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一堂作文課

專註中小學生閱讀和作文指導;關注回復「領取」千元資料免費領

關注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如果一個國家,教育只是致力於灌輸知識,而不注重培養能力,特別是好奇心、想像力和批判性思維,那麼,這個國家可以在經濟發展的追趕階段表現出色,但很難獲得引領世界的地位。

100多年來,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

從鴉片戰爭到1917年新文化運動,中間有將近80年,跟英國打我們失敗了,跟八國聯軍打我們失敗了,跟英法聯軍打我們失敗了,跟東洋日本甲午海戰我們又失敗了,而且敗得特別慘。

我們打不過西洋,也打不過東洋,民族自信心確實是嚴重受挫。

這時候很多人在反思。是我們沒有堅船利炮嗎?並不是。

甲午海戰,當時中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海軍,卻全軍覆沒……那可能是文化的問題,於是我們逐漸從技術上的反思轉為文化上的反思。

我們認為我們在文化上完全失敗了,這樣的反思到了教育上就變成什麼呢?開始全盤接受西方教育模式。

我們的課程裡面有了物理、數學、化學、美術、體育......。這些肯定是好的,我們也的確完成了教育的現代化。

但是,在教育西化的過程里我們幹了一件壞事,什麼呢?有了特別古怪的一門課,就是「語文」。全世界都沒有這門課,只有中國有。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前年,我們在上海圖書館搞一次海峽兩岸三地的語文教育論壇。召開前十天,我的一個朋友從加拿大回來了,他原是中國某大學教授,後來移民加拿大。

我說,你來給我們講講加拿大的語文教育吧。他在電話里馬上就抗議「加拿大沒有語文教育」,加拿大只有閱讀課,就是一本一本讀書:

小學一年級一進教室,先給你發一本書,薄一點、內容簡單一點,這本讀完了再給你下一本;每個孩子的進度不同,過段時間給你做一個閱讀水平的測試,你的水平可以達到哪一層,然後就提升,它有分級閱讀的概念,但是你必須把這本書讀完。

為什麼說現代語文教育有問題呢?

我經常去中小學學校做演講,我就問校長和老師一個問題,我們把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送到學校,到高三畢業,12年的時間,語文課花掉的時間是最多的,但是請問你們讓他們讀過一本完整的書嗎?

12年沒有讀過一本完整的書!

因為所有語文教材都不是書,頂多叫「雜誌」,每本教材里選幾十篇課文,這幾十篇課文還不能形成一個系統,都是古里古怪的文章、古里古怪的知識大拼盤。

花了那麼多課時,但是沒讀書,這是大問題。

古人精神世界的「三堂」,僅餘一堂

再回到大學。西方大學的教育是通識教育,他們的通識教育跟中國的通識教育差別太大了。

我們的通識教育就講一講概論,中國文化概論這一類的東西。概論是什麼?

完全沒有感性體驗,全是一些抽象、空洞的東西,然後就變成一個知識在頭腦里記一記,它根本不能影響人的思維,也不能影響人的行為,不能影響人的氣質,它就是一個跟自己完全不相干的知識,反正我記住了我考試,考完了扔掉。

那麼西方呢,它在大學裡面最嚴格的就是通識教育,通識教育是內容上必須讀原著,比如讀柏拉圖的《理想國》。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讀這樣的原著,一本一本往下讀,而且考試比正常的專業課嚴格得多。

所以美國哈佛大學的校長講了,如果在大學本科教育四年,我們教育出合格的專業技術人才,我們的教育就失敗了。

為什麼?大學階段根本就不是講教育、講職業的階段,你就是接受一種通識教育,從而具備一個基本判斷。

西方的國民教育除了學校教育之外,還有宗教。今天大家坐在這裡聽講座,在西方可能就是在教堂里聽講座,教堂里有信仰、有靈魂。所以我說西方的國民教育是「兩堂」,一個學堂,一個教堂。

中國古人精神世界裡有三堂,西方是兩堂,我們今天就剩下一堂——學堂。學堂里還沒了聖賢。

我們今天的小朋友進入了小學,給他發的是什麼教材?小學一二年級的教材,不是小公雞就是小白兔、小猴子。他哪是進學校呢?他進動物世界去了。

拿知識點考孩子,有什麼問題?

