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吃飯時「兩不過」,睡覺時「兩不要」、「一推」,肝自然好!

吃飯時「兩不過」,睡覺時「兩不要」、「一推」,肝自然好!

如今在人們的生活中,煙酒不缺、大魚大肉不缺、手機電腦不缺,於是人們就養成了非常多的壞毛病,這些毛病使得人體器官很容易受到損傷。

尤其是肝臟,它是是較為脆弱、容易患病的一個器官,很多日常的不良習慣,都可能會對其造成傷害,日久天長,早晚會惹出大問題。

因此,養肝護肝,最好關注兩個時間點,吃飯和睡覺,做好健康工作,肝臟一定健健康康。

吃飯時,要做到「兩不過」;吃飯後,要做到「一閉」:

一不過:吃飯,量不

暴飲暴食、不吃早餐等飲食習慣,很傷肝。

暴飲暴食會使身體吸收的食物中有營養的、沒有營養的,肝臟需要分解有毒無毒,這樣會給肝臟造成巨大的負擔,毒素會清理不幹凈,會一直積累,使肝臟受損。

不吃早餐,受傷的是膽,易引發膽囊炎。肝臟分泌膽汁,將膽汁儲存在膽中,不吃早餐會導致肝臟分泌膽汁異常,引起肝膽疾病。

二不過:吃飯時,時間不要過

一是早餐一定要吃,建議在9點之間吃完,因為早上7-9點之間是小腸經所在時間,此時吃早餐易身體吸收營養。

二是晚上吃飯時間不要超過8點,太晚吃飯易增加肝臟負擔,也會增加腸胃負擔。

一閉:吃飯後,閉目靜坐

如果說已經有肝病了,在吃完飯之後,要靜坐、閉目養神。

閉目養神能養陰去燥,特別是飯後閉目20分鐘,可護肝消食,飯後更應該閉目養神。

當人們在吃完飯後(尤其是午飯,因為午飯吃得一般都比較多),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到消化道內參與食物消化的活動。

在一般情況下飯後的10—30分鐘內要保持靜坐,之後在進行其它的活動,才能很好的做好養肝護肝,避免肝病的惡化。

睡覺前要做到兩不要」,睡前時要做到「一推」:

一不要:睡覺前,不要吃夜宵

很多的人一到快十點的時候就覺得餓,可是這個時候宵夜是不健康的。

睡前吃夜宵會導致消化不良,早上起來的時候感覺肚子難受,其次還會增加肝臟負擔,對腸胃也不好。

二不要:睡覺前,不要玩手機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喜歡睡覺前玩手機,一玩就是一兩個小時,而且越玩手機就越睡不著。

但是過度使用手機,會導致疲勞,結果就是損傷肝臟。

一推:睡覺時,推肝經

中醫講肝主疏泄,肝氣一通,百脈皆通,然而肝氣最容易受情緒的影響,不開心容易形成肝鬱,肝氣一旦鬱結,就會更不開心。

通肝經,重在一個推字,做法有三步:

第一步,推腳

先左腳後右腳,從腳背處沿著腳縫向腳趾的方向推,用點力氣,讓它有酸痛的感覺,每隻腳各五十遍。

第二步,推腿

坐下,先把腿彎曲,膝蓋放平,讓雙手掌交疊按在左大腿根部內側,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各五十遍。

第三步,推肋

讓雙手握拳,屈肘,肘關節用點力把肋部夾緊,然後做手臂伸直彎曲的動作,使大臂反覆地在肋部充分摩擦,直至發熱。

想要養肝,還可以這樣做:

消脂肪,吃酸果!

多吃酸味有助於養肝。

研究表明,酸味食物可以起到養肝的作用,尤其是酸味的水果,水果中所含的酸性物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低脂肪在血管壁內的沉積,幫助消化系統消化多餘的脂肪,從而減低了肝臟的負擔,減少患脂肪肝的概率。

我們常見的酸味水果有橘子、山楂、葡萄等,肝臟不好的人群可以多食用這類水果。

排肝毒,喝杯茶!

養肝,可以多喝蒲公英甘葛茶,不僅能達到溫中養肝、驅寒的功效,還能夠排肝毒、預防肝臟損傷。

日常生活中取蒲公英、葛根、苦蕎、玫瑰茄、菊苣、白茅根六種食材,按照比例做成蒲公英甘葛茶包,每天取一小包,用開水沖泡後,飲用即可。

蒲公英可抵抗內毒素所致的肝細胞溶酶體和線粒體的損傷,解除內毒素導致的毒性作用,故可以保肝。

苦蕎的功能為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華爪、開竅於目,與膽相表裡,可以養肝護肝,從而達到疏泄清血毒、開竅明目的功效。

疏肝氣,唱唱歌!

中醫認為:「肝在志為怒,在聲為呼」,當我們感覺肝氣不舒的時候,會想高聲呼叫,為什麼呢?

因為呼叫可以疏解肝氣,讓我們覺得舒服些,如果此時唱歌,也等於把心中的鬱悶給疏解開了。

此外,我們在唱歌的時候,會有節奏地加快呼吸,通過肺的呼吸加速,增加氣血運行,增加正氣恢復的機會。

減負擔,慢運動!

運動是預防任何疾病最好的良藥,對於肝臟不好的人來說,適當運動也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運動不宜大汗淋漓,否則易損傷陽氣,應以「慢」運動為主。

何為「慢」?運動的強度以感到疲勞為宜,運動時間控制在1小時之內即可。

運動的方式選擇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游泳、騎車、瑜伽、太極等,長期堅持下去,對肝臟大有裨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健康萬方 的精彩文章:

夏天養肝,重在降脂減脂,一旦脂肪肝不重視,肝癌悄悄找上門來!
想知道你離痛風有多遠,看看你有沒有這4個習慣,要是有就小心了

TAG:愛健康萬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