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茶之骨,如玉!

茶之骨,如玉!

活到四十歲,跨入中年的門檻,開始喝茶了,不管是心理需求還是附雅的媚俗,抑或人到中年得有點貼身嗜好,總之啟動了茶生活模式。

少時喝茶,純為解渴之急,打比方就像抽耍煙的人,有時抽有時不抽,他抽煙可能是因周遭的環境,一旦離開就忘記了。如果說喝茶是為解渴,那抽耍煙就是為解一時之悶。不抽,也沒有七上八下撓心撓肺的感覺。

追溯喝茶的源頭,有家父嗜茶的環境,對於我來說茶當時就是解渴的一杯水,且釅茶居多,並不具水之清冽,回回「苦」不堪言,真想不懂父親「自討苦吃」的悠然自得是怎麼回事,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懂,偶爾的疑慮念頭早被貪玩擄走了。

現在看來那就是「擅飲者得茶之真趣,不善飲者得茶之味」,父親當是擅飲者趣味兼得吧。我則一年喝不了幾次,茶更苦了。

工作之後,單位的領導喜歡喝茶,如刻權貴的象徵,使我自覺與茶隔著十萬八千里的山嶺,另覺得喝茶與歲數有扯不開的關係,故拓河為界,寄於年長豐翼。領導來客時,因相鄰辦公室,有時填缺泡茶待客。

第一次,拿起茶盒,伸手一捏,惹得領導哇哇叫:你們的手一天到晚擦得香乎乎的,把我的茶葉給熏壞了!真是羞顏難藏,這才知道喝茶不是單純的用手一捏熱水一泡,就完事的事,絕不像沖咖啡。

故此打探度娘怎麼看,得知:古人說茶性潔不可污,如玉之精神。蘇軾也寫茶「骨清肉膩和且正」,有君子性,君子如玉。素常「司空見慣」的茶居然有著這樣嬌貴、高潔的氣度,如荷花之清漣,只世人如何不贊茶呢?知之甚少如我者?茶的深沉、素潔、典雅早已自在人間,要不古人怎麼會有「誰解助茶香」呢

記得有位「附庸風雅」的同事也比較喜歡喝茶,問他喝什麼茶?他說「大紅袍」!我覺得好奇怪,這麼喜慶的衣服,怎麼會是茶呢?至於紅茶、綠茶的歸屬更是不明就裡。

茶在開門七件事中佔有一席,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歷來算待客之尊,古人詩載不勝枚舉,「揀茶為款同心友」,「寒夜客來茶當酒」,蘇軾在《望江南》中「且將新火試新茶」,周作人「請到寒舍喝苦茶(苦丁茶)」。茶是生活里相知的音符,更是安詳的心態:靜而能後安,安而能後慮,慮而能後得。

《東溪試茶錄》:茶之名者有七,一曰白葉茶,茶葉如紙,民間以為茶瑞。我們居住在北方,沒有那麼多的品種,也沒有白茶一說,鄉下的一味粗茶,已是獨具風雅了。

近些年,天南地北的茶陸續闖入超市的貨架一展風情,紅茶綠茶黑茶白茶青茶黃茶花茶多了去,想喝啥就買啥,回家烹火煮茶,如引一股清泉填滿空虛的肺腑,在車水馬龍的現世找到安穩的詩意。興緻高時,可以一款款的品著,盡享坐擁天下之美意。

世界上的茶,我覺得應該都是中國茶文化分解出去的質因數吧。古代茶文化從唐朝興起,可謂歷史久遠,以茶飲論道莫過於蘇軾在《浣溪沙》中所言,是茶禪一味的最好註解: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茶之心,性高潔,喜茶人的性情大抵若此。人到中年,心性安穩,不追求浮世喧嘩,茶味即是清歡。

文章來源:茶社會(banxiachawang)

圖片來源:網路

排版編輯:茶道網

以上圖文,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茶道網 的精彩文章:

一茶防一病,會喝茶的人無病一身輕!
這些情況下不能喝茶?

TAG:茶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