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華古代發明:中國傳統醫學

中華古代發明:中國傳統醫學

原標題:中華古代發明:中國傳統醫學


科技學堂和歡丸媽媽聯合推出的音頻課程《中國古代發明》,這一系列共十節課。用十分鐘的時間,給孩子講一個古代科技的故事。今天是第九節課:中國傳統醫學。


2015年,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她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專欄作者



歡丸媽媽 陳霜

六歲孩子的媽


中文系古文字學碩士


前大學對外漢語教師


大象字卡創始人


大象國學課程收聽人次過百萬

更多音頻課程,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歡丸媽媽的公眾號,每天學習更多中國文化知識。



微信號:huanwanmama


文稿


這節課,我們要來聊好幾項不同的發明,這些發明在幾千年的歷史中挽救了無數中國人的生命,現在也依然被廣泛使用。它們試圖從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探究人產生疾病的奧秘,這就是中醫。

中醫是從中國本土發展成型的傳統醫學,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比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本草學是研究藥物名稱、性質、效能、產地、採集時間、入葯部位和主治病症的一門傳統學科,是中國傳統醫學中藥物學和方劑學的基礎。《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本草學專著,成書年代在東漢初期,具體的作者已不可考,託名神農氏撰。我們講茶葉的時候說到過神農氏,相傳,神農氏是農業、醫藥的發明人,他最有名的故事是「神農嘗百草」,就是為了從各種花草中找出能吃、能治病的種類。


中國古代本草學發展的集大成之作是明朝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全書收錄藥物1892種,藥方11096個,葯圖1160幅,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和「最偉大的本草學著作」,這部書先後傳播到朝鮮、日本和歐洲,被達爾文譽為「中國百科全書」。


本草學不僅豐富了傳統藥物學的內容,而且為農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微生物學和化學等學科都提供了極為豐富的資料。

方劑學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研究治療方法和藥方的配合使用規律以及臨床治療運用的一門傳統學科,是中國傳統醫學中最重要的發明之一。方劑學最早的著作是《漢書·藝文志》里所記載的「經方」類醫書,遺憾的是,這些書都沒有流傳下來。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迄今發現最早的一部方劑著作,東漢末年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記載了314個藥方,被後世譽為「方書之祖」。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記載了5300多個藥方,《千金翼方》記載了2200多個藥方,是現存「中國最早的臨床百科全書」。


針灸是通過物理刺激人體穴位來治病防病的方法。針和灸其實是兩個東西,針是用細細的金屬針刺穴位,灸則是用燃燒的艾絨或者其他發熱的東西來燒灼或者溫烤穴位。


歷史上有很多民族都曾經使用針刺或者熱烤身體某些部位的方法來緩解病痛,但是只有中國古代的醫生髮現了遍布全身的穴位,並且將這些穴位和針灸結合起來。


我們在馬王堆出土的文獻中和《史記·扁鵲倉公列傳》中,都發現了明確針灸穴位的記載。重要的穴位後來發展到300多處,針灸也被應用到更廣泛的醫療活動中。20世紀50年代,中國人成功地進行首例針刺麻醉手術,從此,針灸療法開始受到世界範圍內的矚目。


在進入現代之後,中醫和中藥也在不斷地發展自己,發揚傳統、吐故納新、中西結合、面向當代,是中醫學未來發展的方向。2015年,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了治療瘧疾的青蒿素,而獲得了諾貝爾科學獎。這是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次獲得諾貝爾科學獎,實現了中國人在自然科學領域諾貝爾獎零的突破,這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屠呦呦說:「青蒿素是傳統中醫藥送給世界人民的禮物,由此獲獎是中國科學事業、中醫中藥走向世界的一個榮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學堂 的精彩文章:

中華古代發明:瓷器,影響世界的重大發明

TAG:科技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