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木空盤酒道33:中國人喝酒究竟為何酒量越來越小

木空盤酒道33:中國人喝酒究竟為何酒量越來越小

原標題:木空盤酒道33:中國人喝酒究竟為何酒量越來越小


8,古今及當下喝酒大排行


本節是各地酒風小展示的後續,題目含著兩個排行:一是從古到今各朝代酒量粗排行,二是當下各地酒量網路排行榜。無論哪個排行,裡邊都含有幾層信息量,聽俺娓娓道來。

第一個排行挺簡單。人們老說,前人酒量大於後人,古代酒量大於現代。其根據無非「李白斗酒詩百篇」,或者武松狂飲十八碗醉打老虎,而現代人喝酒頂多用杯子。


這種議論沒錯,其實事情遠沒這麼簡單。以我的考證,酒量依朝代的前行在減少。漢朝魏晉喝酒能用「石」為單位,唐代以「斗」為單位,宋代以後用「升」為單位,白酒以瓶為單位只是新中國成立以後的事了。



以現在的標準單位換算,「石」要大於「瓶」一百多倍。莫非,古人酒量真的如此神奇?

非也,非也,首先是計量標準不一。依據《簡明中醫詞典》的推算,漢代一升容量,相當於現在的0.24,唐代一升相當於0.59,宋代為0.66。武松的碗不好計量,李白的「斗」酒以此計算,不過相當於現在的6,約等於10瓶啤酒的量。


宋人趙崇陶《續雞肋》里記載,漢朝的盧植能喝一石,魏晉劉伶一石五斗的酒量。我微微換算成啤酒,相當於40瓶和60瓶。


為啥用啤酒換算?因為古時的酒屬於米酒,度數很低。漢代的酒在4度左右,唐代酒度最多6度,與當今啤酒的度數不分上下。如此公開透明的爆料,古人所謂的「牛飲」「豪飲」,並沒多少大驚小怪的,甚至都不敢恭維。我想,當代能喝幾十瓶啤酒的人,可以組成N個團穿越到漢朝唐朝,分別會會劉伶、李白,誰贏誰敗沒準的事。


破解古今排行就這麼籠統,重點解決今人的模糊認識。實際上誰能喝誰不能喝,沒啥意義,姑且掌握點小知識。


接著鼓搗當下各地酒量網路排行榜。

和戲說各省酒風不同,排行榜需出自正規渠道,讓數據說話,至少具備些公信度。還好,我微機收藏夾里,存放著一份比較權威的資料。


2015年下半年,中國酒業網公布網路調查報告。據對28.5萬網友問卷調查,一是在選酒型上,74%選擇白酒,選擇啤酒和紅酒的分別是21.5%8.8%。二是日均飲酒量前十名排行榜是:山東、河北、江蘇、河南、北京、遼寧、安徽、山西、吉林、湖北,其中山東日均飲酒所含酒精83.1毫升,相當於3.845度的白酒,或四瓶500毫升啤酒。關於排行榜還有更詳盡的數據支持,限於篇幅不再羅列。



不難看出三點:第一,白酒仍是國人的首選酒,這與本書側重白酒文化相吻合。第二,排行榜用數據說話,就應當尊重既成事實。第三,讀榜總覺似乎少了些什麼,中國最北沿的內蒙古、黑龍江氣候寒冷,酒風彪悍,應為喝酒大省,卻不見榜影,莫非在捉迷藏?


別急,別學我著急。中國酒業網早有考慮,並設專項調查問卷,同時公布了「網友心目中酒量最高的省市排行」,前十名是:山東、內蒙古、黑龍江、河南、遼寧、新疆、吉林、河北、四川、安徽。上一個排行榜是定量產物,但囿於網友滑鼠的不確定性,似乎摻水了。這個排行榜屬於定性的結論,由於加進內蒙古、黑龍江、新疆,應當比定量的更為現實。


那麼為啥山東穩居兩榜首位?依我推測,不外乎兩點。第一點,網友中山東人佔比高,當然要偏向所在省份成名。第二點,也是更為關鍵的因素,山東是中國酒禮儀的發源地,山東人喝酒熱情、大方、規矩,很是追捧酒文化。山東居首說明,酒文化的魅力跨省跨界跨人群,山東居首就是「酒量+文化」的完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木空不空 的精彩文章:

《木空酒道18》:酒的發明當指酒麴釀出糧食酒

TAG:木空不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