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內外,奮起男兒唱大刀!
關注中國詩歌網,讓詩歌點亮生活!
小時候,幾乎每逢這個日子
學校都會組織歌詠比賽
這首曲子常在耳畔回蕩
高梁葉子青又青
九月十八來了日本兵
先佔火藥庫
後佔北大營
殺人放火真是凶
殺人放火真是凶
中國的軍隊有好幾十萬
「恭恭敬敬」讓出了瀋陽城
——《九·一八小調》歌詞
同樣難忘的,還有王二小的故事
這首歌幾乎佔據了小編童年聽過
最悲傷的歌前三
(另兩首是《小白菜》和《小白菜》..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
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
不是他貪玩耍丟了牛,
那放牛的孩子王二小。
九月十六那天早上,
敵人向一條山溝掃蕩,
山溝里掩護著後方機關,
掩護著幾千老鄉。
——《歌唱二小放牛郎》歌詞節選
1931年9月18日
日本悍然發動侵華戰爭
這是中華民族史上最黑暗的時刻
大片國土淪陷,3500萬同胞傷亡
以下幾首抗日詩詞,字字血淚
讀來令人感慨萬千!
沁園春
佟麟閣
曉月蘆溝,怎忘當年,戰火曳空!惹英雄奮起,旗風所向,悲歌吼處,氣貫長虹。永定河邊,南苑巷內,多少男兒浴血中。一腔恨,俱凝刀槍上,怒向頑凶!
天公竟妒豪英,彈飛處,焦石濺血濃。憾壯懷難已,山河未復;民崩倚恃,國損干城!浩氣長風。喚起大眾,衛我中華一脈同。西山上,有松濤夜吼,霜葉殷紅。
佟麟閣(1892-1937)中國抗日將領,直隸高陽(今屬河北)人,原名凌閣,字捷三。七七事變時,指揮29軍浴血抗戰,喋血南苑,壯烈殉國,是全面抗戰爆發後捐軀疆場的第一位高級將領。
就義詩
吉鴻昌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
國破尚如此,我何惜此頭。
吉鴻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恆立,抗日英雄,愛國將領,河南省扶溝人,祖籍陝西韓城縣西原村吉家巷。1913年入馮玉祥部,從士兵遞升至軍長,驍勇善戰。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參與組織中國人民反法西斯大同盟,被推舉為主任委員。
"九一八事變"後,各界群眾舉行抗日救國大會
學生紛紛走向街頭
當年的校歌是這樣慷慨激昂
中華民族前所未有地團結在一起
......
我們的傳統
像黃河之水 洶湧澎湃
把日寇驅逐於國土之東
向著新社會前進 前進
我們是抗日者的先鋒
——《抗日軍政大學校歌》歌詞節選
沁園春
趙登禹
滾滾狼煙,悲泣山河,恨聚怒潮。聽皇姑屯裡,驚魂劈靂,喜峰口上,殺寇聲高。原野山川,長城內外,奮起男兒唱大刀!宛平後,喚英雄叱吒,壯士驍驍。
南苑激戰晨宵,彈雨瀉,黃亭土熾焦!痛荒郊碧血,故園凄淚;千秋肝膽,百戰魂消。彈指春秋,縱目寰宇,幾處狂徒又叫噐。雄碑下,教子孫長記,一代英豪!
趙登禹(1898—1937年),字舜誠,山東菏澤縣杜庄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中國國民黨黨員。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任馮的隨身護兵,跟隨參加北伐戰爭,後國民黨軍改編,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長。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7年7月28日,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時年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水調歌頭
趙尚志
林海雪原上,星月冷刀槍。任憑几度風起,獵獵大旗揚。不悔征程坎坷,無憾年華舛錯,默默對松江。忍辱淡生死,負重衛家邦。
百餘戰,仇未泯,恨猶長。拋頭灑血,澆我國土不彷徨。江水悲歌未沒 ,甲子匆匆已過,小丑又跳梁。莫忘枕戈睡,休教鬼猖狂。
趙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漢族,熱河朝陽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游擊隊北滿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1942年2月12日,趙尚志在戰鬥中身負重傷後犧牲。
何時才能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何時才能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遺憾多少抗戰軍民沒能等來那一天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裡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整日價在關內,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夠回到我那可愛的故鄉?
哪年,哪月,
才能夠收回那無盡的寶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麼時候,
才能歡聚一堂?
——《松花江上》歌詞
元宵節飯後。有一些人到祠堂外小河邊的空地燃起幾堆火,幾百個人圍坐在火邊。有人說,現在離家一天比一天遠了,日本人佔領半個中國,如今仍在追殺不已,哪一天才能回到家鄉?一時之間,哭聲瀰漫河畔,一些較小的女生索性放聲號掏。在這樣的哭聲中,國文老師郝冷若帶著大家唱那首傳唱後世的《松花江上》。
—齊邦媛《巨流河》
過南京夜聞東北流亡學生唱「松花江上」
胡 繩
木落山空夜更涼,石頭城下唱松江。
沃原千里無顏色,志士如何不斷腸。
胡 繩(1918年1月11日-2000年11月5日),中國著名哲學家、近代史專家,1931年,他升入高中時發生九一八事變。深重的民族危機激起他強烈的愛國熱情,從此開始接觸馬列著作和中共地下黨的出版物。1982年,胡出任中共黨史研究室主任,負責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並起草《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85年,胡繩出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1988年起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1998年胡繩卸去中國社科院院長一職。2000年在北京去世。
山河破碎、家破人亡的歷史記憶,警示我們:
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壯大
前仆後繼、英勇就義的革命戰士,鼓舞我們:
歷史無法更改,未來卻可以開創
萬里長城萬里長
長城外面是故鄉
高梁肥 大豆香
遍地黃金少災殃
自從大難平地起
姦淫擄虐苦難當
苦難當 奔它方
骨肉離散父母喪
......
——《長城謠》歌詞節選
滿江紅
張自忠
我死國生,從容去,國殤民慟。回首處,家山還遠,高堂難奉!一縷忠魂行去緩,十萬百姓沿江送。誰堪比,榮辱一肩擔,國為重。
蘆溝血,宛平痛。肥水烈,臨沂勇!憑軍魂赤膽,阻敵狂縱。身後幾回燃戰火,碑前數度梅花冷。看今日,有大好河山,英名共!
張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保衛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銘記「九·一八」
勿忘國殤,吾輩自強!
往期精彩
【山竹來襲】假如古代有天氣預報


※90後詩選(六十五):朱天歌的詩
※考砸了?看看古人們如何詩意地走出失意
TAG:中國詩歌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