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那些為積累財富而以偷盜為生的人,下世往往會轉生成老鼠

那些為積累財富而以偷盜為生的人,下世往往會轉生成老鼠

觀察愚者

愚者唯受積財苦,

始終不得積財樂,

又復尋求看守財,

慳吝積財如老鼠。

愚者唯一承受的是積累財產所帶來的痛苦,自始至終都得不到積累財產的快樂,對於反覆尋求財產而只知看守的人,慳吝積財就像老鼠一樣。

者唯一重視的是法寶,而愚者卻對財產特別重視,追求、積攢錢財是愚者生存的唯一目的。他們的一生充滿了艱辛和痛苦,卻未曾得到因財產增多而帶來的快樂。初時他們白手起家,像揀芝麻一樣辛勤地積累財產;其間得到一些財產,又擔心他人掠奪破壞,不得不採用各種手段防範保護,同時又渴望得到更多的財富;最後財產被兒孫繼承或被他人掠奪等,自己卻在永無止息的追求、慾望中含恨而死。正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愚者在積累財產的過程中,捨不得吃穿,唯恐財產消耗殆盡,一心鑽進錢眼裡,被財產束縛而成為財產的奴隸。比如一些牧民,他們擁有成百上千的牛羊,如果兌換人民幣,起碼也有幾萬或幾十萬。但他們卻穿得破爛,吃得簡單,住在四面吹風的牛毛帳篷里,其中也只有幾樣少得可憐的家當。一旦有錢他們也絕不用於改善生活,而是迫不及待地去買些價值幾千、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珊瑚掛在身上,來炫耀家有萬貫。

又如馬來西亞的一位商人,他起初制定了要積攢五萬元的奮鬥目標,後又計劃十萬,足十萬之數後,又謀籌五十萬,進而貪圖一百萬……等美夢成真,他卻一命嗚呼。可謂「人心節節高於天,越是錢多越貪求」。他的兒子對此深有感觸:父親一生辛勞,卻未享受一天的好日子。後來他的兒子深信佛法,從不以積累錢財為生活目的,一有錢就供養三寶,或用於學修佛法等生活所需。

那些想方設法積蓄錢財的人就像老鼠一樣,老鼠偷竊、儲存許多吃的東西,把得到的食物藏到許多地方,並且隨藏隨忘,自己享受不到多少。老鼠具有小偷的習性,那些為積累財富而以偷盜為生的賊人,下世往往會轉生成老鼠。

執財產的人死後,中陰很難度脫。二十多年前,一位叫讓洛的藏族人,家中牛羊成群,糧食堆積成山。當他臨終之時,一直叨念「我的青稞、我的氂牛……」,死時,鼻歪眼斜,兩手抓空,好像要抓住他的財產。幾年以後,有位具足神通的人說:「他太貪財,中陰時一直在倉庫里看管財產,後來墮入惡趣。」於是人們給他誦經、印經旗等做了許多佛事,他才從惡趣得到解脫。

據說有一位老喇嘛,把信眾供養的銀子藏在牆縫裡,他死後變成一隻蜘蛛看護著他的銀子。人們常常聽到牆角發出窸窣的聲響,便請直慶仁波切觀察。仁波切說:「老喇嘛執著心太大,轉生成了蜘蛛。」當人們把牆拆毀後,果然發現許多銀子,其間有個多腳的蜘蛛正來回爬動。

通過以上的事例,修行人應引以為戒,切不可貪執財物。尤其在臨終時,一定要放棄對人或物的執著,否則別說從輪迴中解脫,就算往生善趣也很困難。

敬摘錄《格言寶藏論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紅塵煉心好修行 的精彩文章:

教你取捨吉凶,做一個懂風水的人!
有些事無需解釋

TAG:紅塵煉心好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