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中國遊客瑞典事件」的啟發:如何才能優雅地和外國人相處?

「中國遊客瑞典事件」的啟發:如何才能優雅地和外國人相處?


文|Jane

From 西洋參考

微信號:iwestworld



瑞典警方旅店驅離中國遊客一案,隨著瑞典首席檢察官埃里森周一宣布不予追究算是告一段落。




檢察官認為警方沒有過失過錯,只是在執行一項普通任務。但是,這一事件在國內引起的回聲久久難以平息,網民的意見兩種對立的觀點,一部分傾向於瑞典警方暴力執法說,一派則指責中國遊客到海外撒潑,想要按鬧分配,有損國家形象。





三名中國遊客受到瑞典警方「虐待」一案近日不斷發酵




出國在外,不同國家有不同的社會觀念、風俗習慣,沒有什麼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套路,一意用國內的方法處理國外遇到的問題,碰壁在所難免。一趟旅行都能生出如此波折,那麼移民海外的人是如何融入當地生活的呢?




有位剛去美國的朋友發了個朋友圈,說興沖沖地去車管所考駕照理論考試,但是等了三個多小時還是沒有輪到,一問工作人員,原來現在大家都是網上預約的,這樣直接衝過去考的人只能等空檔時間,到底什麼時候有那也不知道,最後只好拿了一張預約表灰溜溜回去了。




我一看就笑了,因為同樣的問題我剛去澳洲的時候也經歷過,而且經歷過很多次,於是幸災樂禍給她留言說:



「你這明顯沒有融入主流社會啊。」





只有像趙小蘭那樣,才能算是真正融入了美國社會?




「融入主流社會」這句話在出國和移民人群中出現頻率非常高,網上搜索一下,會有大量的相關文章,有些說一代移民很難融入主流社會,有些說「融入主流社會」完全是偽命題,因為很多移民國家都是多元文化的社會,還有些說移民根本不需要刻意融入主流社會,華人社區也可以過得很好。




那到底什麼是主流社會呢?作為一名新移民,最開始我也非常的關心這個問題,但是看來看去好像都沒有明確的解釋。百度百科上說,

「主流社會」是一個國家總體,絕大多數所奉行的社會。

維基百科的詞條里只有「主流」,認為「主流」是一種廣泛被散布的思想,了解與支持這種想法的群眾,人數上占多數,被稱為主流派,對應的是次文化與反文化。看來這裡的「主流」主要是指文化層面。





在某節目中,一留美高中生用自己的親身經歷,來告訴大家如何更好融入美國社會




現在在澳洲生活了三年了,我對「融入主流社會」有了一些自己的體會。不光是移民,哪怕是出國旅遊,是不是「融入主流社會」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然就很可能像最近三位去瑞典旅遊的中國遊客一樣,因為住宿問題的糾紛,最後鬧到凌晨流落街頭,甚至驚動了外交部。




首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了解你生活的這個國家的法律法規。這裡的法律法規當然不光是指那些嚴重的顯而易見的犯罪行為,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一些關乎日常生活的內容。比如怎麼報稅,院子里的樹能不能砍,孩子能不能打,半夜能不能製造噪音,怎麼對待寵物,怎麼處理日常糾紛,如果對這些法律一無所知,還按照在國內的習慣處理問題,可能一不小心就違法了,有時候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前幾天新聞就報道了悉尼一位華人,因為鄰居家有棵樹的落葉總是掉在他家泳池裡,然後他就找了個沒有執照的工人,把鄰居家的樹給砍了,最後被判賠償四萬多澳元,還要補種一棵相同的成熟的樹在原位置。




那三位去瑞典的遊客,為什麼他們會這麼大膽的在旅店裡大吵大鬧呢?可能因為他們不了解有些國家對私產和個人權益的法律保護是很嚴格的,像這種賴著不走的行為,會被認為嚴重侵犯了酒店的私產,如果對服務人員態度惡劣,還會被認為損害到個人權益。然後,了解辦事的流程和規則也很重要,這可以讓你的生活少碰很多壁。





中國遊客稱在瑞典受到粗暴對待




比如國內外不同的醫療流程就是個很典型的例子,相信很多新移民都困惑過,我剛去澳洲的時候也碰過壁,著名的李冰冰小姐都在這個流程上吃過虧,回國後寫了一篇文章說澳洲的醫療水平和國內完全沒法比。




