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內心裡到底有多苦?

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內心裡到底有多苦?

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內心裡到底有多苦?

靜默

01

前段時間看到一則新聞,扎心了!

20多歲的黃某要出門買吃的,母親看到後就說了一句:「你這麼胖,少吃一點吧!」

誰知黃某聽到母親這句話,立即發飆並與母親發生了爭執,隨後拿起水果刀奪門而出,並揚言要自殺。

黃某的母親嚇壞了,趕緊報警尋求幫助,最後在民警的勸導和鼓勵下,對峙了兩個多小時後,女孩終於脫離了危險。

事情發生以後,網友炸開了鍋!

有人說:


因為母親的一句話就選擇輕生,這姑娘的心理素質也真是讓人擔憂。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難道以後遇到不順心的事情都要選擇輕生來逃避嗎?

也有人說:


或許是母親經常會用言語對女兒冷嘲熱諷,所以黃某才會控制不住做出如此過激的行為,看來家長和子女之間的溝通還是要掌握合適的方法才行呢。

確實,網友們說得都有道理。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和抗挫能力確實非常重要,但這並不代表他就能理所當然地承受來自親人的冷嘲熱諷。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提出: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來源於成人的評價。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且會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許多極端行為。

所以,看似母親隨意說出的一句話,其實在黃某的心裡猶如一把尖刀刺入,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內心裡到底有多苦?

02

我有個小學同學,她工作、人際關係等各方面都很出色,但卻常年不肯回家。有一次我們聊天,她談到她父親時,曆數其父的不是。

她小時候有一次數學單元考試沒有考好,爸爸知道後非常生氣,見面就罵她,連著罵了好幾天。當時同學心裡特別難受,但同時她也發恨一定要考出好成績給爸爸看看。

結果,在下一次考試中,同學通過努力考了滿分,當他高興地回到家向爸爸報喜時,爸爸似乎並沒有她想像中那麼高興。

只見爸爸綳著臉把牆上的獎狀一張張揭了下來,那是多麼厚厚的一摞獎狀啊,就這樣在她的面前被撕了個粉碎……

最後爸爸冷冷地對她說:「不就是考滿分嗎,有什麼了不起的,我這麼做就是讓你忘掉好成績,好好學習。」

同學看著滿地的碎片,心也跟著碎了。

從那以後她越來越討厭爸爸,關於自己的任何事,她再也沒有跟他提起過。如果只有爸爸和她兩個人在家,她能窩在卧室里一天都不出門,目的就是不想看見爸爸。

同學跟我說,「我跟他不親,從來不知道爸爸寵女兒是什麼感覺。即使再給爸爸一次愛我的機會,我想也回不去了。」

是啊,對於孩子來說,還有什麼比爸爸媽媽的愛更重要啊?如果連這點最基本的渴望都被剝奪了,孩子又怎能感受到家的溫暖呢?

在生活中,有些父母以為責罵孩子就是對孩子負責,批評否定孩子就是「為孩子好」。他們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有時甚至會做出嚴重傷害孩子情感的行為,這是戴著愛的面具的傷害。

長期在否定、打擊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內心必然會產生怨恨和憤怒,如果不能得到疏導或有效釋放,就會形成逆反心理。

嚴重逆反的孩子,有可能形成「攻擊型人格」,與父母和外界對抗,結果偏離了本來自己應該成長的樣子;也有可能形成「退縮型人格」,認同父母的負面評價,無限趨近於那個不行的自己,變得只會聽話,只求被別人認可。

所以,真正的愛孩子,就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來對待,並且給予他恰當的保護和引導。只有經常被父母尊重和認可的孩子,內心才會充滿力量,勇敢自信地面對周圍的人和事。

被父母打擊的孩子,內心裡到底有多苦?

03

有人說,語言是帶情緒的,你所說的每一個字串聯起來,有可能給人帶去溫暖,但也可能帶去傷害。

然而,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我們更多的是選擇了後者,讓他們在帶著傷害的愛中成長、掙扎。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呢?

首先,要學會尊重孩子。

尊重是愛的前提。我們懂得尊重其他人,更應該懂得尊重我們的孩子。我們要知道,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也有自己不一樣的感受和想法。

泰戈爾在《孩子的世界》里說:


「我願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的中心,佔一角清凈地。我知道有星星同他說話,天空也在他面前垂下,用它傻傻的雲朵和彩虹來愉悅他。」

只有當我們尊重眼前的這個小小的人兒,跟他們的世界靠的越近,才會懂得他們的言語和心聲。

其次,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父母是人,不是神,父母也有情緒激動、口無遮攔的時候。重要的是,我們要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盡量不要讓我們的壞情緒傷了最親近的人。

比如,當壞情緒要爆發的時候,我們要有意識地控制它,深呼吸一口氣,給自己一個大大的微笑;比如,不管那一刻有多衝動,也要把那些到嘴邊的傷人的話咽下去,在心裡倒數十個數再考慮要不要說。

只有這樣讓自己先冷靜下來,才能真正做到客觀理智地處理髮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問題。

最後,要多鼓勵和表揚孩子。

電影《奇蹟男孩》講述了一個天生面部畸形的十歲小男孩奧吉走出家庭、融入校園的故事。

影片中有這麼一個感人畫面,萬聖節那天,當奧吉聽見最好的朋友威爾說出「如果我和他這樣,我就去自殺」時,奧吉受到了莫大的傷害,他哭著對媽媽發問:

「是因為我的臉他們才不喜歡我,為什麼我這麼丑?」

奧吉媽媽安慰他說:「你並不醜。」

「因為你是我的媽媽你才這麼說」奧吉哭著說。

「正是因為我是你媽媽才最重要,因為我最了解你。你並不醜,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有痕迹,這是記錄我們人生軌跡的地圖」。

是啊,正是因為媽媽給予的溫柔,寬容,尊重,理解和堅持,才讓他擁有了戰勝環境的任性,擁有了承受傷害的能力,擁有了樂觀與幽默,最終讓原本不幸的奧吉成為了世界上最幸運的奇蹟男孩。

愛默生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願我們都能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愛和自由的樂園,讓他在這個樂園裡快樂成長,讓他的內心充滿溫暖,善良和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