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安倍修憲將面臨「潰敗」?中方:希望日方能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安倍修憲將面臨「潰敗」?中方:希望日方能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20日,在一場沒有懸念的黨內角逐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以明顯優勢戰勝自民黨前幹事長石破茂,連任自民黨總裁。由於自民黨是執政黨,黨總裁基本上會成為日本首相,安倍有望執政到2021年,成為日本當政時間最長的首相。從當初走馬燈式地換首相,到如今形成沒有強勢對手的「獨大」體制,日本政治生態這幾年的變化不可謂不大。有望創造歷史的同時,安倍今後面臨的挑戰依然嚴峻,經濟重建、少子化、老齡化、國際形勢劇變等等。他心心念念並打算下一步重點推進的修憲在國內依然爭議很大,並受到國際社會的審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0日在記者會上表達了兩點期望:期待安倍首相繼續重視中日關係,推動兩國關係不斷改善發展;希望日方能夠深刻汲取歷史教訓,以實際行動取信於亞洲鄰國和國際社會。

「接下來要和大家一道致力於憲法修改。」20日開票結束安倍在自民黨總部講話時,一開始就提到修憲問題。修憲正是安倍最後一個總裁任期推進的重點任務之一。不過,日本國內對此爭議依然很大,想要通過並不容易。法新社稱,有日本專家表示,即使安倍能促使國會通過修憲,他還要面對國民投票,有可能引發一場英國脫歐式的「潰敗」。而且,民眾關心的優先議題是應對老齡化和發展緩慢的經濟,而非修憲。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0日在記者會上就日本修憲問題表示,由於歷史的原因,日方在這一問題上的動向一直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們希望日方能夠深刻汲取歷史教訓,恪守承諾,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耿爽還就安倍當選自民黨總裁表示,期待安倍首相繼續重視中日關係,推動兩國關係不斷改善發展。

「安倍新的任期開始後,中日關係改善的勢頭預計還會繼續下去,兩國關係的緩和應該沒有太大問題。」上海外國語大學日本文化經濟學院教授廉德瑰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自中日達成四點原則共識後,兩國關係的緩和逐漸成為主基調。在雙方共同努力下,中日關係逐步重回正軌。而且現在又遇上美國的貿易保護主義,中日都受到壓力,更應該加強合作。中日之間一些固有的矛盾及安倍的固有觀點肯定是不利因素,但安倍如果著眼於改善對華關係,就會在這些方面有所克制。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吳志偉 陸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三星拒絕賠償蘋果5.33億美元賠償金:要求重審
美拒絕赴俄出席阿富汗問題會議 俄:反映其和平言辭虛假性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