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非洲大象偷獵十年11萬起,專家用遺傳學鎖定罪魁禍首

非洲大象偷獵十年11萬起,專家用遺傳學鎖定罪魁禍首

過去10年間非洲偷獵大象行徑可以說超乎人類想像,自2006年以來,已有11.1萬隻大象被獵殺,這個數字占非洲總人口的1/5。本月4日,大象保育團體發現了一起最大規模的偷獵——在波札那的野生動物園保護區內,2個月時間就有87隻大象喪命。來自華盛頓大學的生態環境保護者薩繆爾·瓦塞爾(Samuel Wasser),自2005年以來一直在幫助海關官員分析流通至全球的非法走私象牙,靠著遺傳學他們最終鎖定了三大犯罪集團。

波札那持續發生非法獵殺事件,偷獵者為拔象牙屠殺87頭大象。

成年大象不足,偷獵者連奶象都不放過

偷獵大象的現象越發猖獗,海關沒收的相關貨物也在變多,每年大約超過40噸。與此同時,海關和瓦塞爾還發現查獲的象牙正在變得越來越小,這是由於獵殺了太多成年大象之後,偷獵者把目標轉向了小象。

瓦塞爾最近接觸的一起案件中,共查獲了1800根象牙,其中大部分都不到60厘米。更有100根象牙比鉛筆還短,且不是實心的,由此可以推測這些被獵殺的是還在喝母乳的幼崽,而每一對象牙都意味著一頭大象的滅亡。

調查第一步:確定獵殺熱區

獵殺大象是一個地方性問題,但它最終與有組織的犯罪網路聯繫在一起。獵殺而來的象牙裝在巨大的集裝箱里,一旦離開港口,這些貨物將很難找到。瓦塞爾指出:「貨船上的集裝箱太多,即使是最嚴密的港口也只能檢查1%到2%的集裝箱。」跨國犯罪分子就是利用了這一點,因此相關機構要做的就是阻止交易。

為了做到這一點,瓦塞爾首先需要確定象牙的來源,於是他們開始研究大象的糞便。通過從非洲各地收集大象糞便,並從中提取DNA,瓦塞爾的團隊成功繪製了一幅非洲厚皮動物遺傳圖譜。將一根象牙進行DNA採樣,再與遺傳圖譜交叉比對,瓦塞爾可以將牙齒的來源精確到300千米以內。通過這種方式,他發現過去10年里查獲的象牙幾乎都來自兩個偷獵熱點地區——一個是以加彭和剛果為中心的地區,另一個在坦尚尼亞。

但即便掌握了這一點,仍然很難抓到偷獵者。瓦塞爾解釋道:「他們工作的區域很大,但他們十分了解這塊區域,有時他們還會收買守林人。而且即使偷獵者被抓,還有其他偷獵者等著取代他們的位置。」因此,瓦塞爾認為,與其瞄準偷獵者,不如瞄準他們的顧客更有效。

為防偷獵者,一群查德士兵騎馬在扎庫馬國家公園的灌木叢中巡邏。

三大象牙走私集團出爐,然後呢?

偷獵者把象牙賣給中間商,這些中間商將象牙整合至大型象牙走私集團手中並由他們將這些象牙一噸一噸地運出非洲。「一顆子彈殺死一頭大象的成本在25美元到30美元之間,那麼這些偷獵者從哪裡能得到足夠的子彈殺死1000頭大象呢?」因此瓦塞爾認為是犯罪集團提供給這些偷獵者訂單和配額。

對他來說,這些犯罪集團不僅是偷獵大象問題的核心,也是最易擊破的地方。如果執法官員能干涉他們,就能阻止武器流入和象牙流出。要做到這一點,他們首先需要知道有多少個犯罪集團,以及他們在哪裡運作。瓦塞爾最近偶然間捕捉到了這個關鍵信息。

每當瓦塞爾的團隊調查一批查獲的象牙時,他們就會嘗試將象牙配對起來。但研究小組注意到,超過一半的象牙是不成對的。研究小組最終發現了26個成功配對的案例,但他們來自不同收繳批次。

最終,基於基因匹配結果、額外的象牙出口口岸信息,加上這些象牙地理來源信息,瓦塞爾的團隊得出結論,在2011年至2014年之間共有3個犯罪集團在負責非洲大部分的象牙走私,他們分別位於烏干達的恩德培、肯亞蒙巴薩和多哥的洛美。

2015年,費薩爾被允許保釋後民眾在肯亞最高法院外舉牌抗議。

其中最大的要數蒙巴薩的犯罪集團,並且該集團很可能與臭名昭著的象牙走私頭目費薩爾(Feisal Mohamed Ali)有關,他於2014年被捕,被判處20年有期徒刑,卻又在後來的上訴中被判無罪。瓦塞爾希望此次的發現能為將費薩爾送進監獄提供更有力的證據。瓦塞爾的團隊發現這些犯罪集團之間存在合作關係,蒙巴薩的象牙走私集團和洛美的象牙走私集團曾合作運輸6噸象牙,並且這批象牙中的2根與2013年8月和2014年1月在多哥查獲的2根象牙能匹配,現在,瓦塞爾的團隊希望能找到更多的證據,以坐實象牙走私頭目的罪行。

圖片:視覺中國、東方IC

iWeekly周末畫報獨家稿件,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Weekly周末畫報 的精彩文章:

五大看點解析「脫歐」白皮書:錢和人仍然是最大重點
又一本爆料白宮的新書來了,特朗普不讀書「帶書」能力卻一流

TAG:iWeekly周末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