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陰陽五行,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陰陽五行,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作者: 李偉希

陰陽五行,到底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一、所謂的科學是有那些衡量標準?

目前公認的科學性的2個標準:

1. 邏輯上存在「可證偽性」

科學研究採用證偽原則而不是證實原則,根源在於從邏輯學來說,推理的2種方式,歸納推理與演繹推理。歸納推理的局限和不足,在於歸納法的結論具有或然性,一個理論即使被印證了成千上萬次,也不證明它就是絕對正確的,它也可能是錯誤的。

舉個例子:即使你在世界上的150個國家看到的烏鴉都是黑的,但如果就此歸納推出結論「天下烏鴉都是黑的」,這個結論也未必是成立的,因為說不定啥時候啥地方就出現一隻白烏鴉,這個結論就被否定了。所以基於以上原因,科學研究不採用歸納證實的方法,而才有演繹證偽的方法。那麼演繹證偽的方法是怎麼推理的呢?

我們要知道,所有的科學理論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都是人類不斷思考,不斷質疑,不斷總結得出的。誕生一個理論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發現老的理論存在無法解釋的現象,於是就開始了新理論的研究。舉例:

比如亞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大球比小球先落地」的理論,隨後,伽利略開始質疑了,他提出來「大小鐵球同時落地」的假說,但他的假說必須要通過證據證明,於是伽利略做了一個比薩斜塔實驗,證明兩個鐵球同時落地。於是亞里士多德的理論被推翻了,而伽利略的假說經過不斷的發展,到了牛頓發展完善成為牛頓力學,但沒過多久,牛頓力學在解釋微觀世界的時候發現又發現不行了,原來的理論又也失靈了,又受到質疑了,怎麼辦?於是愛因斯坦提出來「相對論」的假說,並且通過一系列的實驗證據證明了「相對論」的成立,牛頓的理論又被推翻了。所以,科學就是一個不斷的「理論-質疑-假說-推翻-新理論-新質疑-新假說-新推翻」這樣的一個不斷的循環再循環。

為什麼科學要採用這種循環證偽的方式呢?理由就在於這種方式使用的是演繹推理,演繹推理是所謂的保真性推理,也就是如果假說成立,推理結構形式正確,得出的實驗結果也一定正確。反之,如果實驗結果正確,那麼假說有可能成立,但如果實驗結果錯誤,那麼可以確定假說一定不成立。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科學就靠著理論被假說推翻的模式不斷的向前進步。所以科學的發展本質上不是驗證現有理論,而是不斷的推翻現有理論。這就是科學的所謂「證偽」。

2. 實踐上暫時未被「證偽」

這是科學的第2個標準,實踐上暫時未被「證偽」。已經被「證偽」的理論也就是被推翻了。注意:被推翻不意味著被完全否定。舉例:

亞里士多德的「大球比小球先著地」被推翻了,也是被完全否定了;而牛頓的牛頓力學被推翻,並沒有被完全否定,而是加以應用範圍的限定,牛頓力學從此限定在宏觀力學的範圍之內。

好了,談完以上,我們再來談談什麼是「可證偽性」呢?沒有「可證偽性」,「證偽」也就無從談起。從邏輯上來說,所謂的「可證偽性」:可以給出否定答案的命題就是具備可證偽性。舉例:

」地球是圓的。」這句話具備可證偽性,因為可給出否定的答案。

「地球是方的。」這句話具備可證偽性,因為可給出否定的答案。

「地球可以是任何形狀。」這句話不具備可證偽性,因為給不出否定的答案。

「大球比小球先落地。」這句話具備可證偽性,因為可給出否定的答案。

「人生病都是環境的原因引起的,可能是人體自身環境的原因,也可能是人體以外的環境的原因。」,這句話不具備可證偽性,因為給不出否定的答案。

好了,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類推思考,陰陽、五行是否具備「可證偽性」。那由此就首先必須給出包括明確內涵或者外延的定義:「何為陰?」,「何為陽?」,「何為五行?」。如果給不出一個明確的定義,談證偽都無從談起,談科學也無從談起。

另外:所有神學、宗教、玄學第一條就是:XXX神是不能被否定的!

