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想自費裝監控!父母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想自費裝監控!父母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想自費裝監控!父母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諾媽家有男寶

01

9月,幼兒園開學了。當眾人的目光聚焦孩子如何度過分離焦慮期的時候,突然發現:原來家長比孩子更焦慮!

前些日子,杭州蕭山的一位爸爸在參觀了孩子幼兒園的教室後發現:教室里竟然沒有監控!於是這位爸爸內心很焦慮,想自己花錢裝一個!

結果,這位爸爸的想法在網上炸了鍋,有網友直接扔炸彈過來:


「你咋就不在孩子身上裝一個監控?」

「這麼不放心,把孩子領回家算了!」

更有甚者直接下了預言:

「這樣的孩子未來沒出息!」

作為一個孩子的媽媽,我其實挺理解這位爸爸的心情。他想自掏腰包裝監控,其初衷並非出於對老師的不信任,而是想用攝像頭來監視老師的一舉一動。

一個個懵懂稚嫩的孩子,僅憑3個老師照顧得過來嗎?我想這位爸爸可能是想通過監控設備,在老師精力不濟、照顧不及時的時候,他可以通過視頻監控,查看自家孩子的狀況,萬一有什麼事兒,他能第一時間知道,並通知老師。

「監控」二字背後是深愛,也是無奈。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想自費裝監控!父母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02

幼兒入園的分離焦慮,備受父母和社會關注。但事實上,新生家長的內心同樣被分離焦慮症煎熬著,只因成人的身份標籤而被忽略罷了。

當今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孩子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和重心,家長們對孩子傾注了大量的關注與愛。一方面,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幾乎天天與家長廝守,這種親密無間的親子關係,成為家長的情感寄託,孩子的抽身分離,導致家長情感寄託缺失。另一方面,家長不了解幼兒園及當班老師的情況,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群體生活,導致家長也產生了分離焦慮。

其實這些天,無論在哪個幼兒園門口,你只要稍稍站上幾分鐘觀察,就會發現,很多家長把孩子送到幼兒園門口後,會戀戀不捨地抱一抱孩子,親一親孩子,甚至孩子被老師哄著進了校園後,家長仍然不願離開。

前兩天在某個家長群里,一位媽媽發了一張剛剛拍到的圖片:孩子在前門哭完被老師領進了教室,結果奶奶在後門嚎啕大哭,奶奶的內心更不舍與孩子分別。

這些送孩子的家長身上,明顯地體現出「家長分離焦慮症」的特徵:

焦慮: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家長卻不願離開,總會在孩子視線看不到的隱蔽位置久久觀察,內心焦躁不安。

擔心:擔心孩子無法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擔心孩子得不到老師的悉心照顧。

害怕:害怕孩子在幼兒園發生安全問題,擔心孩子受其他小朋友欺負,害怕孩子被老師冷落虐待。

猶豫:孩子哭鬧不肯上學時,家長就心軟,容易順應孩子的意願。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入園焦慮,正是家長導致或者強化的。所以,要消除孩子的入園分離焦慮,家長首先必須放下自己的焦慮。

孩子上幼兒園家長想自費裝監控!父母的分離焦慮怎麼破?

03

那麼,如何幫助家長克服分離焦慮呢?

「每個人生來就有從心理和生理上抵禦危險以及處理自身焦慮的能力。」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塞爾瑪·弗雷伯格在其《魔法歲月》中指出,孩子會用獨有的方式對他們所遇到的事情做出反應,並加以適應,這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能力。

家長認識到這一點之後,接下去要調整的,就是自己的心態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小建議,或許能幫助新生父母減輕焦慮。


1. 入園前,慎重考察幼兒園

父母之所以會有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在不了解幼兒園教學理念、師資狀況等情況下,就帶著疑慮的心情讓孩子入園。這種不信任感,會讓家長產生焦慮。

慎重選擇幼兒園非常必要。選擇幼兒園,應挑選那些正規、便利、老師具備基本的專業素養、有愛心、教學理念能讓我們認同的幼兒園。選擇好了,決定了,我們就要更多地付諸於信任,而不是處處擔心和猜疑。

家長的信任感,會讓孩子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孩子才願意主動積極地嘗試融入集體環境。孩子每一點一滴的進步,對家長而言,就是最好的安慰。


2. 入園後,與老師友好正面溝通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尹建莉在談到孩子幼兒園問題時曾說:「幼兒園一切設施和條件中,沒有比教師更重要的條件了。家長既不要對老師盲目信任,也不要對老師苛刻和挑剔。」

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陣子特別不喜歡喝豆漿,接連兩天趁老師不注意,偷偷把豆漿給倒掉了。老師沒斥責,但有懲罰,那就是接下去兩天,圓圓不能喝豆漿。

如果我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是瞬間就會激起對這位老師的不滿,由此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尹建莉思考之後,決定先不出面找老師談話。

女兒圓圓在接下去的兩天里,看著其他小朋友都能喝豆漿,而自己卻沒有的時候,開始期待了。懲罰期一過,孩子特別珍惜到手的每一杯豆漿。

尹建莉事後和老師閑聊,才說起這件事,兩人一交流,彼此都非常認同對方的教育理念:孩子不愛喝豆漿,那就不要強迫孩子喝;只有對豆漿產生了好感,孩子才會學會珍惜。家長不動聲色地懲罰孩子「做壞事」,既沒有傷害孩子的自尊,又達到了教育的目的。

家長與老師之間的關係,因為理解,變得更加融洽。

我們應該相信大多數老師都是善良的,都是愛孩子的。老師也是普通人,如果她的言行偶有不當,或者管理孩子的時候出現了一些小問題,家長要抱著友好的心態與老師交流溝通,去解決問題,而不是懷著彆扭的心態去找老師算賬。

家長和老師之間的關係是否融洽,對剛剛入園的孩子影響深遠。孩子喜歡老師,才會愛上幼兒園,家長也才能安心。


3. 積极參加幼兒園的活動

為了消解新生家長的分離焦慮情緒,很多幼兒園都會開展針對性的系列活動,比如組織家訪、家長開放日、親子運動會等等。家長即便工作很忙,也應該盡量多抽出時間參加幼兒園的相關活動,藉此既能真實了解孩子的在園狀態,也能夠加強對幼兒園辦學情況的了解,有助於加強彼此之間的信任感。

蝴蝶需要一次蛻變,才能換來一次驚艷,孩子的成長也一樣。只有經歷一次次的分離,他才會長大成人。作為父母,我們必須學會放下自己的焦慮,放手讓孩子在他自己的小小世界裡,用自己的方式學會長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