有一次孩子半夜拉肚子,我按照國內的就醫方式趕緊抱上就去了急診,但是到了以後,護士來問了問癥狀,給了孩子一杯水,就把我們扔那兒不理了,一直等了三個多小時,我和孩子都累到不行,眼看著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人來過問,只好灰溜溜的回家去了。







後來有經驗的朋友說這種拉肚子去急診根本是浪費時間,因為急診護士不是按照時間而是按照病情等級安排就診順序的,心血管燒傷燙傷或者高燒到40度以上這種可能危及生命的病情,分分鐘插到拉肚子前面去了,在澳洲,看病首先要約GP,碰到半夜上吐下瀉又實在擔心這種情況,應該打一個13sick的電話,就會有醫生上門緊急處理,但是你自己跑去急診,那一般就是像我這樣被晾半天也得不到幫助。




你看,有時候並不是事情難辦,而是你不了解辦事的規則。

在規則越透明的地方,大家對規則越尊重,都會儘力維護規則不被隨意打破,所以一旦了解以後,遇到事情解決起來就非常順利。但是在中國,很多人習慣了規則就是用來打破的,覺得多說幾句好話或者給一點錢或者撒個謊或者身份特殊,因此按規則辦事反而不方便不順利,甚至是無能的表現。





2009年,黃西登上美國深夜節目收視率冠軍的《大衛·萊特曼秀》,以中式英語講美式笑話,一舉成名




所以那三位遊客,才會這麼大膽的要求酒店吧,要打破入住時間的規則,不能留在大堂過夜的規則,來照顧他們的需求,這種處理方式,在重視規則的地方鬧到最後流落街頭也就不奇怪了。




了解社會的各種文化和價值觀,才可以極大的幫助你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在瑞典三位遊客身上,我覺得至少有三種不同思維方式或價值觀的矛盾,第一是解決問題靠吵鬧和靠規則的矛盾,第二是想佔便宜裝弱勢群體和只幫助真正有困難群體的矛盾,第三是把自己的問題轉嫁到他人身上以此保護自己的利益和成人需要為自己負責的矛盾。





美劇《破產姐妹》中的Han老闆是一名美籍華裔演員




所以,當你生活在一個社會,沒有對等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可能會顯得格格不入甚至產生矛盾

,比如澳洲是一個志願者文化特彆強的社會,也是國際上最大的志願者輸出國之一,這個剛剛突破2500萬人口的國家,居然有超過600萬的人口在長期從事志願者活動。





當你了解了這個文化後,你就不會奇怪孩子學校里三不五時的要組織捐款活動了,什麼跑步捐款,賣糖果捐款,給老兵捐款,給貧窮的孩子捐款,雖然只是一兩個硬幣或者幾本舊書,但是孩子從小就沉浸在了這樣的文化中。這時候,如果學校需要家長做志願者的時候你從來不參加,或者也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的志願者組織,可能對你來說,就少了「融入主流社會」的感覺。







所以,我覺得「融入主流社會」並不是你交了多少當地的朋友,或者找了當地企業的工作,甚至也不是語言問題,而是你對你生活的這個國家和社會中,法律和文化和價值觀這些精神層面的事物,了解多少並且認可多少的問題。



本文系授權發布,By Jane,From 西洋參考,微信號:iwestworld,移不移民跟錢沒關係,主要看決心。「移民教主」賈葭老師帶你看海外,美國加拿大澳洲大學高中留學必看。歡迎關注我們公眾號:西洋參考(iwestworld)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INSIGHT視界 誠意推薦




本期推薦閱讀:





創辦了瘋狂英語的李陽,憑藉他瘋狂的氣質招攬了眾多信徒。7年前陷入家暴風波,李陽在離婚案中慘敗。但他的事業是否因此受損?今天的李陽還繼續瘋狂著嗎?微信公號後台回復關鍵詞【

李陽

】,獲取

《那個把美國妻子打得遍體鱗傷的英語教父李陽,如今怎麼樣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SIGHT視界 的精彩文章:

我花上百萬移民國外,本想收穫最頂尖的教育,結果卻....
噩耗!中國留學生在德國遇害,被越南學生殘忍分屍後拋下河

TAG:INSIGHT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