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 詩詞 | 權德輿所作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

| 詩詞 | 權德輿所作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

原標題:| 詩詞 | 權德輿所作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



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

唐代:權德輿


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


涼風遙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


譯文

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瑤台寺還在昭陵旁邊。


今天晚上正值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著這座用公主的湯沐所得造的寺廟。


注釋


嬴女:指傳說中的秦穆公女弄玉。


鼎湖:地名。古代傳說黃帝在鼎湖乘龍升天。

權德輿,唐代文學家。字載之。天水略陽(今甘肅秦安)人。後徙潤州丹徒(今江蘇鎮江)。德宗時,召為太常博士,改左補闕,遷起居舍人、知制誥,進中書舍人。憲宗時,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徙刑部尚書,復以檢校吏部尚書出為山南西道節度使。卒謚文,後人稱為權文公。


中唐宰相權德輿有詩《八月十五日夜瑤台寺對月絕句》:「嬴女乘鸞已上天,仁祠空在鼎湖邊。涼風遙夜清秋半,一望金波照粉田。」據宋·宋敏求《長安志圖》所繪的唐太宗昭陵圖,在陵域範圍之內,有「瑤台寺」、「廣濟寺」、「澄心寺」、「百城寺」、「舍衛寺」、「昇平寺」、「證聖寺」、「寶國寺」等。又據《金石萃編》記載:「瑤台寺,則《昭陵圖》有之,在昭陵之西、澄心寺之南也。」據今考古,瑤台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處。此詩當是權德輿於昭陵所寫。查其詩中之意,則與某位公主有關。


「嬴女乘鸞已上天」。「贏女」,指秦穆公之女弄玉。蕭史教弄玉吹簫引鳳,後來二人乘鳳烏而去。此句以弄玉成仙比喻公主去世。


「仁祠空在鼎湖邊」。「仁祠」,明·楊慎《藝林伐山·仙陀》:「佛寺曰仙陀,又曰仁祠。」在此當指瑤台寺。「鼎湖」,本為古代傳說黃帝乘龍升天處,後借指帝王。如清·吳偉業《圓圓曲》「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此句指公主死後,空留下瑤台寺在唐太宗的昭陵旁邊。


「涼風遙夜清秋半」。此句扣題,點明寫詩之時是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月夜。

「一望金波照粉田」。「金波」,月光。「粉田」,脂粉田,即公主的湯沐邑。此句再次點明季節,及瑤台寺與公主的關係。


全詩大意:公主不幸去世了,只留下瑤台寺還在昭陵旁邊。今天晚上正值涼風習習的八月十五日清秋月夜,明亮的月光照著這座用公主的湯沐所得造的寺廟


那麼,此詩中提到的公主是誰呢?


此詩既然寫於昭陵,則公主當是唐太宗的姐妹或者女兒。查《新唐書·公主傳》,唐太宗的姐妹與女兒中,葬地與佛寺有關者有二:一、比景公主,始封巴陵……顯慶中追贈,立廟於墓,四時祭以少牢。二、晉陽公主……因詔有司簿主湯沐余貲,營佛祠墓側。又據宋·趙明誠《金石錄·卷三》:「第五百九十三,《唐瑤台寺碑》:許敬宗撰,諸葛思禎正書。貞觀十八年。」則至遲到貞觀十八年,瑤台寺就已經存在,則此廟與比景公主無關。再據《新唐書·公主傳》,「因詔有司簿主湯沐余貲,營佛祠墓側」,與「粉田」之意正合,則晉陽公主的葬地極可能就在瑤台寺附近。

當然,瑤台寺在昭陵西南十八里,算是很外圍了,比起同母姐妹們,離昭陵主峰似乎太遠,不符合晉陽的身份。其實,這是有原因的。當時認為女子未及笄而亡的有戾氣,不能葬在家族墓地,只能葬在佛寺中,用佛法化解戾氣。所以二鳳在昭陵邊修佛寺,並且把小犀牛葬在那裡,其實已經是在打擦邊球,沒辦法再近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典詩詞古典文學 的精彩文章:

跟著古詩詞,看看古代的兒童都有哪些娛樂
名字成詩,中國歷史上最好聽的20個名字

TAG:古典詩詞古典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