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凌晨4點,中國的媽媽們都在做什麼?

凌晨4點,中國的媽媽們都在做什麼?

文/葉聽楓

1

近日,中國首份「城市夜活力」調查報告出爐,有些數據蠻有意思的:

北京人睡得最早,起得最早;

上海人愛在半夜12點預約挂號;

深圳人凌晨一點還在吃夜宵;

杭州人夜間酒水的銷量最高;

成都人凌晨吃完火鍋就嚼上了健胃消食片;

南京人最愛讀書,半夜的書店燈火通明;

……

直到凌晨4點,紛繁的中國,才進入酣眠。

可是,有這麼一群人,就算全世界都睡了,她們還在睜著眼。

她們,就是媽媽。

凌晨4點,中國的媽媽們都在做什麼?

北京媽媽小琳正就著微弱的床頭燈,給出生一周的寶寶餵奶。乳腺炎和乳頭皸裂齊來,寶寶的每一口都讓她齜牙咧嘴。

常州媽媽阿宏剛剛哄睡了兒子。兒子腸絞痛,又哭了一整晚,要趴在她的身上才能入睡。她用半仰的姿勢抱著兒子睡了半個月,腰椎疼得躺都躺不下。

廣州媽媽靜秋的二寶每兩個小時就要吃一次奶,而她奶水不足,只好每天晚上起來給孩子沖奶粉。

……

有一份工作,不會因太陽落山而結束,也不會因太陽升起而振奮。

有一種責任,即使不眠不休,困如死灰,也會覺得甘之如飴。

因為當媽媽的,從來都是24小時都在線,24小時不打烊。

2

有一項針對0-3歲孩子媽媽睡眠質量的調查顯示:

中國媽媽,普遍睡得都不好!

睡不穩(40.3%),睡不著(32.6%),睡不夠(16.8%),甚至根本沒得睡(10.3%),像四座大山,壓得她們透不過氣。

除了愛走神兒、腦袋轉得慢、丟三落四外,80%的媽媽照鏡子的次數越來越少,因為不想面對走樣的自己。

睡眠不足,直接搞垮了媽媽的容貌和精神狀態。

女兒滿月後,我回娘家。

一進門,我媽就拉著我懊惱又恨鐵不成鋼地說:

「你看看你現在有多邋遢,顯得多老!這種鐵發箍你姥姥都不戴了……」

我不是不知道,只是,這些與面對孩子時的小心翼翼,提心弔膽,日熬夜熬相比,都不算什麼了。

我也是生完孩子才明白,為什麼睡眠剝奪會成為古代審訊犯人的一種酷刑。

那感受是真痛苦,真難熬。

看過一個視頻,《致敬每一位天生要強的職場媽媽》,扎心得想哭。

「我已經想不起連續睡3個小時是什麼感覺了。」這位職場媽媽說。

6點:兒子的哭聲吵醒了她,餵奶、拍嗝、換尿布、哄睡。

7點半:做好了全家的早餐,胡亂吃幾口,就趕去上班。

9點:遲到的她,躲避著領導的注意,小心翼翼地坐到工位上。

10點:開會,接到婆婆說孩子不肯喝奶的電話,被數落「只顧工作、不管孩子」。

12點-18點:寫方案,打電話,跟客戶溝通,忙得團團轉。

18點半:下班就往家趕。不小心在公交車上睡著,坐過了站。

7點:丈夫搞不定哇哇哭的孩子,正等著她回來。她做了晚飯,陪孩子洗澡、講故事、搭積木。

8點半:孩子終於睡去,她打開電腦繼續工作。

12點:她躺到了床上。孩子哭起來,她又爬過去哄。

凌晨4點:一切靜謐,她失眠了……

看到了她,就好像看到了狼狽的自己。

有了寶寶的職場媽媽,每天就像在玩蹺蹺板,一邊是家庭,一邊是工作,搞定了這頭,又趕緊跑過去按下那邊,小心翼翼地維持著平衡,不敢生病,不敢懈怠,不敢崩潰。

哪個媽媽,沒有見過凌晨1點、2點、3點、4點的模樣,又咬牙爬起來繼續迎接5點、6點、7點的太陽。

哪有什麼天生女超人,哪有什麼為母則剛,無非是用支離破碎的睡眠,去交換孩子的成長、家庭的運轉和工作的飯碗。

她們一邊哭一邊笑,一邊怨一邊忍,一邊恨一邊感恩……堅強如鋼又柔韌有力。

只要不被疲倦壓垮,就非要在一片狼藉的生活里,掙出個好模樣來。

如果有英雄,我想說,中國媽媽,算一個!

