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火!火!》倫敦博物館紀念350年前大火

《火!火!》倫敦博物館紀念350年前大火

《火!火!》倫敦博物館紀念350年前大火

為了讓人們謹記350年前的倫敦大火,專題展覽《火!火!》正在倫敦博物館舉行。

《火!火!》倫敦博物館紀念350年前大火

倫敦博物館展出了當年大火時使用的消防車(仿製品)。

《火!火!》倫敦博物館紀念350年前大火

在空無一物的房間內,用戶可以通過VR頭盔暢遊虛擬世界。

用高科技讓倫敦大火重現

麵包店裡的火苗迅速點燃附近街區,強勁的東風鼓動火勢一發不可收,烈焰很快吞噬了整個倫敦泰晤士河東區……在倫敦大火發生350周年之際,為了讓人們謹記當年火災造成的災害,一場名為《火!火!》的展覽正在倫敦博物館舉行。值得關注的是,主辦方用高科技的聲光電效果還原了當年的「煉獄」情景。

1666年9月2日凌晨,普丁巷一家麵包房突然起火,由於臨近的房屋堆滿了煤炭、酒精等易燃物,大火很快蔓延至整個城市。根據相關資料記載,這場大火4天不熄,超過1.3萬座房屋化為焦炭,著名的聖保羅大教堂也付之一炬。

這場英國人永世難忘的災難,在全英中小學歷史教材中佔據著專門的篇章。為了讓人們更直觀地了解大火造成的損失,倫敦博物館於上月底開辦的這場展覽,從聽覺、視覺和觸覺等多種角度對大火進行了全方位還原,令觀眾得以體驗大火的來勢兇猛。

參觀者一進入展廳就被帶入「火災現場」,首先能看到由光控程序打造的熊熊火苗,由於室溫調高,還能體驗大火帶來的劇烈灼燒。在投影儀輔助下,各種陶器、碗碟、磚瓦和玻璃製品被烈火吞沒,有人想衝進大火搶救財產,還有人拎起鐵桶試圖澆滅身旁的火苗,但火勢太過猛烈,遠遠傳來劈啪作響的房屋爆裂聲,以及人們痛苦萬分的哭喊……

旁邊的展廳則陳列著大火後殘存的各種器皿,觀眾可以用放大鏡細細查看這些物品上的裂痕,切身感受到當年那場大火的無情。

倫敦地方網站「Londonist」稱,為了調動參觀者的興趣,博物館還聯合著名遊戲《Minecraft》(我的世界)開發商為年輕人打造了觸屏類遊戲,為這場大火設置了3個特殊場景——第一個場景暗藏各種機關,玩家能在闖關過程中了解災難前倫敦的街道和社會狀況;第二個場景是大火現場,其中包含滅火小遊戲和消防知識互動;最後則是災後重建,玩家可以根據當時建築師留下的藍圖規劃災區,體驗一番重建城市的艱辛。

博物館官網稱,針對青少年還有夜間參觀活動,讓他們在「熊熊燃燒」的倫敦城感受新鮮刺激的「博物館奇妙夜」。

一場華麗冒險

如果你還認為博物館裡只有枯燥無味的展品資料、方方正正的玻璃櫃、過分嚴肅的氛圍和一臉冷漠的解說員,那就大錯特錯了,至少像倫敦博物館一樣注重互動體驗的展館能讓你眼前一亮,更有參與感。

藉助日新月異的科技手段,很多博物館已經實現了展覽的高度互動性,甚至為了增加現場感而設置角色扮演、場景互動一類的遊戲。與其說是博物館參觀之旅,不如說是館方帶領遊客來一場華麗冒險。

坐落於美國馬薩諸塞州波士頓國會大橋附近的波士頓傾茶事件博物館,以極富互動性著稱。登上博物館仿製的埃莉諾號茶船,遊客需從「殖民者」手中接過傳單,看看自己將扮演什麼角色,而後進會議室聆聽組織方的全盤密謀,身臨其境地加入1773年傾茶事件的現場。

這一事件是美國獨立運動的起源,也是改變美國命運的起點。美國著名的商業點評網站「Yelp」稱,參觀波士頓傾茶事件博物館是非常有趣的經歷,這裡的高科技互動展示讓遊客了解早期的茶葉貿易,更清晰地感受到美國獨立戰爭的革命激情。

在中國香港也有強調身體全方位互動的場館。「黑暗中對話」是九龍一家以體驗盲人生活為主的場館,它要求參觀者在不發出任何聲音的前提下,以一根盲杖和必要的肢體語言與館內人溝通,並完成走路、吃飯等動作。

