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第二帝朱允文(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之意)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被瓦剌所俘,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建都於南京,死後葬於南京鐘山之陽稱「明孝陵」。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第二帝朱允炆(建文帝)因其叔父朱棣以「靖難」(為皇帝解除危難)為名發兵打到南京,建文帝不知所終。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有人說出家當了和尚,總之是下落不明(這在明朝歷史上是一個懸案),所以沒有陵墓。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第七帝朱祁鈺,因其兄英宗皇帝朱祁鎮被瓦剌所俘,宮中無主,在太后和大臣的旨意下即了帝位。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後英宗被放回,在心腹黨羽的策划下,搞了一場「奪門之變」,英宗復辟,又坐了皇帝。朱祁鈺被害死,英宗不承認他是皇帝,將其在天壽山區域內修建的陵墓也給搗毀了。而以「王」的身份將他葬於北京西郊玉泉山。這樣,明朝十六帝有兩位葬在別處,一位下落不明,其餘十三位都葬在天壽山,所以稱「明十三陵」。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十三陵建於1409~1645年,陵區佔地面積達40平方公里,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規模最大、帝後陵寢最多的一處皇陵建築群。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明成祖)、獻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憲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慶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十三陵的陪葬墓共有8座,其中7座妃子(太子)墓,1座太監墓。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思陵得到應有保護。明思陵,雖然沒有金碧輝煌的殿宇樓台,但古陵殘碑,松濤陣陣,仍別有一番意境。特別是殘存下來的石雕藝術品,構思奇妙,雕工精細。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明十三陵神路是由石牌坊、大紅門、碑樓、石像生、龍鳳門等組成的。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清朝滅亡後,思陵屢逢劫難,殘毀十分嚴重。地下墓室曾先後兩次被當地土匪盜發。1947年,國民黨軍隊為修炮樓,又大規模地拆毀陵園地面建築。思陵已是滿目凄涼,只有墳冢、樓殿遺址、石雕五供、碑石作為珍貴文物保存下來。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思陵約建於1642年,本是思宗寵妃田貴妃之妃園寢。明朝滅亡後,李自成命人將明思宗及皇后周氏合葬于田貴妃之墓,為攏絡人心並改名思陵,使思陵成為明十三陵中唯一一座帝後與妃嬪合葬之陵,而相較於明朝諸陵,思陵的規模也較小。思陵附近亦有明思宗貼身太監王承恩陪葬墓,清順治帝、康熙帝亦曾為王承恩立碑以嘉許其貞忠殉主。

明朝十六帝,北京十三陵

選擇自駕車遊覽十三陵景區,請從北三環馬甸橋駛入京昌高速公路,在通往「昌平西關環島」出口駛出高速公路;盤西關環島半圈後即可駛入十三陵景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