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寧死不屈的10猛將 第3拒絕進食活活餓死 第1被割上千刀

古代寧死不屈的10猛將 第3拒絕進食活活餓死 第1被割上千刀

(說歷史的女人——第389期)自古勝敗乃兵家之常事,作為將領就算失敗投降,也並不都是錯,但這畢竟是一個誤點,甚至會被某些武將看作是無法洗刷的恥辱。因此,在兵敗的時候,有的武將選擇了投降,或許可以保命,或許也會有一個好前程,但另外一些武將他們則選擇了拒降,表現出了視死如歸的猛將氣節,雖然死了,但他們的猛將精神卻立了起來。今天,說歷史的女人就和各位看官分享中國古代史上10大寧死不屈的猛將,其中第3拒絕進食活活餓死,而第1則被活活割了上千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這10大悍將到底是如何無懼死亡,展現猛將大義的。

第10位:高順——寧死不降曹操。

因為後來張遼的名氣比較大,我們都習慣把張遼看作是呂布麾下第一猛將。但是根據一些史料來看,呂布作為一方諸侯的時候,他手下最精銳的陷陣營統帥卻是高順。以此判斷,高順當是呂布時期,其麾下的第一悍將。另外,高順對呂布的忠誠度,也是張遼等其他將領無法相比的。

不過高順在呂布那裡,其表現和得到的待遇卻充滿了矛盾,首先是高順對呂布的忠誠度,呂布自己也非常清楚,比如郝蔭發動叛亂的時候,呂布還不清楚是誰反叛,但他帶著家眷卻直奔高順陣營,可見在呂布的心裡,高順絕對是最值得信任的。可是呂布這人很奇怪,明知道高順忠誠,而且也有才能,但他卻不知道為何一直不聽從高順的諫言,甚至在期間間斷性地不重用高順。

公元198年,呂布兵敗,高順、張遼、陳宮等一起被俘虜,除了張遼選擇了投降外,其他全死。但高順之威名當比張遼大,曹操更渴望得到,但高順寧死不屈不投降,曹操也只好將其殺掉,免得為他人所用。曹操殺高順後,將其厚葬。高順之死,也被很多看官看作三國時期的一大遺憾。

第9位:張任——西川第一猛將。

其實張任和高順堪稱三國最令人遺憾的雙璧性猛將,不過這兩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缺憾,那就是所侍奉的並非明主。張任所效力的老闆乃是三國益州老大劉璋,而劉璋這個人雖然有仁愛之名,但生逢亂世,靠仁愛是無法爭霸天下,甚至連自己的一方平安都保不住。所以,在亂世標榜仁愛,等於是向別人展示自己有多傻,有多好欺負。結果也正是如此,劉璋被披著羊皮的梟雄劉備佔據了巢穴。

作為劉璋之將的張任,在與劉備大軍交戰的過程中,因四面是敵,兵敗被俘。劉備素知張任之名,勸降張任,但張任寧死不屈,誓死不降,劉備無奈,只好殺掉,殺掉後,劉備為此十分嘆息。其中的遺憾,都在不言之中了。

第8位:龐德——抬棺而戰。

龐德這個人原是馬超的部將,武力過人,是個有血性的漢子。在被馬超無情捨棄之後,投曹操,被重用。關羽圍攻樊城的時候,龐德臨危受命,和于禁一起去救援樊城。結果,天公不作美,淹了于禁的七軍。士兵潰散,僅龐德帶著自己的一支人馬死戰,弓箭射盡,改為近身搏殺,可惜的是,大水太大,把他衝下水去,真是英雄有力也使不上了。

被俘後,于禁選擇了生,龐德選擇了死。活著固然重要,但是恥辱地活著,倒不如痛苦地死,留下名節,還能名留青史。這一點于禁後來,估計是默默認為龐德是對的,但是他已經來不及了。龐德被俘後,關羽曾經是對他勸降來著,可是龐德不但寧死不屈,還把關羽臭罵了一頓,之後英勇就義,曹操為之感動。

