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一張新地圖揭示了全球森林減少的原因

一張新地圖揭示了全球森林減少的原因

一張新地圖揭示了全球森林減少的原因


如果森林裡一棵樹倒下了,會有另一棵來替代它嗎?


# 本文由 十六夜 投遞譯稿

自2001到2015年,全球大概損失了3百萬平方公里的森林。一個新的分析稱,基於土地被用作工業型農業以滿足全球對於大豆、木材、牛肉和棕櫚油等產品需求,其中27%的森林不可能恢復了。發表於9月14號《Science》的研究稱,另外73%因為可持續林業、自給型農業和野火而被砍伐的森林將會恢復。


研究的合著者、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的遙感科學家Matthew Hansen稱,永久性的森林破壞和暫時性的森林損失對生態影響是不同的,因此了解為何森林正在萎縮是非常重要的。


該分析深入挖掘了Matthew Hansen及其他合著者在2013年發表的數據。該數據揭示了全球森林損失卻沒有跟蹤導致森林衰退的原因。科學家們創建了一個分析衛星圖的程序來確定導致森林面積改變的原因。


砍伐樹木以種植生產類似大豆和棕櫚油等商品在南美和東南亞尤其嚴重。在這種為工業型農業讓路的土地上,基本上是沒有重植森林或讓森林自我恢復的意向,這意味著永久失去了那部分的棲息地。

然而在歐洲和北美,林木損失主要發生在為木材資源管理的森林中,在林木損失的地方會種植新的樹木下去。而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主要是自給型農業導致了樹木消失。當這些小型農場收拾並移動到新的地點時,原土地會重新長出樹木。雖然這些土地使用的改變也有著確實的生態效應,例如減少樹木的多樣性,但是樹木終有一天會長回來的。


雖然其他的科學家們把當地或區域的森林砍伐和特殊原因聯繫起來了,但這份新的分析「提供了全球適用的測量棒」,俄勒岡州立大學的遙感專家Robert Kennedy說道,而這位專家並沒有參與該分析。


研究者們建立了以100平方公里為單位分類原因的地圖。Kennedy認為以更精細的解析度獲得數據會很有幫助。當前的地圖難以區分較小規模的細節,例如因為種植生產棕櫚油就在自給型農村的旁邊,而沒有記錄例如乾旱等對樹木生長有長期影響的因素。


研究的合著者Philip Curtis,同時也是可持續發展聯盟的顧問表示,該數據揭示了森林在哪裡以什麼方式被破壞,因而能證實企業是否在生產產品的時候堅守特們保護森林的承諾。數百個如雀巢公司和Kellogg公司的跨國公司承諾可持續地獲取如大豆和棕櫚油等原料,但是驗證他們是否遵守承諾時非常困難的。


並沒有參與研究的波士頓大學的遙感科學家Pontus Olofsson稱,了解森林損失的原因對於追蹤碳循環也很有用。由於森林儲存了大量的碳,砍伐樹木使得導致氣候變暖的二氧化碳釋放到大氣中。但是在樹木能終究恢復的地方,對地球的有著更少的長期影響。

本文譯自 sciencenews,由譯者 投稿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海豚知道彼此的名字
歐洲大陸上最古老的樹木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