加了《演員的誕生》,很多人都說:「四十歲的女演員里,就剩下周迅和章子怡認認真真談演技了。」


 


章子怡經常被人視為是國內女演員里最有筋骨的一個人。


 


早期的電影,就和張藝謀、李安、王家衛這些大導演合作了個遍,飾演的角色從玉嬌龍到宮二,個個都是狠角色。


 


章子怡,臉上寫著「我想要,我就要得到」的慾望。


 


周迅的筋骨,是另一種。


 


在香港金像獎某一年頒獎典禮上,她曾經頭戴一頂粉紅色遮紗帽,引起媒體炮轟造型。事後接受採訪時,她輕描淡寫說了一句:


 


「這樣的帽子是我從小的夢想,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





 


這是周迅的筋骨:我喜歡,你們都別管我。


 


周迅一開始沒有那麼多大咖加持,演的都是少有人問津的藝術電影。


 


拍電影時因為喜歡,做其他事情也是因為喜歡:唱歌,做專輯,做慈善、支持自閉症兒童,為他們舉辦拍賣會。


 


喜歡、隨性,但並不表示隨意。


 


早年讀藝術學校的時候,老師曾經問周迅:「你以後到底要幹嘛?」


 


周迅很認真地回答:「我要做中國最好的女演員。我忍受不了自己不好。」


 


這一番筋骨,她保持到了今天。


 



溫度


 


在中國,凡是做演員的,都很避諱談自己的感情生活。


 


但周迅是個例外。每一任男朋友,她都大大方方公諸於眾,每一段也都是抱著「嫁出去」的憧憬對待:


 


初戀在18歲,跟一個長發飄飄的文藝男孩。男孩在酒吧駐唱,她斷斷續續拍戲,甚至連北京的房子都看好了,準備在20歲的時候結婚。但無疾而終。


 


第二任是竇唯的堂弟,兩人住在一起都五年了,無疾而終。


 


然後是李亞鵬,她甚至公開說:「李亞鵬滿足了我對男人的一切幻想!」但還是無疾而終。







然後是跟台灣造型師戀愛,曾經信誓旦旦地說:「這段戀情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我任何時候都可以結婚。」無疾而終。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李少紅說:

「周迅是通過演戲和戀愛來了解這個世界的人。」


 


演戲可以完全靠自己,戀愛卻永遠都需要緣分和運氣。


 


在戀愛中,她永遠把最熱情的溫度給對方。可是結局,她往往只剩下最悲涼的心。


 


但她從來沒有後悔過:


 



小一點時,想要那種特別轟轟烈烈的愛情,現在,希望平淡。




什麼是愛情?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它的魅力所在,它是我的致命傷,但是我願意為它受傷,我可以在愛情方面遍體鱗傷,我可以什麼都不要,只要我的真性情。


 


傷過很多次,她依然憧憬小時候最美好的愛情:


 


「找個好丈夫,在夏天的傍晚,我們吃過飯後,手拉手去逛馬路,回家路上買個西瓜,然後一人一半,用勺挖著吃。」


 


40歲那一年,她終於修成正果——對方是美國演員高聖遠,有著一雙「一握就知道是我喜歡的手」。


 


那一刻,以前的苦真不是苦,而是此刻甜蜜的催化劑。


 


結婚的周迅感嘆:「我洒脫來去,不問江湖,如果愛情是暴風雨,那就讓暴風雨來得再猛烈些吧!」







對演技,對愛情,周迅其實一直在堅持自己的根脈——真:不是真愛的男人不在一起,是真愛的男人一定得到自己最真的付出。


 


有時我想:如果付出了真心,得不到真愛,最後還被傷害,那怎麼辦呢?


 


周迅說:

「沒有一種愛情是完全幸福的,也沒有一種愛情是完全痛苦的。」


 


愛情,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付出了過程,一定會有結果。




女人最怕的,是年紀。


 


30歲時,周迅說:





我三十歲了,那又怎樣?一直天真很可怕,我好高興我開始變老了。我希望能夠得到相應的智慧,我希望能擁有相應的力量。


 


這股力量,從心而發,綿綿不絕。







44歲的周迅,沒有一般女人在這時期的煩躁與不安,而是越來越淡定與自如,我就愛她現在這個樣子。


 


當你立足真實、堅持真我的時候,你就能夠穿透歲月的碾壓,從44歲,活到18歲,被所有人喜歡。




▼▼▼




如果是你,和如懿一樣步入宮門,會在這囚籠里活成什麼樣子?




是像周迅飾演的如懿一樣保持獨立、聰慧,堅守「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




還是和爭強好勝最終逆襲的魏嬿婉一樣,又或像不畏強權的的白蕊姬,敢愛敢恨……




———(這是一條有趣的分割線)

———




如果是我,

咖啡君,

大概會活成,

64%的富察·琅嬅+36%的愛新覺羅·弘曆!




雌雄同體,頂尖配置,一

看就是能幹倒後宮一眾妖艷賤貨,榮升貴妃、皇貴妃,登上皇后大寶座的狠厲角色!




我真是一如既往的優秀!




不信你往下看這張畫風美到爆炸的圖!





如果是你,你會活成誰?感

興趣的小夥伴,趕緊識別下圖二維碼測一測!






*作者:

國館,一個有品有內涵的公號。用文化修鍊心靈,以智慧對話世界,在這裡,重新發現文化的魅力。國館2018重磅新書《圖說二十四節氣》正火熱銷售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咖啡書屋 的精彩文章:

心語 | 你應該義無反顧,而不是原地踏步
「心語」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TAG:咖啡書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