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一個小方法,竟有助防治糖尿病,糖友們堅持可見成效

一個小方法,竟有助防治糖尿病,糖友們堅持可見成效

「熱水洗腳,勝過吃藥」,這句俗語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中醫認為足部是足三陰經、足三陽經的起止點,與全身所有臟腑經絡都有著緊密聯繫,腳部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堅持用熱水泡腳是維持健康的良好方法。人體經絡學認為,人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投影,腳上的幾十個穴位都與五臟六腑有著密切的關係。用熱水洗腳,可使腳上的這些穴位受到刺激,從而起到類似針灸的作用,以促進氣血運行,頤養身心、祛病強體。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經常泡足可以有效防治糖尿病。

如何正確泡足

在準備泡腳前,應當選擇一個略低於膝部、底部面積較大的優質木桶,這樣不但能平坦舒適地放置雙腳,讓熱水一直浸泡到小腿,而且還能很好地保持水溫,延緩熱氣的散失速度。值得注意的是,盡量不要選用金屬盆,因為這種盆不但導熱較快,而且其化學成分不穩定,容易與中藥中的鞣酸發生反應,生成鞣酸鐵等有害物質,從而讓療效大打折扣。

泡腳的時候盡量用60℃左右的熱水或同溫度的中草藥湯液浸浴雙腳,以達到祛病健身、頤養天年的目的,水量以沒過腳踝部為最佳。一方面,水溫太高,雙腳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人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容易引起心、腦、腎臟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尤其對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另一方面,水溫太高,容易破壞足部皮膚表面的皮脂膜,使角質層乾燥甚至皸裂。

泡腳時間應盡量控制在30分鐘以內,其間可以添加熱水2~3次,以保持水溫的恆定。在泡腳過程中,由於人體血液循環加快,心率也比平時快,如果時間太長的話,容易增加心臟負擔。體質虛弱者容易因腦部供血不足而感到頭暈,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昏厥。飯前半小時、飯後1小時內最好不要泡腳。

實踐研究表明,泡足療法還可防治感冒、過敏性哮喘、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征、風濕性關節炎、靜脈炎、脈管炎、高血壓、胃腸病、坐骨神經痛等病症。尤其是對中老年人的動脈硬化、血脂增高、血管病變、末梢循環障礙、末梢神經感覺遲鈍、抵抗力下降等有較好輔助療效。

哪些人不適合泡足

泡足雖然是一種很值得推薦的養生小方法,但並非人人都適合。以下情況用熱水泡腳時應充分小心。

1、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因高水溫加速了血液流量,短時間內增加了心臟、血管的負擔,有加重病情的危險,因此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適宜用過熱的水泡腳。

2、糖尿病足因出現了神經病變,末梢神經不能正常感知外界溫度,極易被燙傷。

3、凍腳患者在泡腳前應先揉搓雙腳至發熱後,再使用36℃左右的熱水泡腳,否則突然用熱水燙腳,會加重凍腳的病情,嚴重的甚至會使肌肉與骨剝離。

所以,患者要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泡足方法,不能盲目跟風。特別要注意的是,必須持之以恆,堅持不輟,這樣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貝塔系 的精彩文章:

一個小動作,能讓主食升糖速度大大減緩,不花一點力氣
夏季睡眠質量差?糖友該記得「6個改善、6個注意」

TAG:貝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