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然而宇宙卻像是專門為人類所設計的

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然而宇宙卻像是專門為人類所設計的

人類對於宇宙而言,那是十分渺小的。其實人類與宇宙之間根本就沒有什麼可比性,因為人類是宇宙的一部分,而且似乎還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果將可見宇宙展示為一幅圖畫,那麼一個人連一個像素的位置都無法佔據,甚至於人類所生存的地球也無法獲得一個像素的位置。如此渺小的生命對於宇宙而言本應是微不足道的,可令人費解的是,這整個宇宙似乎都是為了人類的存在而特意設計的。因為人類的出現既不是一個偶然事件,也不是一個隨機事件,人類之所以能夠得以存在是一系列精確因素的共同作用。

先讓我們來看看生命的構成吧,生命的基本單位是什麼?是細胞,但是細胞是最小的生命單位,但卻不是生命最小的組成代單位,從更為微觀的角度上來說,細胞是由諸多分子所構成的。沒有分子,也就沒有細胞,自然也就沒有生命。而分子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件無比神奇和精確的事情。因為分子是由更小的原子所構成的,而原子則是由原子核與電子所構成的。原子核由是由質子和種子共同組成的,現在關鍵的地方來了,原子核和電子為什麼能夠構成原子呢?因為構成原子核的質子與電子的大小比恰到好處,不多不少,質子剛好是電子的1836倍。多一分則嫌多,少一分則嫌少。正是這樣的大小比使得它們得以實現平衡,而最終構成原子。

我們很難想像,這如果不是人為所設計的,那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了。這還只是從生命的構成來說的,那麼我們再說一說生命本身。眾所周知,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也就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生命形式。大多數的科學家也認為這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如果宇宙中還有其它形式的生命存在,那麼它們也應該是碳基生命。碳元素之所以能夠成為生命的基礎是因為碳元素足夠穩定,而碳元素的足夠穩定源於強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恰到好處。只要物質間的強相互作用力稍有不同,碳元素就會變得極不穩定,生命的基礎喪失,生命又如何能夠出現呢?

當然,僅僅是有了生命出現的條件還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承載生命的空間,也就是地球。而地球的存在要依靠穩定的星系系統,我們知道,目前人類所知的星系系統都是十分穩定的,但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所有的星系系統之所以能夠穩定的運行是因為萬有引力的作用,而萬有引力常數如果稍有改變,星系引力就無法很好的束縛自身,星系系統不僅會失去穩定,而是會亂作一團,一個亂作一團的宇宙是不可能有足夠的時間孕育生命的,更不可能給生命進化出智慧的時間。神奇的是,萬有引力常數不大不小,剛剛好。

有了生命的基礎,有了承載生命的地方,我們還需要一個更大的空間來承載龐大的星系系統,也就是宇宙空間。而宇宙並不是從一開始就在那裡的,而是通過大爆炸而形成的,之後宇宙就開始了無盡的膨脹,而宇宙膨脹的速度是宇宙空間得以存在的根本。如果膨脹的速度太慢,引力就會導致整個宇宙重新坍縮為大爆炸前的狀態,如果速度過快,那麼宇宙間的物質就會分崩離析,然而宇宙膨脹的速度剛剛好,所以才有了恆星、行星,生命才得以出現,人類才得以進化。如此精確的設計,實在讓我們心中生出疑問,莫非宇宙真的是為人類所特意設計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信仰 的精彩文章:

如果將海水全部淡化,水資源是不是就不用愁了?結果可能並不美好
成人無法看出兩隻猴子的長相區別,但嬰兒卻能,其實成人也能做到

TAG:科學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