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RTX2080首發評測:老黃這樣定義新顯卡,光線追蹤+AI

RTX2080首發評測:老黃這樣定義新顯卡,光線追蹤+AI

8月下旬,老黃在德國正式發布了大家等得花兒謝了之後又重新長出來了的新一代遊戲顯卡——RTX 2080 Ti和RTX 2080,在發布會現場看到新顯卡的亮點頗多,全新的RTX命名,雙風扇設計,圖靈架構,AI與深度學習,全新的光線追蹤核心(Ray Tracing Core),GDDR6顯存等等等等讓人對未來的遊戲體驗又有了迫切的期待。

新的RTX顯卡內置光線追蹤核心(簡稱RTC)能以極高的效率進行實時光線追蹤渲染,實時運算遊戲中的光束路徑,反射、折射、投影,使得遊戲畫面比以往的所有遊戲都更逼真、更接近真實世界。

「RTX」正式接下遊戲大旗,「GTX」順利退位

英偉達 GeForce RTX 2080Ti Founders Edition

現在的GTX顯卡最高端的是GTX1080Ti,但是RTX系列定位比GTX系列要高,那麼RTX 2080顯卡售價超過了GTX1080Ti也就很好解釋了。也有玩家會關心GTX會不會從此退出,這個官方也沒有正式說明,但我看應該是還有存在的意義的,而且據聞只有RTX 2080 Ti/2080/2070這3劍客擁有光線追蹤,比它們抵擋的20系新卡、甚至入門級的新卡,很可能還叫GTX。

RTX 20系顯卡有全新的圖靈架構:CUDA大改,性能提升

N卡玩家常聽到的一個詞就是CUDA核心,它就是GPU架構中的基本單位——流處理器單元,CUDA核心數越多,顯卡性能越強,同時每個CUDA核心的性能越強,這就類似於CPU中的核心數及單核性能一樣,只有CUDA核心又多又強的情況下顯卡性能提升才會更明顯。

TU102完整核心

在上一代帕斯卡(Pascal)顯卡上,GP102大核心的CUDA核心數最多3840個,而圖靈GPU的TU102核心完整版是4608個CUDA核心,不過RTX 2080Ti現在只使用了4352個,從3584到4352意味著CUDA核心數增加了21%,這個增幅並不算高,因為圖靈這一代的CUDA架構著重於提升性能,NVIDIA宣稱每個CUDA核心的性能提升了50%

TU102核心的SM單元架構

圖靈GPU架構的SM相較帕斯卡的進行了大改,減少了圖靈SM單元中的CUDA核心數到64個(帕斯卡是128),但增加了SM單元數量,TU102總計72組SM單元,而GP104是20組SM單元,同時又增加了每組SM單元的緩存,新增了L0緩存、L1/共享緩存增加到了96KB,看似減少了,但是分配方式更靈活,需要的時候L1緩存分配到64KB,比帕斯卡顯卡的48KB提升50%。

至於圖靈架構的各種亮點(Tensor Core、AI運算、DLSS抗鋸齒、RTX光線追蹤、首發GDDR6顯存等等等等)以及實現方式,感興趣的網友可以直接跳到這個傳送門看,這是最全、最詳盡的技術解析——//diy.pconline.com.cn/1172/11720764.html。

RTX 2080 Ti/2080 Founders Edition GPU-Z截圖與參數對比:

RTX 2080 Ti(左)與RTX 2080(右)

參數點評:用上了12nm工藝之後,晶體管數量也大幅提升,但有一部分劃分到了Ray Tracing Core(光線追蹤核心)和Tensor Core(張量核心)上了,核心面積也增大了,晶體管的密度更是提高了。754mm2的面積也是迄今為止NVIDIA最大的遊戲顯卡核心了。

流處理器方面,RTX 2080 Ti的流處理器為4352個,相比上代相同定位的GTX1080Ti的3584個提升了20%,所以性能基本上是GTX1080Ti的1.2倍起算了;另一邊同理,RTX 2080的流處理器數也比GTX1080高了15%,常規性能就是至少高了15%以上了。

ROPs和紋理單元都是常規級的提升了,不多點評,值得一說的是目前的新RTX顯卡新增了一個RTX-OPs的參數,用以衡量光線追蹤性能,RTX 2080Ti因為內置RT Cores(光線追蹤核心),有高達78T的處理性能,而上一代的GTX1080Ti則只有11.2T

核心頻率方面,紙面上的頻率是1350-1635MHz1515-1800MHz,但NVIDIA的加速技術已經發展到GPU BOOST 4.0了,這紙面的加速數據基本上沒參考價值,實際運行會遠高於這個數字,我們下面也會通過實測說明。

TDP與供電方面,RTX 2080Ti和2080都比上一代有所提升,分別升級到8+8Pin和8+6Pin了,因為晶體管數和核心面積都變大了,運算性能也提高了許多,這個功耗控制能力與12nm製程的先進性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價格相比上一代的GTX1080Ti/1080提升超級多,分別漲價了75%和20%,這在以往是從來沒有過的幅度,不得不呵斥一下這種離譜的漲價行為,但想想蘋果何嘗也不是這樣漲...誰讓他們都是目前各自領域最頂級的產品?