第7位:陳玉成——太平天國後期最傑出的名將之一。

陳玉成,原來不叫此名,原名叫陳丕成,玉成之名乃是太平天國的老闆洪秀全御賜的。陳玉成15歲參加起義,他的過人之處是槍法出眾,勇猛善戰。此外,陳玉成的長相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雙目之下各有一顆黑痣,故而在遠處看他的時候,好像是長著四隻眼睛,軍中戲稱陳玉成是四眼王。陳玉成一生戰功累累,比如在1855年的1月和2月連續兩次打敗曾國藩的湘軍。他因功被封為英王。

但是江山崩潰,非一將可挽救。太平天國後期,內部過度腐化,君臣生隙,民心盡失。在這樣的情況下,加上清軍的全力進攻,最終敗亡已經成為必然的結局。陳玉成作為將領,他率軍與清軍展開了慘烈的戰鬥。但是到1862年的時候,太平天國的敗勢幾乎是無可挽救。這年5月,陳玉成外出救援,遭遇清軍埋伏。被帶到清軍大營後,清軍的將領勝保來勸降陳玉成,結果陳玉成大喝一聲:「大丈夫死則死耳,何饒舌也!」次月初,陳玉成在河南延津被處死,當時才26歲。

第6位:張士誠——農民起義領袖。

說張士誠,一些看官可能不熟悉,那麼說出這兩個人,想來是無人不知了,即《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和《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施耐庵和羅貫中都曾是張士誠的屬下,不過後來這二位離開了張士誠。張士誠出身窮苦,但史載其「少有膂力,負氣任俠」,若誰有難,他總是有求必應,因此他積攢下了好名聲。他有兄弟四人,元末時期朝局混亂,民怨四起,老百姓謀生之路艱難,於是張士誠四兄弟就干起了販運私鹽的事。不過這個差事也不好做,常被一個叫丘義的鹽警欺負,又是剋扣錢,又是鞭打。張士誠終於忍無可忍,在公元1353年正月,他聯合了一幫鹽民爆發了。從此,張士誠走上了農民起義的道路。

張士誠的勢力發展很快,到公元1363年的時候,他已經是南方極強大的一支力量。連元朝朝廷也拿他沒辦法,他在這一年還自封吳王,大概是學孫權的。但是這個梟雄在有地盤和兵馬之後,開始變得驕縱不可一世起來,連政事都懶得過問,這大概是他敗亡的禍根。

南方勢力強大的並非張士誠一家,還有正在崛起實力強大的朱元璋。兩家的地盤緊挨,經常擦槍走火,小戰事一直不斷,不過真正決定雄雌的戰爭發生在公元1366年的9月。朱元璋以徐達和常遇春為正副元帥,統20萬精銳攻打張士誠。到第二年,即公元1367年的7月時,張士誠已經敗得慘兮兮了,可謂是強弩之末了。不過作為一代梟雄,曾經也勇猛無比,征戰沙場,可如今窮途末路,投降這種事,他是斷斷做不出來的,於是,張士誠在被押送應天府的當天夜裡,他趁機上吊自殺,死年47歲。

第5位:羅士信——唐初猛將。

在《隋唐演義》中,我們都知道李元霸靠一對大鎚成為無敵猛將,但是卻有人可以與其一戰,並且能夠戰平,此人就是羅士信。不過這羅士信並非純屬虛構之人,因為正史中,確有此人。

史載羅士信是山東濟南人,原來是隋將張須陀手下的將領,公元616年,張須陀戰死,羅士信歸降瓦崗寨後,被封為總管。公元619年,羅士信率眾投降李淵。此後羅士信屢立戰功,後被封絳州總管、剡國公。

公元622年,李唐大軍準備攻滅劉黑闥,這劉黑闥勢力也很猛,當時戰鬥進行的十分慘烈。唐軍的根基為洺水城,原來守將是王君廓,但是李世民認為如果大軍主力出戰戰鬥,則此人守不住城,於是令羅士信率領200人來守城。但是劉黑闥的大軍勢猛,日夜攻城,唐軍的援軍也趕不來,加上天降大雪。以200人守城肯定是不行的,結果落水城被攻破,羅士信被俘。

