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壹賬通入局區塊鏈ABS,底層穿透與數據安全如何兼得?

壹賬通入局區塊鏈ABS,底層穿透與數據安全如何兼得?

雷鋒網AI金融了解到,自2014年12月備案制開始實行截至今年7月,國內ABS總發行規模近2萬億元。其中,2018年二季度,發行規模2120.17億元,同比增幅24.55%,環比增幅34.05%。

雖然ABS市場增長快速,但是行業發展仍然面臨三大痛點。近日,在金融壹賬通ALFA(阿爾法)智能ABS平台發布會上,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CEO葉望春指出:

一是,資產創投難,底層資產不透明,多方信息不同步,難以真實識別風險及準確定價;

二是,運作周期長,ABS參與方多,溝通成本高,整個業務環節涉及數十種支持文件,文本協議缺乏標準化,製作過程反覆修改,審核發文耗時間,效率低;

三是,系統支持弱,當前ABS較大的部分風控仍停留在人工操作的層面,線上化程度不夠,即使有些夥伴使用了系統,由於各方系統不統一,彼此缺乏有效的對接。

正是看到了這些行業痛點,不少互聯網巨頭、區塊鏈公司、傳統金融機構等紛紛推出了以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為技術支撐的ABS智能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對ABS底層資產逐筆穿透監控,解決信任難題;同時,應用智能標準合約實現標準化、智能化,解決效率問題。


底層穿透與數據安全如何兼得?

雷鋒網了解到,區塊鏈與ABS在諸多方面有著天然契合性,區塊鏈的時序、不可篡改、弱中心化、公開透明、智能合約等優點,可有效解決ABS中存在的環節多、流程複雜、底層資產透明度差等問題。但區塊鏈發展一直受到數據隱私的掣肘,也是不爭事實。在此次發布會上,金融壹賬通區塊鏈團隊高級總監、區塊鏈研發部負責人陸一帆帶來了不一樣的思路。

陸一帆先是簡單回顧了ALFA智能ABS平台底層區塊鏈技術平台「壹賬鏈」的三大技術要點(詳見《平安金融壹賬通發布壹賬鏈,攻克吞吐量、隱私、可管理性三大難題》),之後結合ABS具體業務案例,從多層次零知識驗證技術、可授權加解密技術、網路化資產管理、多機構交易中後台實時對賬這四方面,分析了區塊鏈在ABS平台上如何實現底層資產穿透與參與方數據安全兼得。

多層次零知識驗證技術應用於數據隱私安全問題。在ABS項目鏈條中,有原始權益人、信託券商等管理人、法律、評級等中間機構、投資人等多方參與者,其彼此之間存在半競爭、半合作的關係,這時候數據共享能否保證每個機構核心數據的安全性,往往是各方最關心的,可以說隱私是制衡區塊鏈發展的最大問題。

舉例來講,一個ABS項目里,投資人為了了解一個資產的風險,需要進行資產穿透,但這裡存在一個問題:資產穿透需要這些資產管理人以及永久權益人上傳相關數據,但數據上傳又會透露他們不想透露的信息。其他方如資產評級機構可能會通過這些數據分析出來某個信託公司的利差是多少。而只要超過一個中間人,互相的利差就不能反算過來,這是很危險的事。

而通過多層次零知識驗證技術,能讓交易參與方在無法對密文解密的前提下,對第三方交易密文進行交易合規性檢測。比如,讓資產評級機構可以掌握底層資產的還款百分比,可能一個ABS底層資產有上千種產品組合起來,有的10%完成回款,有的20%完成回款、有的30%完成回款,但不會讓評級機構知道具體金額,也無法推斷出裡面資產管理人的利差。這樣就能達到既滿足投資人對底層資產穿透的訴求,同時又保護數據提供的中間商的商業隱私的需求。

可授權加解密技術應用於數據定製化開放。可授權加解密,即數據參與方自己進行數據加密,加密之後可以在任何時間段決定誰能解讀這個數據,數據全部是密碼。類似於手機APP在調用通訊錄、簡訊等許可權時需要向用戶申請。

在ABS項目場景里,有些信息是要信託公司或者原始投資人、原始權益人進行上傳,上傳之後要在某個時間段開放給鏈上的某些評級機構,開放又不是永久性開放,它不代表開放給其他的參與方。就算把信息開放給資產評級機構,也未必需要永久性開放。如果評級機構已經不對這種ABS產品進行評級,其實就沒有必要繼續開放這個數據。這種情況下,運用可授權加解密技術,數據方就可以設定把數據開放給誰、開放多久,以及什麼時候停止開放。