我有次到山西的一所學校去,翻了一下他們的教材,我就問他們,背這個幹什麼——「小白兔跳三跳,小公雞嗚嗚叫,太陽公公給它送了一頂小花帽。」下面要求「背誦並默寫」。

默寫是為了寫字,那麼請問背它幹什麼?再翻一篇課文。「西瓜大,芝麻小。背誦並默寫。」請問背誦幹什麼?一個老師忍不住了,說,讓孩子知道西瓜大、芝麻小。

我說你家孩子西瓜大、芝麻小還要教啊?他們說教科書這麼寫,為了考試也要學。

我一直覺得用知識來對別人進行考試,某種程度上就是耍流氓。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西方的教育,很少會拿知識點來考孩子。

比如,我們考甲午戰爭一定要問甲午戰爭發生在哪一年?這是考知識。西方怎麼考?甲午戰爭有沒有可能避免?這樣以不同的方式,教出來的人是不一樣的。

在小孩子記憶力那麼好的時候,你為什麼不把能夠影響他一生,能夠形成他價值觀的、提升他認知能力的、提升他心智的東西給他呢?

為什麼我們今天的教育教出了那麼多「巨嬰」?

好多看起來又高又大,三十幾歲了,一講話傻小子一樣,為什麼呢?就是我們的教育嚴重地阻礙了他的心智發育。

當然,國家義務教育發下的教材也不是說不能教,但是好老師教「小公雞跳三跳」,5分鐘夠了。小學生們一節課40分鐘,剩下35分鐘干別的。

作為學生,如果老師要教,沒辦法,你千萬不要對抗老師,課下拿出時間來讀一些有難度的書。

人生就像走台階,你要想每一步都走得很輕鬆,只能往下走,你要想往上走,那就必須每一步都要付出努力。

今天的學校教育,最像「大學」的是幼兒園

一個美國人絕對不會問我們為什麼要讀《聖經》,因為他們知道,人生不僅有考試,人生更重要的是讓自己的靈魂有一個寄託,讓自己變崇高、變完美。

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教育到底是幹什麼的?教育需要給我們提供什麼?人類為什麼需要教育?教育給人類提供了什麼?

教育不是工具,教育不是僅僅教給你一些專業技能,然後讓你找份工作;人類最初的教育,不是把人教育成一個專業的工具,而是把人教育成人。

蘇格拉底、孔子、耶穌、釋迦牟尼的教育是頭腦的教育,專業的教育是手的教育。在今天,這兩者都需要。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但人們往往重視手的教育,而忽視頭腦教育。而後者恰恰是教育最本質的功能,是文化的傳承,是讓人有文化、文明化,讓人成其為人。

古人的知識並沒有我們今天這麼多,但恰恰是那些知識不很完備的時代,出現了一批偉大、完美的人格。

所以,讀經典根本沒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直接的目的,而是我們心靈的需求。

但你要說讀經典對考試一點用處沒有嗎?當然有用處了,甚至大有用處。

一個心智達到充分發育的人,一個認知能力得到充分提升的人,他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都會超乎同齡人。

教育是為了未來的快樂,不是為了今天的快樂。

當然,你克服了困難,學習到了新東西,能力提升了,這也是一種快樂。必須從不快樂開始,然後實現的快樂才是真快樂、長久的快樂。

中國今天的學校教育,最像「大學」的,可能是幼兒園。因為小學、初高中教你知識,大學教你專業,跟你一個人內在的成長沒關係。

而幼兒園老師會告訴你,小朋友要做一個好孩子,將來做一個好人,讓我用一個好人的面貌去建構好的人生的時候,這樣的教育就叫「大學」。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好書推薦

百家講壇鮑鵬山:我們的教育犯了一個特大錯誤,原來國外沒有語文課

圖書詳情及購買方式,請點擊閱讀原文

-END-

"閱讀原文"

,獲取更多學習資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