而且本次是公版與非公版同步上市,所以除了造型充滿信仰值的RTX 2080(Ti)以外,你還能選擇你心儀的非公版品牌,還沒那麼貴

RTX 2080 Ti/2080圖賞與拆解:公版散熱器用料豪華成史上之最

同時開箱

頂部有信仰燈

正面

背面

RTX 2080 Ti

頂部供電介面

RTX 2080 Ti與RTX 2080除了名字以外,就只有頂部的供電介面有區別了,RTX 2080 Ti為8+8Pin,而RTX 2080則是8+6Pin。

新的SLI介面:NVLink

顯示輸出介面新增Type-C USB介面

其他都是目前最新版本DP與HDMI介面,而Type-C因為有良好的同時供電與信號傳輸功能,是專為下一代的VR頭顯而設的。有了它只要接一根線即可玩VR了,這在以往是除了要接一根HDMI以外,還要接一條USB 3.0的。

接下來開始拆解~拆解難度創新高

RTX 2080和RTX 2080 Ti的顯卡外觀和散熱器設計是一致的,所以兩者的拆解流程也是完全一致的。顯卡主要分為四個部分,PCB板、散熱器、背板和檔板。總體來說顯卡的拆卸難度是十分高的,而且顯卡的PCB板十分薄,如無必要不建議消費者去拆!

對比上一代GTX 1080 Ti公版,本次RTX 2080(Ti)公版的螺絲共5~6種,接近50顆,在拆解難度上了新高。

尺中的方形為GTX1080核心GP104大小

我們先來看看RTX 2080 Ti的核心,核心代碼為TU102-300A。相信不少關注新顯卡的玩家都知道本次RTX 2080(Ti)系列顯卡同一種核心是有兩個版本的,其中帶A的是可超頻版本,而沒有A後綴的版本鎖頻。我們可以看到這次TU102核心真的很大,核心為長方形,與之前的正方形不一致,11顆GDDR6顯存分布在核心周圍,其中一個顯存位為虛焊,完整的版本TU102核心顯卡應該有12GB顯存。

GDDR6顯存來自鎂光,顯存頻率14000MHz,單顆容量1GB。

顯卡採用了16相供電的豪華供電方案。

再來看看散熱器,散熱器在核心直觸的部分使用了均熱板,散熱效果傳統的純銅底座要好不少。散熱器在顯存和供電的位置貼滿的導熱帖,十分誇張。

我們再來看看RTX 2080的高清無碼核心圖。公版的RTX 2080採用TU104-400A的核心,核心周圍有8顆GDDR6顯存。

同樣使用了具有GTX1080的核心GP104規格的尺子做對比,可以看到TU104核心明顯變大了。

顯存同樣採用了來自鎂光的GDDR6顯存,顯存頻率可達14000MHz。

供電就沒有RTX 2080 Ti那麼豪華了,但也有10相供電。

散熱器和大哥RTX 2080 Ti保持一致,採用均熱板散熱,雖然也貼滿了導熱帖,但是我們可以看到RTX 2080上白色較低端易變形的導熱貼更多,而RTX 2080 Ti上綠色的導熱帖占絕大多數,想不到老黃的刀竟然對導熱帖動手了。

最後把兩張顯卡放在一起,它們PCB的異同一目了然了,主要還是供電和顯存的差異。

「非公」內部又是怎麼樣的呢?

本次RTX 2080(Ti)非公版本很快就上架了,這與以往很不一樣,那麼它們和公版有什麼區別呢?我們以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 Advanced OC為例子,進行拆解和對比。

散熱器方面自然採用了和公版不一樣的散熱器,七彩虹iGame GeForce RTX 2080 Advanced OC使用了全新的散熱器,拆卸更方便,有5根熱管,同樣採用了均熱板散熱。

核心為TU104-400A核心,顯存布局與供電方案和公版完全一樣。

供電為10相供電。

顯存同樣是鎂光出品。

再來個宏觀一點的圖,基本確定就是公版顯卡的PCB,而且顯卡拆解的步驟也會公版基本一樣(除了拆散熱器不同)。通過拆解,我們可以發現如今的非公RTX 2080(Ti)其實就是採用第三方散熱器加上公版PCB變成的「非公」系列顯卡,並不算真正的非公。

從金手指上方也看到了NVIDIA的標誌,這是完全採用公版方案的顯卡才能打上的LOGO,這也印證了上面的猜測,現在上架銷售的大部分非公RTX 2080(Ti)都是這樣的設計。拆解環節到此結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平洋電腦網 的精彩文章:

仙風道骨戰力快速提升 座駕系統詳解
聽聲辨位吃雞神器 達爾優EH722升級版遊戲耳機評測

TAG:太平洋電腦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