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為了幫助中國開發者,Google 也是操碎了心

為了幫助中國開發者,Google 也是操碎了心

9 月 20 日,趁著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剛剛結束的餘溫,Google 又馬不停蹄地在上海世博中心舉辦了 2018 年度中國開發者大會(Google Developer Days)。與去年相比,Google 今年舉辦中國開發者大會的時間早了兩個月。在內容方面,則更專註於技術更新和應用開發本身。

顯然,這是一場真正地面向開發者的盛會。


面向中國開發者的一系列發布

上午九點半左右,大會正式開始,Google AI 資深產品經理梁信屏登台表示,Google 致力於在中國市場推動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的發展。為此,Google 已經成立了 Google AI 中國中心,並在中國推出免費的機器學習速成課程,另外還將開展 Google AI 機器學習應用冬令營。

Google AI 軟體工程師金安娜則表示,TensorFlow 自發布以來的下載量已經達到 1700 萬,代碼提交次數為 39000 次,貢獻者人數為 1600 人;而在中國區的下載量達到 200 萬次,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為 7 萬多。

在本次大會上,Google 針對開發者工具、改進的應用程序和機器學習作出了一些新的發布。具體來說如下:

在應用程序開發方面推出了 Flutter Release Preview 2,它也是 1.0 正式版本之前最後一個預覽版。Flutter 這個開發工具支持 Android 和 iOS 平台,實際上,中國使用 Flutter 的開發者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區都要多,包括閑魚、Now 直播等 APP。在 Flutter Release Preview 2 中,Google 加大了對一致性開發的投入,重點關注 iOS 的性能和穩定性;並大量投入構建了 Cupertino Widgets,藉助這個工具,開發者可以開發出滿足 iOS 用戶對外觀和功能需求的應用程序。

Wear OS By Google 出了一系列全新功能,並重新設計了應用體驗和 UI。新功能可以讓智能手錶用戶顯示最重要的消息和通知、豐富的健康和健身信息,支持智能回復。另外,在國內,Google 與出門問問在 Wear OS By Google 中文版進行了深度合作,比如說該中文版搭載了來自出門問問開發的 Mobvoi 中文助手、雙方合作的應用商店和錶盤等。Google 方面表示,中國已經是 Wear OS by Google 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針對 ARCore 的開發,Google 上線了中文官網:developers.google.cn/ar。可以幫助中國開發者更好地開發 AR 應用。

在此前火爆一時的猜畫小歌小程序的基礎上,推出「好友同玩」模式。在多人模式下,用戶可以和最多 7 位好友同時作畫,即時看到好友的畫作,並在每一局之後查看積分榜;Google 表示這個新功能旨在幫助中國用戶以更有趣、更具社交性的方式感受 AI。

另外,Google 還在大會上面向開發者介紹了 Android 9 Pie、Firebase、Android Jetpace 等方面的動態。而在大會現場的展覽區,雷鋒網也參觀了 Google AI、Android 9 Pie、Wear OS By Google、ARCore 等展區。


Google 是如何助力中國開發者的?

當然,對於開發者而言,Google 除了提供了最基本的開發工具之外,還做了很多應用推廣、應用出海、海外本地化等方面的工作。為了具體搞清楚 Google 是如何助力中國開發者,雷鋒網在大會現場對部分開發者進行了專訪,從中一窺 Google 的作為。

以專註於幫助外國人學習漢語、日語、韓文等小語種的一款 APP——LingoDeer 為例。

LingoDeer 創始人王主龍告訴雷鋒網,其實 LingoDeer App 一開始面向的就是海外用戶,因此初期就嘗試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兩個平台去獲取用戶,但是依然阻礙多多;而在一次偶然機會下,LingoDeer 在了解並嘗試了 Google Play 後台 Firebase 的一些功能之後,發現它可以幫助自己更好地了解和分析用戶數據和用戶行為,提高對用戶的認知,從而有助於 APP 能夠更加精準地到達用戶並得到反饋。

而在用戶獲取方面,王主龍表示是非常困難的。LingoDeer 在去年 9 月在 Google Play 首發之後,意外地獲得了一批忠實粉絲,並且將其展示在 YouTube 上。不過得益於應用本身的品質,這款 APP 在推出一個月後得到了 Google Play 的自主推薦,甚至入圍 Google 於 2018 年 7 月公布的 Android Excellence apps 名單。

王主龍表示,在零推廣費用的情況下,LingoDeer 獲得了超過 350 萬的下載量,擁有將近 17 萬評價,用戶綜合評分為 4.91 分。

與 LingoDeer 相比,雷鋒網專訪的另外一位開發者——畢業於浙大計算機系的陳明權——在技術和本地化層面從 Google 這裡受益很多。

陳明權在 2015 年 8 月做了一款名為「形色」的 APP,它可以基於圖像識別和深度學習技術來實現植物的智能識別,號稱「識花神器」。陳明權告訴雷鋒網,自己一開始用的是 AWS 的機器來實現後端計算,並且在模型上也嘗試過 Facebook 的 Caffe、亞馬遜的 MXNet 等框架;後來他嘗試了 TensorFlow 並調用了其中的一些指令集來嘗試,發現後者能夠實現 80% 的識別效率提升,就果斷地選擇了 TensorFlow 和 Google Cloud。

不僅如此,當「形色」 APP 以 「PictureThis」 的名義進行全球化和海外本地化的進程時,Google 也提供了不少幫助。比如說,「形色」在對植物進行介紹時用的是中文的古詩詞,但 PictureThis 的日文版介紹用的是日本傳統的俳句,顯得更為本地化——這一本地化策略就來自與 Google Play 團隊的幫助,比如說 Google Play 日本團隊邀請了日本本地用戶對 PictureThis 第一個本地化版本進行體驗和反饋,最終這些本地用戶也為 PictureThis 提供了大量更為地道和本土化的植物介紹內容。

當然,除了這兩位開發者,Google 也為其他的中國開發者提供了諸多幫助;來自 Google 方面的數據顯示,2017 年中國開發者的數量增加了三倍,中國開發者在 Google Play 的收入增長幅度為 50%。


雷鋒網總結

與 2017 年 12 月的 Google 中國開發者大會相比,這次的大會在產品和事項的對外發布層面似乎不那麼重磅,不過從雷鋒網現場感受到的氣氛來看,中國開發者對 Google 的熱情可謂是有增無減。這也可以印證雷鋒網的判斷,這畢竟是一場面向開發者的盛會。

當然,在 Google 與中國市場現有的多層面關聯中,開發者也在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Google 一直在提倡的 AI for everyone,也絕對少不了中國開發者的支持——這種基於彼此需求的互相關係,毫無疑問也是 Google 與中國的紐帶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南加州大學 phd 王薇月:深度學習在點雲分割中的應用
安全巨星Bruce Schneier:我們正生活在一個極不安全的計算機世界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