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乳鴿的高轉NA閨密,9500轉282CAM能破GK統治嗎?

乳鴿的高轉NA閨密,9500轉282CAM能破GK統治嗎?

兩年前……

第一次留意到這個傢伙也是在賽車場。兩年前,那是一個所有的TrackDay都被GK5「統治」的黑暗時期。如果在大旺賽車場(GIC)的賽道日,一個1600cc A組的計時,八成會是GK5,而且過半時間都在1:40內。當然,1:3x,也是可以挑戰大排量組別的好成績。

當時它的配置是1.5原廠缸體(M15A),時間已經做到1:35左右,可謂是用十五年前的老改裝技術,在跟GK5地球夢並駕齊驅。它的秘密武器?一套台灣Border的密齒比變速波牙(這波牙嘛,GK5的選擇反而更多,所以並無競爭優勢);再有的,就是一套高轉強化方案了。

圖:修車那貨有點臉熟,雖然小吉大神也是路過的,但這車他可給了不少意見。

對比原廠Cam的角度估摸在232度,馬力峰值為6200轉,所以最早它基於M15A本體更換了TOMEI248/248街道HiCam(高角度凸輪軸),並強化氣門彈簧、高壓縮比活塞,轉速已經可以放到8000轉以上,峰值馬力出現在7200轉。

圖:快樂的機艙,本田EK大肥腸馬上引起關注。

圖:進氣歧管可見也改了M16A的金屬製品,至於怎麼跟大肥腸接上去的各位隨便猜。

圖:直接焊接上車架的一體式可調塔頂,這個東西重成本吖!

是的,東名248/248方案,有大名給你叫Street Cam,即使改完調好,也僅僅是跟改裝好GK5並駕齊驅而已,若要超越該怎辦?好就好在,雨燕的NA超高轉競技方案,多如牛毛,只要它肯放棄街車的身份,無上限的改裝就等著各位。

所以,兩年之後……它有了不一樣的軀殼

圖:排氣還是那條鈦金排氣,但是引擎腹內可就大不一樣了。

圖:首先,它果然放棄了街車身份,駕駛艙的輕量化非常到位。

圖:採用全取代ECU的緣故,儀錶片早跟原廠不通用,一隻賽車表解決所有問題。

圖:街車的儀錶更方便調車使用,比賽時候則基本用不上。

圖:空調?當然會有,這套駕駛員風冷系統如何!

圖:防滾架是簡易版的,強化車架的作用並不顯著,保護安全而已。

圖:賽車鋰電池,本身就輕的東西還後移附加點配重。

圖:機艙的外觀其實布局沒變化,只是細節更多了,一堆金色隔熱貼紙,好處大家懂。

圖:對的,電線也要隔熱,畢竟這個位置正對著散熱水箱,熱浪直吹。

圖:動力水平不一樣了,自改高壓油軌以及加大噴嘴。

圖:NA車的排氣隔熱也要做好,不是為了隔散發出去的熱量,而是保溫作用使排氣流速更快。

圖:注意看橙色的進氣冷風導管,進氣溫度低的好處大家自行科普。

一步到位,是性能升級範疇里一個很認可的一個理念。找遍市面上雨燕用的高角度的凸輪軸,英國KELFORD 282/264 HiCam數據比較犀利,那就以它為中心,配套動力方案就好了。但!不能直接裝裝即用,還有ManyMany需要配套的東西,這樣也是「改裝」跟「裝」的區別,和樂趣所在。

圖:所謂HiCam(High Cam),到底有多High?數據顯示,進氣的桃尖高度為10.55mm,排氣為9.75mm,比原廠High了超過一半。

一套競技級別的282HiCam,沒半年八個月是訂不回來的。在苦等零件到位的同時,其實已經有很多周邊加工可以先改起來。譬如,進排氣口太過窄小,這是M15A引擎的瓶頸所在。擴大換掉氣門?這太貴太專業了!乳鴿的樂趣在於,窮玩的方式一樣效果優異,您知道M18A(日規利亞納引擎)么?氣門氣道可比M15A大得多了,而且可以完美直換噢!

圖:凸輪軸彈簧需要自行搭配,所以訂了日本著名鈴木專家MONSTER SPORT的產品。

圖:水道套也是CNC製品,貌似是東莞產的。

圖:K1連桿大家很熟悉啦!那活塞呢?

圖:嗯哼!TFSI?一臉蒙逼了吧!(估計是EA113的活塞,但硬裝上雨燕壓縮比也有12,況且鑄造活塞可能鍛造更輕哦,高轉更有利,機智啊!)

KELFORD算是比較原裝位的HiCam了,聽說還有些其他品牌的282HiCam,凸輪軸太「凸」了,「凸」到需要把盤頭外殼削薄加工,去避開凸輪軸的桃尖,不然卡著外殼轉不動。

圖:盤頭上的氣門和氣道是除了凸輪軸以外,限制高轉潛力的硬體。

圖:但是太高太誇張的高凸輪軸,也可能會刮蹭盤頭外壁,這一點KELFORD還是比較保守的,至少不需要加工盤頭。

然後就是,正時設定跟原廠完全不一樣,必須把氣門重疊角刻意做大,進氣往前推一格皮帶,排氣則通過法蘭盤微調。同時,也由於氣門重疊角太大,VVT什麼的已毫無作用,讓我們默默把VVT的插頭拔掉吧!

圖:調整氣門重疊角的法蘭盤,只能微調排氣一側。

科普:VVT就是可變氣門重疊角裝置,當你的HiCam的氣門重疊角覆蓋了VVT的可變範圍,VVT的意義也就不存在了。

再配以12:1的活塞以及水道套強化等傳統的腹內強化方式,這輛超高轉NA自吸雨燕總算是可以著車。等後期馬力機上電腦調教後,才能把這輛車真正發揮出威力。但可以預估,這輛車的峰值馬力會出現在8500轉左右,並以馬力平台的方式,一直延續到一萬轉後。

圖:按照硬體保守計算,可見這雨燕的最佳加速區間是170公里以內,延續到9500轉,是為了照顧場地實際極速可能會高達190公里。

至於這一萬轉是否真的有必要?畢竟土炮自製,轉速高一分,危險多一分。對應目前的密齒比變速箱再配個大尾牙,通過計算,9500轉就已經剛好能夠用盡期望值內的所有馬力。即使它有10000+轉的軟硬體實力,但可靠至上以及理性搭配,才是正解。別忘記,這雨燕初始的目的,只是期望打破GK5的統治而已啊!

噢,忘了交代一下,這位是車主兼車手阿良,也是KERAX潤滑油在民間的半贊助車手。若問阿良比賽的時候用什麼機油?也是乳鴿同款的KERAX 10W60嗎?不不不,大哥別玩啦,我這是NA車吖,要照顧高轉的!用到0W40就已經剛剛好,再粘稠下去完全沒必要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敵汽車網 的精彩文章:

Supra孿生兄弟 2019款寶馬Z4路試諜照流出
TINOX推賓士C63鈦合金排氣

TAG:無敵汽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