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三國本是無義戰,為何唯有呂布背負不義之名?

三國本是無義戰,為何唯有呂布背負不義之名?

漢末三國乃是大亂之世,各方勢力為生存而互相角逐,其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故而,很難用「正義」去評斷孰正孰非?但後人提起漢末三國時期的「不義」之人,還是會首先想起呂布。曾有古人,就對此憤憤不平,而作詩一首:遙想溫侯當年事,人如狴貅馬如龍。虎牢當關萬夫勇,轅門射戟百步弓。天降猛虎逐亂世,豈甘人下效愚忠。三國本是無義戰,何故禮義縛英雄?

其實,單純站在「忠義」的角度上來看。漢末三國時期的其他諸侯,也並不比呂布高尚到哪裡去?十幾路諸侯聯合討董,又有幾人是為了匡扶漢室而真心出力?還不是都各懷私心,各謀私利?曹操破呂布之後,曾責問陳宮,為何背叛自己而投呂布?陳宮答道:「汝心術不正,吾故棄汝!....布雖無謀,不似你詭詐奸險。」

而劉備依附過的諸侯卻更多,並且都不是真心去臣服。而在南陽隆中時,諸葛亮為其謀划了奪取荊州、益州之地以為基業的國策。劉備雖言:"但恨荊州劉表、益州劉璋,此二人皆漢室宗親,備安忍奪之?"但卻顯然言不由衷,並完全按照諸葛亮謀劃的國策走,最終謀奪了同時漢室宗親的劉表、劉璋之地。論無信義,劉備絕不在呂布之下,而呂布在臨死前就曾大罵劉備道:大耳賊,最是無信!

但為何唯獨呂布最負不義之名呢?這主要還是因為呂布殺害董卓與其與「父子之名」(歷史並無明確記載丁原為呂布義父)有關,而這已經不是尋常的背叛。而對於殺害董卓,呂布也曾有過猶豫,史載:時允(司徒王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董卓),是以告布(呂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儘管董卓乃是無惡不作之人,其死有餘辜。但在以「孝治天下」的時代,弒父如同弒君,乃屬最大的惡行,最是洗涮不清的污點。

而在以我國文化為其母國的日本,呂布的道德污點卻被淡化,呂布受日本人的喜愛度卻很高。對比日本戰國時期,呂布很像開創了日本戰國時代「下克上」先河的齋藤道三(織田信長的岳丈)。齋藤道三以賣油商人的身份而在美濃國悄然發跡,其通過一系列軟硬兼施的方法及血腥的手段,兩次放逐自己的主君土岐賴藝,並毒殺了原主君的親弟弟土岐賴滿,而奪取了美濃一國。因此,齋藤道三被人稱之為「蝮蛇」,然而,齋藤道三的事迹卻為人津津樂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聞知社 的精彩文章:

做過9年俘虜的晉國國相,堪稱游擊戰之鼻祖
論二龍山3位頭領綜合戰力,楊志、武松與魯智深誰優誰劣?

TAG:歷史聞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