這裡通常提供70分鐘的體驗。曾造訪這家場館的北京姑娘唐雨告訴《青年參考》記者,剛進入場館,她的感覺非常強烈:手中只有一根盲杖,四周毫無光明可言,只能憑藉嗅覺、聽覺、觸覺來判斷一切。「你會恐懼,心突突狂跳,但不能停在原地,只有通過盲杖慢慢觸碰、用耳朵仔細辨別,才能慢慢邁開步伐。」

「黑暗中對話」是德國記者海因克(Andreas Heincke)創辦的場館,目的是讓人重新思考殘障與健全的界限,提高人們對盲人的了解。他表示,這裡的關鍵在於對話,而非黑暗——作為一場展覽,首要目的是讓人們在體驗中得到樂趣,人在失去一種感官後會陷入恐懼、變得謙卑,同時也收穫了其他感覺,察覺一些平時意識不到的東西,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視障者的能力其實與普通人並無多大差別,在某些環境下他們甚至更為敏銳。健全人對他們的防備,才是他們真正的障礙。

體驗結束時,唐雨一行人都很驚訝。她表示,與館方人員分享了盲人生活的點滴後,黑暗中的旅程就此終結,但黑暗中的思考卻會一直延續。

戴上VR頭盔,暢遊虛擬博物館

想要想近距離觀看一件藝術品並非易事,要驅車前往展館,還得擠過人牆。《蒙娜麗莎》在法國盧浮宮言笑晏晏,但在她面前是每天近萬名遊客,加上前後兩道木製隔離欄,再近也得隔著五六米遠。

好在,虛擬現實(VR)技術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只需要藉助VR頭盔,你就能進入虛擬場景,全方位體驗身在盧浮宮的感覺,並且不必擔心畫作太遠看不清,大可把蒙娜麗莎「推」到眼前360度旋轉放大,仔細觀看每一處細節。

美國虛擬現實科技網站「UploadVR」稱,作為目前信息科技領域最前沿的技術,VR已在諸多領域得到應用。音樂會現場的VR直播讓樂迷有隨時隨地的臨場體驗;沉浸互動式的VR電影讓觀眾不出門便能看大片;美術館和博物館也在嘗試用VR打破時空界限,構建新概念的展覽空間。不遠的未來,VR能與藝術合併創造更多可能性。

今年早些時候,在北京全球創新者大會上,美國Woofbert公司展示了最新開發的VR藝術館,藉助專門的頭盔和APP,觀眾能隨時隨地欣賞藝術品。

為了提供逼真的VR體驗,Woofbert像電影《盜夢空間》中的「造夢師」一樣,把現實環境中的每個細節複製進虛擬世界,除了1比1高質量地呈現展品,還把光線、牆上的滅火器、空調的微弱噪音等細節搬進場景中,為觀眾打造「有溫度」的虛擬美術館。

帶上VR頭顯,觀眾可以自由移動並隨意觀賞每幅大師之作,作品也會附上相應的語音和文字說明。Woofbert希望觀眾能藉助這一技術「獲得和真實博物館裡毫無二致的感受」。

除了在虛擬展廳中觀看,Woofbert還支持「走進畫中」:用三維建模技術重建畫中場景,讓觀眾興之所至,拔足「入畫」。

美國流行文化網站「The Quietus」指出,傳統的聲光電展覽已難以吸引觀眾的興趣,目前全球所有一流場館都在考慮如何用最新技術來推動科學普及,而虛擬現實把藝術、科學完美結合,使博物館展覽得以進入互動式新時代。

現在,Woofbert正與全球幾家知名博物館合作,力圖通過VR技術和前沿的交互方式來展示其館藏。不久前,紐約著名的現代藝術博物館應用VR技術舉辦展覽《Collisions》(碰撞),這是VR技術第一次在該館展示,在美國當代藝術史上也堪稱劃時代的一刻。

在VR技術研發上,中美兩國的差距可以說並不遙遠。彼時VR在美國藝術館首次亮相,現在,中國51空中藝術館也正在打造一座虛擬博物館。

比起線下藝術館高昂的場地費用,虛擬場館無疑擁有成本優勢,而且根據51空中藝術館的設置,用戶能自行發起展覽需求,通過編輯展覽信息和添加素材等「訂製」自己的展覽。

科技與藝術聯姻是大趨勢還是噱頭,見仁見智。可以確定的是,VR為大眾觀看珍貴藝術品提供了全新的途徑,也改變了人們感知藝術、接受藝術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樂藏天下 的精彩文章:

非遺的數字化生存之辨:非遺數據化不是要否認非遺既有的存在形式
有了這個APP,輕鬆觀博!

TAG:樂藏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