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400萬離婚大數據出爐,揭開婚姻中的那些殘酷真相

400萬離婚大數據出爐,揭開婚姻中的那些殘酷真相

上月,民政部發布了2017年統計公報:

2017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437.4萬對,比上年增長5.2%。

這個數字在1987年的時候,還是58萬對。

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而結婚率則從2014年開始連續4年下降。

據某機構統計,中國離婚率(註:這裡的離婚率是指「離婚結婚比」)最高的城市是北京,達到39%。

39%意味著什麼?

也就是說,北京每10對夫妻里,就有接近4對離婚。

據市婚姻收養登記管理中心,重慶的離婚結婚比,大概在1∶3。

同時,年輕人中「晚婚」現象明顯。近5年,25~29歲占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大。

坊間流傳一則笑話:

當年,人與人見面,都問:「你吃了嗎?」現在,人與人見面,問的是:「你離了嗎?」

甚至還有這樣的觀點:只要結婚,就沒有不後悔的。

讓人不禁思考:

我們的婚姻,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婚後,感情就變淡了?什麼樣的婚姻,才可以堅持走到最後?

結婚三年,從陌生人到仇人

曾經有一期訪談節目《透明人》很火。

一位處理過400多起離婚案件的知名律師,見證了婚姻從「七年之癢」,變成了如今的「三年之癢」。

以前離婚,還講究個好聚好散,而現在離婚:

「離婚可以,鑽戒給我。」「還有一卷衛生紙,你要不要分?分!」

更讓人唏噓不已的是,離婚時,男方的訴求普遍是要房子、車子;而女方普遍是要孩子。

走進婚姻前,我們都篤定地相信,會一直走下去,歲月靜好,白頭偕老。

但無奈總是事與願違,最後兩個人變得無話可說,甚至反目成仇。

「我們沒有分開,只是已經不再相愛」——這是太多人到中年婚姻的常態。

扭曲婚姻一:

三觀不合,生活方式不搭

離婚律師分享說:夫妻倆離婚最主要的原因,是性格不和。

其實性格不和的更深層次原因,是三觀不合。

「三觀不合的人,相處真的很累」

「離婚時連理由都說不出個所以然」

各自的興趣愛好、對金錢的態度、對子女的教育、對父母的贍養、放假時是出去旅遊還是在家待著、爭吵時應該如何解決……

三觀一致的夫妻,會越來越有默契。三觀不同的婚姻,只會越來越無言以對。

很多時候,把感情耗盡的,不是第三者,而是吃喝拉撒等一些小細節。

以前看過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叫《我的家就像一個勞改所》:

——她喜歡家裡規規矩矩,整整齊齊。於是每天回家,我都要把皮鞋精準地放到鞋櫃下邊一個位置上,而且鞋頭朝外,一旦做錯,就要被說。

——她喜歡沙發上的靠枕,都放在該放的位置,不要混亂。所以我不能隨隨便便就躺在沙發上,拿一個抱枕墊著,然後舒舒服服地看電視。

——她喜歡家裡乾淨,每隔兩天就要大掃除,其實我覺得亂點沒啥,可她無法忍受。於是每周我都要陪著她大掃除3次,把原本已經歸置得很好的東西,再重新歸置一遍。

一些人對生活有這樣的要求,另一些人對生活有那樣的要求,這都很正常,無法說誰對誰錯。

但可悲的是,兩個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的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每天抬頭不見低頭見。

為了對方的自在,只好改造自己,這樣「壓抑」的日子久了,很難幸福圓滿。

扭曲婚姻二:

零交流,無話可說

台灣導演沈可尚用了7年時間,跟蹤採訪了8對夫妻,揭露婚姻中那些不得不知的殘酷真相。

其中一對夫妻在對談時,妻子這樣詰問丈夫:

「你每天跟我講話有超過一個小時嗎?你都是對著手機,也不會對我講話啊。」

丈夫笑笑,仍是沉默地看著她。

婚後,很多人最明顯的感覺就是,之前兩個人無話不說,如今兩個人無話可說。

回到家,你玩你的手機,我看我的韓劇。即使坐在同一張沙發上,也處於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