「可證偽性」是科學區別於神學、宗教、占卜學、迷信的分水嶺。

二、五行說與科學的邏輯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前面我們說了,科學依靠的推理方式主要是演繹,其次是歸納。與科學不一樣,古人提出的陰陽五行理論用的不是演繹推理,也不是歸納推理,而是類比推理,也就是所謂的類推。類比推理的保真性是最不好的,但確實最多人喜歡用的。因為類比最核心的就是要屬性一致才推理成立,而我們可以看到的很多所謂的類比,不是類比,僅僅是比喻。舉例:

1.在宗教的理論中,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很多寓言故事,注意:這就是用類比推理。因為對於神靈這樣一個無法具象的概念,當別人無法接受觀點的時候,用一個寓言故事,馬上就具象了,感染力就增強了,對方也容易接受了。但寓言故事不是邏輯,而是貌似邏輯;

2.古人比如觀天象提出陰陽五行的說法,然後大概的認為人世間的萬物都應該符合這樣一個規律,於是類比推理開始,類推到人的身體,類推到風水,類推到世間萬物,這就是古代樸素學說的最主要的邏輯方式,其中最核心的思想就是自認為的「註定如此」,而不是經過嚴密論證的「必然如此」,

3.人類的思想起源,古希臘有「水火土氣」說,古印度也有「地水火風」說,中國有「金木水火土」說。當「五行」說作為理論,要去施加於待解釋的事物上,。比如大自然一年只有四個季節,這是年年如此循環的,年年不變的規律,怎麼辦?解釋不了了,於是只有強行增加一個季節,名曰「長夏」,這也是古人類推的邏輯:「註定如此」。這樣的理論,普遍性何在?

三、是否不是科學一定是偽科學?

如果不能同時滿足以上2個科學的標準,那就可以確定不是科學。但是否不是科學一定是偽科學?未必!不是科學,可能是哲學、神學、世界觀等等,都是可以的。但如果已經確定不是科學,還非得說是科學,這自然是偽科學。

四、是否無法證明存在就是沒有?

不是,無法證明五行,陰陽的存在,不等於五行陰陽不存在,無法證明就是無法證明,既不是有,也不能是沒有。如果非得說「無法證明就是沒有」,這叫訴諸無知,屬於邏輯謬誤。

五、老祖宗留下來的精華,怎麼能否定?

我們這裡討論的是陰陽五行是不是科學的問題,既沒有說陰陽五行不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也沒有說陰陽五行不是老祖宗的精華。但如果一定要別人接受一個觀點:老祖宗留下來的精華就一定是科學。這說不過去,這是老祖宗來捆綁別人的情感,轉移事實。也叫訴諸同情,屬於邏輯謬誤。

六、都用了幾千年了,你敢說不是科學?

是不是科學,與用了多少年沒有半毛錢關係。用「都用了幾千年了」來證明五行陰陽是科學,這叫訴諸大眾,也叫樂隊花車,屬於邏輯謬誤。

七、相信科學與相信五行陰陽會不會矛盾?

不確定。但可以確定,古往今來,諸多的科學家都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研究神學。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

最後,個人覺得吧:

「陰陽五行」的提法比「科學」的概念應該早很多很多年很多吧,

(1)與其扯陰陽五行是科學,幹嘛不直接開扯科學是陰陽五行?

(2)與其扯陰陽五行不是偽科學,幹嘛不直接開扯科學不是偽陰陽五行?

想牛逼,就直接牛大逼啊,是這麼回事不?

?

直指其中的大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杜月笙兒子:梅蘭芳和孟小冬分手的真實原因
歷經四朝的清代傳奇宮女,活了94歲,死後康熙親自送葬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