劉黑闥認為羅士信是一員猛將,非常欣賞,想招至麾下,便勸降羅士信,但羅士信寧死不屈,堅決不降,劉黑闥沒辦法,只好把他殺掉。當時才23歲。李世民得知羅士信被殺害,非常傷痛,後來他花費重金把羅士信的屍體贖回,然後按照羅士信生前的願望,把他安葬在洛陽北邙山上。並且追其謚號為勇。一個勇字算是最好的褒獎和稱讚了。

第4位:張巡——備受爭議的唐朝名將。

張巡這個人很了不起,知識淵博,精通兵法。不過張巡最傑出的表現,都是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先後鎮守雍丘和寧陵等地,都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不過最慘烈的一戰,還要屬死守睢陽。睢陽立地位置非常重要,但是也正因此,這裡成了一座孤城。安祿山死後,他的兒子安慶緒統帥十數萬人馬繼續征戰。公元757年,安慶緒的大軍攻打睢陽,睢陽守將張巡調兵遣將,冷靜迎敵,把叛軍20多次的勇猛進攻都打退了。接下來,雙方連戰數月,對戰三四百次,叛軍仍然沒有攻下這座城池。

但到了這一年7月,發生了非常不幸的事情,睢陽城中軍糧耗盡,守軍也僅剩千餘人,將士們飢餓難耐,只好吃樹皮等物以充饑。就在這種情況,他們還打退了很多次叛軍的進攻。在最危機的時刻,張巡把自己的小妾殺掉,以做食物,為將士食用。張巡此一節,在當時將士們心中激發的是百倍的鬥志和激情,但在後世他卻遭受非議。不過張巡這個人確實厲害,城中情況已經如此不堪,他不僅還能繼續守城,反而還能在城牆上用三寸不爛之舌策反城下的攻城叛將,比如叛將李懷忠等,都是被張巡策反,投奔過來,而且還死心塌地忠誠守城。張巡這本事,在古代史上,估計都是鳳毛麟角的吧。

但睢陽當時畢竟是一座被叛軍重重包圍的孤城,而且四處求援的援軍都不來救援。張巡帶兵堅守到10月的時候,士兵基本已經餓病無力,在這樣的絕境下,睢陽城才被攻破。城破後,張巡被俘。叛將尹子琦非常欽佩張巡,就費勁口舌來招降他,但是不但沒有招降張巡,連張巡身邊的三十多個忠誠將士也沒招降一個。張巡寧死不屈,尹子琦只好將其處死(同時處死的還有36位死忠的將士)。張巡死的時候,是49歲。

第3位:楊業——北宋名將。

熟悉《楊家將》的,都知道楊令公或楊繼業,他有七子,個個都是英才之將。可是《楊家將》乃演義,其中多數人皆為虛構。不過楊令公在正史上,名為楊業,他原名重貴,勇猛難擋,人送綽號「楊無敵」。史書《宋史 楊業傳》記載:「楊業,并州太原人……業幼倜儻任俠,善騎射,好畋獵。」

公元979年,楊業降宋,受到宋太宗的重用。此後立下很多戰功,但也因此,遭到了嫉妒——事情發生在公元公元986年,宋太宗計劃收復燕雲十六州,以潘美(在戲說中為潘仁美)為主帥,楊業(演義中為楊繼業)為副將。一開始戰事還挺順利,連破四州。但是朝廷下達命令,把此四州百姓遷移之中原腹地。可是遼國蕭太后在得知四州失守後,立即調遣大軍十餘萬來攻,並且已經奪回四州之一的寰州。

遼軍軍勢強盛,於是楊業諫言潘美,應該設計護送百姓,而不應貪戰。但遭到了護軍王侁和劉文裕的反對。最後潘美接受了楊業的建議,在陳家谷口設置伏兵,而楊業出戰誘敵深入。但是楊業出戰後,兩位護軍見久久等不到楊業,不聽潘美的將令,就自帶兵馬殺了出去。潘美沒辦法,只好自帶兵南撤20里。

但是軍中令行不一,導致楊業最後終於把敵軍引到陳家谷口的時候,發現這裡竟然沒有一個伏兵,自己的部隊早已撤得空空。楊業當時之心情和絕望,真是難以言表。面對龐大的敵軍,楊業沒有繼續逃走的可能,他只好帶著殘餘將士奮戰,士兵死完後,他獨自繼續血戰,在殺了數百遼軍之後,楊業被俘。遼國想招降楊業,如此良將,可真是千金難買。可是楊業寧死不屈,誓死不降,最後在三天之內拒絕進食活活餓死。真是令人為之無限悲嘆!