作家毛姆曾說:愛情的悲劇並不是生離死別,愛情的悲劇是冷漠。

片中還有一對結婚40年的教授夫妻,年輕時他們也常常因為婆媳、育兒等問題產生爭執。

有一次,夫妻倆發生劇烈爭吵,一怒之下丈夫甚至直接抄起椅子,兇狠地摔到地上。

然而,這位妻子是這樣看待這件事的:

「此時此刻發怒的你,此時此刻失控的你,並不是在對我發怒,你只是在哭求我的幫助。」

從他們身上能夠看到,最平凡卻最幸福的婚姻是什麼樣子的:

不是沒有爭吵,而是能馬上和好;不是沒有矛盾,而是能慢慢化解。

吵架,也許是愛的信號。

扭曲婚姻三:

失去自我,雙方付出不對等

電影《無問西東》中,許伯常和劉淑芬的婚姻,悲劇得令人喘不過氣來。

她深愛著他,他卻把她當空氣。

只要是劉淑芬碰過的東西,許伯常堅決不碰,沾都不沾。

「我知道,你寧願渴死,寧願去鄰居家借杯子來喝,你都不願意開口向我要。」

最後,劉淑芬跳井自殺。

女人天生就是付出型人格,但把丈夫當成生活重心的女人,永遠不會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你的過度賢惠,只會讓他把所有的付出當成「習慣」和「應該」。

所有的委屈求全,到最後都會變成委屈。

記得《簡愛》里有這樣一段話:

「愛是一場博弈,必須永遠保持與對方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因為過強的對手讓人疲憊,太弱的對手令人厭倦。」

扭曲的婚姻,不如單身

幸福的婚姻,全靠經營

婚姻,也許是愛情的結晶,但並不一定是幸福的開始。

在漫長的婚姻歲月里,要經歷三年之癢、七年之痛、中年危機。

如果婚姻已經走到「窮途末路」,不如選擇勇敢離開,好聚好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失敗的婚姻並不代表失敗的人生,婚姻不是女人的全部,女人的價值完全可以有更多實現方式。

真正的失敗在於,你發現了婚姻處於扭曲狀態,但因為害怕失去,依然拒絕改變。

在拍完《幸福定格》之後,導演沈可尚對「婚姻」也有了新的理解:

「比起說婚姻是做白頭偕老的夫妻,我寧可相信婚姻是一種協作關係。需要兩個人去經營,去面對婚姻帶給人和關係的挑戰。我覺得每天和另一半聊天,理解彼此的心思,比每天說愛你還重要。」

成功的婚姻,都是努力經營而得。

其實婚姻保鮮有個秘訣,那就是不斷製造儀式感。

劉嘉玲是一個特別注重儀式感的人,每個情人節、生日、結婚紀念日……都會互送禮物。

她有一柜子的卡片都是梁朝偉送的,寫有各種知心話,所以他們的婚姻十年仍如熱戀時。

婚姻中的儀式感,是平淡生活中的閃光點。

不需要多浪漫、多奢華,只要用心,代表著對彼此的愛、在乎和尊重,一如既往。

日本一位妻子,分享了自己和老公的婚後日常:

幸福的婚姻,都是相似的:

不忘給生活加點儀式感;不吝惜表達對彼此的愛;懂得珍惜,不把對方的關心視作理所當然;不斷溝通,不斷分享;認定了就不輕易放手,出事了就認真解決……

一段婚姻,剛開始一定是美好的,但長路漫漫,難免磕磕絆絆。

在達到「完美」之前,我們需要漫長的磨合。

請不要忘記悉心保養,請不要忘記如何相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專註情感生活 的精彩文章:

婚姻中,有一種情感背叛是可以原諒的
當婚姻已無愛情可言,果斷離婚未嘗不是好事

TAG:專註情感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