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皇帝為什麼自稱為「朕」,此文可以解惑?

皇帝為什麼自稱為「朕」,此文可以解惑?

皇帝為什麼自稱為「朕」?,看看大家怎麼說。

皇帝自稱為朕,是因為皇帝這一名號的創始人嬴政要求的,後世皇帝延用下來的。秦始皇統一華夏後,認為王這個名號配不上他的功績,經過群臣一致討論,認為嬴政當採用皇帝的名號來榮耀自己。皇帝者,功蓋三皇,德超五帝也!嬴政當了第一個皇帝後,對第一人稱進行了規定,只有皇帝本人才能自稱朕,臣民一律不得用朕這個一人稱,可以用吾、余、我、在下、區區、不才等等。後世皇帝延用了這一規定,皇帝自稱朕,朕就成了皇帝的專有代名詞。

朕的本義為舟縫。另引申為跡象、徵兆。凡言朕兆者,謂其幾甚微,如舟之縫,如龜殼之裂紋也。舟縫指木造船的兩塊木板間隙,以其極為細小譬喻寡德以自謙,類似寡人之義。先秦時代朕的本意是「我的」或者「我」,是人人都可以用的,比如屈原就寫過「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皇帝自稱朕,皇帝之下的王、公、侯、伯、子、男等爵位則有多種自稱。比如寡人、孤、不穀等等,以上三種稱謂只有王公侯可以使用,普通人使用也是僭越行為。曹孟德身為魏國公、魏王、他只能自稱孤,而不能稱朕;曹丕當了皇帝後,就自稱朕,並追封曹操為皇帝,那麼曹操在九泉之下可以自稱朕了。

中國的藩屬國國君都不能稱朕,比如朝鮮國的國君就自稱本王、寡人;朝鮮脫離清朝控制後,建立了大韓帝國,其國君就開始自稱朕了。越南、緬甸、琉球、暹羅等附屬國的國君都只是王,不是皇帝。日本長時間以來都不是中國的附屬國,國君又自稱天皇,因此日本的天皇通常也自稱朕;而現在世界上還正兒八經自稱為朕的可能也只有日本天皇了。

「朕」的本意是舟縫,也就是船的縫隙,細小容易忽視,是個輕微的存在。

但是,常識告訴我們,船的一個小縫隙也不能小瞧,它會由小變大,直至令船沉沒。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就是這個道理。它雖微小卻也重要。皇帝只是謙虛一下,他可是九五至尊,天下之主,地位尊貴,不能藐視半分。皇帝一發威,倒霉的範圍可波及到成千上萬的人。

至於秦始皇為何選用這個字為自稱的前因後果,別的朋友也說得非常詳細了。在這裡,小一突然腦洞大開,拆字說字,談談自己的理解,就是如今這個寫法的「朕」字,朕=月+關。

第一種

一直以來,都說男人為陽,女人為陰。那麼,皇上是日,皇后為月,一個月+一個關,表示皇上需要皇后在生活上的關心和朝政上的輔佐。皇后做個賢內助,照顧好皇上,是十分必要的。

就與乾清宮和坤寧宮的道理一樣。「乾」和「坤」,一個天,一個地;一個陽,一個陰。皇上是天下間最尊貴的男子,皇后也是天下間最尊貴的女子。所以,皇帝的寢宮叫做「乾清宮」,而皇后的寢宮叫做「坤寧宮」。帝後同心,陰陽相濟,前朝安寧,後宮和樂,天下太平,實乃社稷之福,百姓之幸也!

第二種

皇帝是天子,「朕」字的右半部分是個「關」字,關=一個天+兩個點。有一句話叫「色字頭上一把刀」。同理,這個天字上面有東西,而且有的可不止一點,這是在告訴皇帝要謙恭收斂,雖然皇帝代表天,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能驕傲自大,為所欲為,囂張跋扈,肆無忌憚,應該時刻警醒自己做一個稱職的皇帝。

太陽出現在白天,明亮耀眼,太張揚;月亮出現在晚上,溫婉嫻靜,很低調。用「月」字旁而不用「日」字旁更顯謙虛,就和「朕」字的本意和皇帝為何要採用「朕」這個字作為自稱的理由一致,謙稱,裝謙虛。

本文為整理提供,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遁者起名閣 的精彩文章:

最能表達生活和相思的詩歌句子

TAG:靈遁者起名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