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治時代有人改良了西方的飯桌,將日本大男子們的尊嚴打得粉碎

明治時代有人改良了西方的飯桌,將日本大男子們的尊嚴打得粉碎

日本明治維新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什麼是自上而下呢?說白了就是你想也得干,不想也得干。比如,武士們的髮髻,雖然朝廷說可以自由決定留還是剪,但絕大多數人不傻啊,想在明治時代過好生活,就必須得剪啊。在文明開化的口號之下,很多日本傳統,慢慢被改掉了。有些事看起來不大,實際上影響深遠,比如,吃飯。

有人要說了,吃飯還能有多大影響?有吃就吃,沒得吃,就吃土咯——這是個比喻,現在哪月沒賺到錢,就說,要吃土啦……

實際上,吃飯這事大了。茂呂美耶在《大正》一書中寫到,有人將西式餐桌改良成適合日本人住居以及跪坐習慣的桌袱台,竟然給「家父長制」捅了個大窟窿,難怪爸爸會氣得翻桌。此話何解?

原來,日本以前吃飯都用食案,像上面那些照片一樣,各吃各的。但食案的造型其實是有區別的,家長與家人的不同。而且,坐的方位,也分出了尊卑。而這些,在四民平等的明治時代,已不符合政治正確了。一家人圍著吃飯,不分高低尊下的桌袱台,成為流行。

桌袱台取代食案,實際上是傳統父權、兄權被打破的象徵,男人們的尊嚴碎了一地。唯毀了這些絆腳石,社會才能向前發展,才能調動人們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這也是明治時代日本能迅猛發展,在與清國的對決中險勝的原因之一。(本文照片,來源網路,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摸史1 的精彩文章:

老照片:冰火兩重天 一個日本兵八年的戰爭經歷
老照片:37年內發生兩次大海嘯,第二次死亡失蹤3000餘人

TAG:凡人摸史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