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抗日時期有5大戰區,司令長官都是誰?

抗日時期有5大戰區,司令長官都是誰?

原標題:抗日時期有5大戰區,司令長官都是誰?


盧溝橋事變之後,為了適應戰爭形勢的變化,1937年8月20日,國民政府將全國南北戰場劃分力5個戰區。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7月17日,蔣介石在廬山發表講話,指出:


「如果放棄尺寸土地與主權,便是中華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時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求我們最後的勝利」,「臨到最後關頭,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救國家生存。最後關頭一到,我們只有犧牲到底,抗戰到底」,「地無分東西南北,年不分男女老幼,皆有守土抗戰之責!」。


為了適應戰爭形勢的變化,蔣介石於1937年8月20日,按照戰鬥序列,將全國劃分為五個戰區。


第一戰區為河北及魯北地區,蔣介石親自兼任司令長官。第一戰區下轄第一、二、十四集團軍。


第二戰區為晉察綏地區,山西王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第二戰區下轄第六、七、十八集團軍。十八集團軍就是著名的八路軍。



八路軍總司令 朱德上將


第三戰區為京滬杭地區,馮玉祥擔任司令長官。第三戰區下轄第八、九、十、十五、十九集團軍。


第四戰區為閩粵地區,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第四戰區下轄第四、十二集團軍。


第五戰區為魯南及蘇北地區,司令長官蔣介石(兼),副司令長官韓復榘。後由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第五戰區下轄第三、五集團軍。


另將西南各省的國民黨地方實力派軍隊編成四路預備軍,開赴前線:第一預備軍司令長官李宗仁,副司令長官白崇禧 ;第二預備軍司令長官劉湘,副司令長官鄧錫侯;第三預備軍司令長官龍雲,副司令長官薛岳;第四預備軍司令長官何成浚, 副司令長官徐源泉。


隨著戰事的發展,1937年10月26日,增設第七戰區,以劉湘為司令長官,下轄第八、十五、二十三集團軍,在長江下游沿岸布防。

全面抗戰開始時,實力最強的當屬於第三戰區。這裡集結了國軍的主力部隊,包括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因此,當淞滬會戰打響後,第三戰區頑強堅守三個月之久,讓日軍損傷慘重,打破了日本「三月亡華」的狂言妄語。



淞滬戰場上赤膊與日軍對峙的中國士兵


1938年2月,隨著戰事的進展,蔣介石重新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在平漢路作戰,程潛擔任司令長官。


第二戰區,在山西作戰,閻錫山擔任司令長官。


第三戰區,在蘇浙作戰,顧祝同擔任司令長官為。


第四戰區,在粵桂作戰,何應欽擔任司令長官為。


第五戰區,在津浦路作戰,李宗仁擔任司令長官。


第六、第七戰區撤銷,增設第八戰區,守備甘寧青地區,蔣介石兼任司令長官。

1938年6月14日,增設第九戰區,以陳誠為司令長官,組織武漢保衛戰。


在這期間,國軍主力集結於第四、第五戰區。1938年3月—4月,徐州會戰中,第五戰區在李宗仁率領下,奮起作戰,取得了台兒庄大捷,斃傷日軍約2萬餘人,取得了是抗日戰爭以來最大勝利。



血戰台兒庄


值得一提的是,第九戰區剛剛增設,就打響了武漢會戰。武漢會戰從6月打到10月,中國軍隊第五、第九戰區在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與日軍英勇作戰,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期間發生了著名的萬家嶺大捷,74軍重創日軍第106師團。


雖然最終武漢失守,但武漢會戰迫使日軍放棄速戰速決計劃,停止了戰略進攻,抗戰轉入相持階段。



殺敵最多的國軍將領 薛岳


1938年11月,蔣介石再次劃分戰區。


第一戰區,轄河南及安徽一部,司令長官為衛立煌。

第二戰區,轄山西及陝西一部,司令長官為閻錫山。


第三戰區,轄蘇南、皖南及浙閩兩省,司令長官為顧祝同。


第四戰區,轄廣東、廣西兩省,司令長官為張發奎。


第五戰區,轄皖西、鄂北及豫南,司令長官為李宗仁。


第八戰區,轄甘寧青及綏遠一部,司令長官為朱紹良。


第九戰區,轄鄂南及湘贛兩省,司令長官為陳誠(由薛岳代理)。


第十戰區,轄陝西省,司令長官為蔣鼎文。


在這八大戰區中,第九戰區實力最強。著名的長沙會戰,就發生在這裡。當時,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持續近一年。雙方總共投入兵力達到160多萬(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


特別是第三次長沙會戰,薛岳率部斃傷日軍56000餘人,俘虜139人,取得了輝煌勝利。(文/小三毛)

聞得故人來,掃塌以相迎

共飲一泉水,同論古今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明談民國 的精彩文章:

陳歌辛,漢奸?
歷史上因古代避諱而曾被改名的城市與人物

TAG:小明談民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