區塊鏈實現網路化資產管理。陸一帆用前段時間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的區塊鏈貿易金融平台做了一個類比。在他看來,與其說「平台」,不如說「網路」,因為在區塊鏈貿易金融系統網路中,每個銀行都有自己的平台,實際上是把一大堆銀行的平台串聯而形成的生態體系網路。這個生態體系網路還有一個特點:所有數據全部加密。比如,滙豐的數據由滙豐加密,渣打的數據由渣打加密。這保證生態體系中所有參與方對自己的數據有100%的掌控權,別人看不到,除非你願意讓別人看到,這就突出了數據的掌控權。

與此同理,在供應鏈金融為底層基礎的ABS資產當中,假設保理公司有一個節點,它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觀測到、掌握到底層資產的流轉信息,非但能幫助他們控制成本,最大的好處是幫他們降低風險,對資產安全性有更強的把握。

多機構交易中後台實時對賬。舉例來說,在ABS項目鏈條上,進行跨機構對賬時,如果各方的數據銀行賬本信息完全公開,以此來達到實時對賬的話,可能就會產生的問題比益處大,就沒有辦法推廣這個事情。而壹賬鏈的多種加密和零知識技術,能保證不管對賬鏈條有多少參與方,每個人只能看到自己的數據,同時可以檢測到別人的數據是不是準確。據了解,2016年投產以來,目前實時對賬系統已經能覆蓋金融壹賬通超過90%的交易,已具備輸出能力。


ABS從鏈條模式轉向生態模式

據了解,傳統的ABS參與各方都是獨立個體,每個環節也是各自運轉,在產品發行的進程中需要靠點對點傳遞才能進行下一步,導致產品發行周期過長,資產運轉率低下。

而智能合約的運用,可以使ABS發行過程中合約標準化、標籤化、流程化、自動化、智能化,從而為各參與方部署區塊鏈節點,建立線上全流程協作機制,由傳統的信息單向傳遞轉為各參與方實時加密交互共享,將ABS傳統的縱向鏈條型業務模式轉變為多方參與的生態模式,大幅提升了效率。

在ALFA智能ABS平台案例里,生態模式以「工廠+廣場」形式體現。在「工廠」里,可以進行資產端的篩選組包、產品設計,聯合承銷,中間端的資產監控、投後管理,在「廣場」里,投資端的投資人自選式購買。

平台根據產品不同階段,形成以「智能承做、智能審核、智能營銷、智能存續期管理」四大基礎模塊,圍繞「行業、主體、資產、文本、審查、銷售、質控、公告」等八大業務,結合「可拓展」、「個性化」兩大特色模塊,從而實現允許用戶自主選擇、自由組合的「工廠+工場」模式。

據了解,目前,該平台已上架近百支ABS產品,涉及房產抵押貸款、汽車抵押貸款、個人消費貸款、企業貸款、REITS、票據、融資租賃、應收賬款、住房租賃、收費權、信託受益權等基礎資產,合作機構有平安證券、平安普惠、佛山農業商業銀行、中信證券、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奮迅律師事務所等,產品管理規模超過1000億元。

互聯網、金融、區塊鏈玩家都已入場

事實上,2017年被稱為「區塊鏈元年」,區塊鏈與ABS的結合基本同步於區塊鏈概念在國內的興起時間,在證券化領域尚屬「新潮」。

在區塊鏈ABS產品方面,據了解,市場上已有佰仟汽車租賃ABS(私募)、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德邦證券浙商銀行池融2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京東金融-華泰資管19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博時資本-第1車貸汽車金融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等產品。從基礎資產類型上不難看出,大多屬於應收賬款的證券化,涉及消費金融應收賬款、供應鏈金融應收賬款、汽車貸款等。

在區塊鏈ABS平台方面,據了解,目前,京東金融推出了京東ABS雲平台,百度金融推出了百度ABS雲平台,廈門國際金融技術有限公司推出了ABSCloud平台,如今平安集團旗下金融壹賬通也推出了ALFA(阿爾法)智能ABS平台,此外還有一些區塊鏈創業公司也基於各自的鏈推出了ABS平台。

從技術提供方來看,主要有互聯網公司、金融機構、區塊鏈公司三類玩家。在金融壹賬通總經理助理黃紹宇看來,有金融機構背景的公司,會有完整的金融場景,這些場景為檢驗ABS平台的邏輯與智能點提供了基礎,與單純第三方的沒有業務場景的平台有很大區別。不過,雷鋒網注意到,互聯網玩家會更側重於依託電商、零售等場景的消費類ABS,隨著零售消費市場的增長未來潛力不小。

在行業趨勢上,據相關統計,目前美國市場ABS的總量占整個債券市場的比重達到30%,而國內市場僅有2.6%,大概2萬億的發行量。黃紹宇指出,如果國內達到美國成熟市場的發展比例,按照國內現在的債券市場的總量計算,國內ABS的總量將會超過20萬億。區塊鏈與ABS的結合,將會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裡商用落地和釋放國內ABS市場力量兩方面帶來好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對話鄢志傑:語音行業十五年老兵的沿途風景
華為麒麟980淺析:「梭哈」自研SoC的勝利,只待Mate20證明自己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