第2位:單雄信——死於李世民之手的傑出悍將。

熟悉《隋唐演義》的,都知道這位單二哥的大名。論武力,單雄信在瓦崗眾多虎將中,位列瓦崗五虎,論能力,單雄信能征善戰,統兵能力也絕對不素。但是這位德才兼備之將,結局卻不怎麼好。

公元620年,李世民率領一支精銳部隊去攻打洛陽的王世充,本來雙方交戰,各為其主,單雄信也沒什麼錯,但卻和李世民結了怨。當時單雄信效力的老闆是王世充,他帶著兵馬來迎敵,單槍匹馬直取李世民。那氣勢可想而知,李世民自然是嚇得不輕。但是單雄信的故交徐世績出馬制止了單雄信,單雄信看在徐世績的面子上,停止追殺,撥馬而回。

但是爭奪天下,主子不行,單靠一將也不能稱霸天下,王世充此人並非雄主,結局失敗是註定的事。於是到公元620年的5月,老王就撐不下去了,乾脆雙手一舉了事,他選擇了投降。當時李世民的做法有分歧,一種說是直接處死了王世充手下以單雄信為首的將領,另一種說是單雄信寧死不屈拒降,被李世民殺掉。當時徐世績還向李世民求情,但是李世民果斷拒絕了。總之,單雄信之死,被看作是隋唐名將中的一個悲劇。

第1位:石達開——太平天國聲譽最好的統帥。

太平天國從起義之始到敗亡,這中間產生了許多傑出的名將,比如陳玉成等,但是論其聲譽最好最為傳奇的,還當屬石達開。在一些史料中,石達開被冠以諸多稱號,比如近代軍事家、戰略家、愛國將領、民族英雄等多達9個稱號。但是石達開如此能力出眾,功勞突出,作用重大,但他卻是太平天國中最為悲壯的一位統帥。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他的結局上。

石達開為了避免迫害,逃離天京,在公元1857年率領一支部隊來到安徽。在此有一個疑點,那就是很多傳言中說石達開離開天京時,帶走的兵馬多達二十萬,後來史家對此進行澄清,認為根本沒有那麼多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保存的清代奏摺史料中顯示僅數千人,而且這個數據非常準確。

石達開本身準備入川,但是經過重重磨難之後,來到了大渡河。當時對岸沒有任何清軍,於是他們備好船隻準備第二天渡河,結果當天夜裡突然天降暴雨,河水暴漲,洪水滾滾,無法渡河。等到三天後,大雨停止,可以渡河的時候,大批清軍趕到了對岸。再加上,石達開的部隊,糧草也出現了問題,又搶渡不過去。為了保全士卒,石達開選擇了有條件性投降,但清軍失信,把他的部卒全部殺害。他自己本人則被押到成都。

1863年,石達開寧死不屈,拒絕和清軍合作,被以凌遲處死。但是令人驚嘆的是,石達開被割上千刀,但他自始至終竟沒吭一聲,一直靜默,成都軍民紛紛讚歎他是「奇男子」。

結語:總的來看中國古代史上這10大寧死不屈的猛將,個個都堪稱頂天立地,彰顯了一代名將風範,尤其第3楊業拒絕進食活活餓死,第1石達開則更被割上千刀,卻以不屈之精神保存了一代鐵血猛將之風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戲說歷史的女人 的精彩文章:

吳起對楚國功勞巨大為何慘遭殺害?曹丕只用16個字就說透原因
古代10大守城王 第3影響世界史 第1被60萬大軍圍攻85天

TAG:戲說歷史的女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