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日媒:「晉三」的安倍面臨維持凝聚力的考驗和磨練

日媒:「晉三」的安倍面臨維持凝聚力的考驗和磨練

【環球網報道 記者 王歡】在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中,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確定連續3次當選。任期將延長3年至2021年9月,但經濟和外交等需要解決的難題堆積如山。《日本經濟新聞》9月21日報道稱,要實現安倍一直以來的修憲願望,政權不可缺少凝聚力。但在總裁選舉中,黨員和黨友的地方票得票率僅為55%,令人心裡沒底。剛剛實現連任3屆的安倍在9月20日的記者會上針對修憲等議題表示,「實現並不容易。這是充滿荊棘的道路」。

日本自民黨的黨章規定,總裁任期為最多連任3屆,只要不修改黨章,安倍就將在2021年9月卸任總裁。任期結束已成定局之際的政權將面臨與「跛腳鴨」的戰鬥。黨內的關注焦點也將轉向誰能奪得「後安倍時代」的首相寶座。

2019年春季面臨統一地方選舉,夏季舉行參議院選舉。如何度過這些難關將左右政權運營。在黨內,越來越多的聲音開始尋求廣受輿論支持的「候選人」。石破的地方票超出預期,反映出選民對長期政權的「厭倦」。「安倍流」的執政風格有時看起來有些強硬,如果得不到修正,針對安倍的不滿有可能突然爆發。

在《日本經濟新聞》看來,安倍為了維持政權的凝聚力,首先將倡導修憲。在總裁選舉中他也呼籲在臨時國會上提出自民黨修憲案。在參院選舉之前希望得到保守階層的支持,但實現面臨的阻礙很高。

在總裁選舉中表現出色的石破認為,圍繞修改憲法第9條的黨內討論太過草率。在黨內有可能出現贊同言論。安倍在記者會上進行了牽制,「既然總裁選舉的結果已經出爐,就必須團結一致向前走」。

關於在日本國會發起修憲動議,安倍想要獲得包括在野黨在內的廣泛贊同,但在野黨面臨參議院選舉,很難想像在野黨會輕易同意朝野各黨磋商。修憲最終需要在全民公投中獲得過半數贊成。在總裁選舉中,石破的地方票數吸引了對安倍的批評票,即使走到全民公投這一步,目前也難以判斷其後的走向。

安倍在將日本自民黨修憲案提交國會之際曾表示,「希望與友黨公明黨展開協調」,但公明黨對於在參議院選舉之前發起修憲動議持慎重態度。不過,如果推遲到參議院選舉之後,根據選舉結果,修憲勢力在參議院的議席數有可能低於在國會發起動議所需的3分之2。如果失掉保證動議實現的議席數,黨內凝聚力也將喪失。

此前一直提振政權的「安倍經濟學」也無法擺脫對貨幣寬鬆和財政刺激的依賴。在經濟調控方面,具體如何描繪擺脫通貨緊縮的道路將是焦點。如果安倍無法在剩餘的3年任期中擺脫通貨緊縮,有可能被打上「安倍經濟學已經失敗」的烙印。

「森友學園」和「加計學園」等問題爆發之後,內閣支持率儘管有所下降但沒有觸底,強勁的經濟和股價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數年來,日本經濟復甦還獲得強勁的美國經濟等支撐。由於美國發起貿易戰的影響,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正在加強,或將無法期待出現比目前更強的利好。

在外交方面,在參院選舉之前舉行的大阪二十國集團(G20)峰會是彰顯安倍外交能力的絕佳機會。

報道稱,俄羅斯總統普京很快向安倍發出了三屆當選的賀信。儘管與普京雖然保持了良好關係,但南千島群島(日稱:北方四島)問題的主導權仍由俄羅斯掌握。只要美國總統特朗普堅持貿易保護主義,美日之間的貿易問題就將持續發酵。朝鮮局勢以美朝間的博弈為中心,處於僵持狀態的日朝關係看不到改善的跡象。

為了保持凝聚力,安倍一直向黨內外暗示解散眾院的可能性,但作為傳家寶刀的「解散牌」在2017年秋季剛剛使用過。「為了以良好印象結束長期政權,今後將是關鍵時期」,安倍對周圍人士這樣表示。在日本輿論看來,安倍希望在「後安倍時代」保持影響力,卸任後繼續在黨內保持存在感。2019年夏季的參議院選舉的走向將左右安倍政府的命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與北約裂痕已大到很難修復?美媒:北約分裂正中普京下懷
社評:台灣漲的不是軍費,而是畸形宣傳費

TAG:環球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