3

凌晨4點,有人在夢裡笑了,有人在伴侶的懷抱中呢喃,有人付款了心愛的包包,心滿意足地睡去。

而有的人,抱著孩子在跳河。

一位30歲的媽媽在凌晨4點,抱著5個月的兒子出了家門。出門時,丈夫還在熟睡,沒人發現她離開時的決絕。

早上8點,她跟孩子的遺體在南渡江的淺水區被發現了……

銅川的一個小區里,凌晨2點,人們在睡夢中被一聲巨響驚醒,聽聽,又繼續睡去。誰也沒想到,那是一位媽媽抱著不到10個月的孩子,從8樓一躍而下的聲音。

她們,都潰於產後抑鬱。

她們,曾在生與死的理由之間,來回衡量,左右徘徊。

最後,她們下決心於身邊人的不在意與無知無覺。

閨蜜說,剛出月子,孩子就大病了一場,她害怕極了,不敢睡覺,最久的時候,3天幾乎沒合過眼。

有天深夜,家人都在各自的房間睡了。

她終於哄睡了孩子,自己坐在馬桶上小聲哭泣,淚流滿面。

老公突然走進來,沖她喊:

「大半夜哭什麼?太晦氣了!」

「我可能產後抑鬱了。」

她說了實話,獃獃地看著老公。

「你什麼病也沒有,別自己嚇自己。快去睡!」

「我睡不著。」

「那你別嚎了,不知道的以為有鬼。你不睡別人還想睡呢!」

這句話,一下子扎疼了她。

她站起身,使勁兒朝老公撞過去,撕打著,尖叫著,「讓你們睡,讓你們睡……」

最後,她累了,披頭散髮,狼狽地坐在地上。

氣憤的老公扔下幾句「潑婦」「發神經」「不可理喻」,跟被吵醒的公婆一起回去睡了。

孩子哭了,她搖搖晃晃地走過去哄。

光從窗帘背後透出來,天亮了,孩子在吃奶,她卻感覺到了涼透心扉的孤獨。

有數據說,我國產後抑鬱的發生率接近20%,每10個產婦里,就有2個抑鬱。

其實,壓垮媽媽的並不是產後抑鬱,而是身邊人的忽視和不理解。

你敏感暴躁,你歇斯底里,你揮舞著拳頭,你面目猙獰,你知道自己的身體和精神在生著病,在用最後的意志生扛硬挨,卻被說成「幼稚」「矯情」「公主病」「作」。

你厭惡這些詞,更厭惡那個根本沒看到你的付出,你的內心,你的掙扎的枕邊人和他的家人。

凌晨4點,夜涼如水,也涼過不情薄;心冷如冰,卻找不到帶你取暖的知心人。

哪一個媽媽,沒有在深夜心如死灰,又在孩子被太陽照著的臉蛋上,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4

同事生下女兒第二天,肚皮上的刀口還疼,婆婆就說起了生二胎,她差點氣瘋。

月子里半夜餵奶,老公在旁邊呼呼大睡,她真想狠狠踹他一腳。被喊起來,還抱怨說:「我又沒奶,能幫什麼忙!」

她打定主意,出月子就離婚,偷偷手機備忘錄里擬好了離婚協議。

有天,她在餵奶,老公湊過來,突然說了一句:「親愛的,你辛苦了!」

她一下子紅了眼眶,所有的堅硬瞬間灰飛煙滅,甚至覺得再生那麼兩個三個也是可以的。

當了媽的女人啊,就是這麼幼稚,這麼公主,這麼矯情,這麼做作。

對當了媽媽的女人來說,疼痛不是問題,熬夜不是問題,疲憊不是問題,壓力也不是問題,每一個身心疲憊的煎熬時刻,每一個夜不能寐的心酸時刻,渴望的,無非是一點懂,一點暖,一點甜,一點被尊重、被認可、被重視感。

為夫為妻,為爸為媽,為伴為侶,真正的愛,除了理解和心疼,並無其他。

那個在凌晨4點,還不能入睡的媽媽,真正在做的,無非是在耐心地澆灌一個幸福的未來。

在那個未來里,有一日三餐不冷,有一家三口不散,有一年四季相守,有平安喜樂為伴。

在此之前,她願意付出所有——只要她有。

只要你懂。

你是哪種父母呢?

你想要知道自己的教養方式嗎?

你想要更了解孩子嗎?

你想要了解孩子的學習類型嗎?

你想要知道自己最近的情緒狀態和焦慮水平嗎?

如果你還沒有測試

快來點擊,免費測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東方家庭教育 的精彩文章:

學完才知道,原來娃被自己坑了這麼多年!
開學化解「三年級現象」,排名前5%孩子的父母可能只做了這件事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