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海上博雅講壇活動預告 | 樊樹志:張居正與萬曆新政

海上博雅講壇活動預告 | 樊樹志:張居正與萬曆新政

原標題:海上博雅講壇活動預告 | 樊樹志:張居正與萬曆新政



海上博雅講壇·第175期

樊樹志:張居正與萬曆新政


活動時間:


2018年9月22日 15:00—17:00


活動地點:

楊浦區圖書館(楊浦區恆仁路128號)


主辦單位:


楊浦區文化局


上海圖書有限公司


承辦單位:

海上博雅講壇


楊浦區圖書館


中華書局


為免向隅,敬請所有預約聽眾於活動正式開始前15分鐘到活動現場簽到入座。


樊樹志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



代表著作有:《晚明大變局》《明代文人的命運》《明史講稿》《張居正與萬曆皇帝》《大明王朝的最後十七年》《國史十六講》《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晚明史(1573-1644年)》《國史概要》《崇禎傳》《萬曆傳》《明清江南市鎮探微》《中國封建土地關係發展史》等。


活動簡介

八十餘高齡的復旦大學樊樹志教授是晚明史研究的奠基人,也是本領域研究的一座高峰。2018年8月,樊樹志先生又和中華書局攜手推出新著「重寫晚明史」系列之《新政與盛世》,把目光聚焦萬曆一朝的「政」和「治」,以歷史細節告訴讀者,萬曆盛世是如何鑄成的。本次活動,特約樊樹志教授蒞臨「海上博雅講壇」,與讀者分享張居正與萬曆新政的歷史故事。


圖書簡介



樊樹志 著


2018年8月版


《重寫晚明史:新政與盛世》聚焦萬曆一朝的歷史,為了清楚交待政事沿革,讓讀者了解歷史背景,故而從嘉靖間內閣更替下筆,分兩條主線分別講述皇帝與閣臣——皇帝一線,從嘉靖、隆慶到萬曆;閣臣則從嚴嵩、徐階、高拱到張居正。在朝政變遷和人事更迭中,通過大量細節展現了性格鮮明的萬曆皇帝和鐵腕首輔張居正,重現了那段君臣聯手打造萬曆盛世的輝煌歷史。


精彩書摘


嘉靖朝力挽狂瀾的鐵腕人物之一——徐階


隆慶二年(1566)七月,徐階一再「乞休」,終於獲得皇帝恩准,得以致仕回鄉。已經出任內閣大學士的張居正寫信向他致謝。這封信在他的文集中標題為《答上師相徐存齋》,向老師吐露心聲:「不肖受知於老師也,天下莫不聞老師以家國之事托之於不肖也;天下亦莫不聞丙寅之事,老師手扶日月,照臨寰宇,沉幾密謀,相與圖議於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既而獲被末光,濫蒙援拔,不肖亦自以為不世之遇,日夜思所以報主恩、酬知己者。後悟人事不齊,世局屢變,使老師經綸匡濟未獲盡紓,不肖感激圖報之心竟成隔閡。故昨都門一別,淚簌簌而不能止,非為別也,嘆始圖之弗就,慨鄙意之未伸也。」


徐階與張居正的關係非同一般,他是張居正在翰林院擔任庶吉士時的指導老師。當時徐階以吏部左侍郎身份兼任翰林院掌院學士,職責之一就是指導庶吉士,是張居正名副其實的業師。這種師生關係在官場至關重要,日後徐階提拔重用張居正都與此有關。看似平靜的朝廷已經隱約可見風雲變幻的跡象,徐階非常需要張居正這樣的得力助手,因此多方提攜,先是把他從翰林院編修提升為右春坊右中允,兼任國子監司業;繼而又把他調入裕王府邸,擔任裕王朱載垕(即後來的穆宗皇帝)的講讀官。這是深謀遠慮的安排,成為皇儲的侍從親信,一旦朱載垕即位,就是從龍功臣。信中所說的「丙寅之事」,就是嘉靖四十五年世宗去世,徐階和張居正起草世宗遺詔以及穆宗即位詔書之事。此事瞞過了內閣同僚,確實如信中所說「老師手扶日月,照臨寰宇,沉幾密謀,相與圖議於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


隆慶六年(1572),徐階七十大壽時,張居正向鄉居已達三年多的「師相」寄去賀信,表達感激之意:「余既為公門人,不自意又從公政府之後,諸所為佐國家者,一惟公是師。」張居正《少師存齋徐相公七十壽序》,《新刻張太岳先生文集》卷七。從庶吉士時代的門生身份,到政府中的助手,張居正一直尊徐階為師。徐階八十大壽時,萬曆新政成就卓著,張居正把這一切都歸之於「師相」的教導:


居正嘗謂,士君子所為尊主庇民,定經制,安社稷,有自以其身致之者,有不必身親為之,而其道自行於天下,其澤自被於蒼生者,竊以為此兩者惟吾師兼焉。當嘉靖季年,墨臣柄國,吾師所為矯枉以正,矯濁而清者,幸及耳目,其概載在國史,志在縉紳,里巷耆長尚能道焉。此以身致治者也。比功成而歸老也,則挈其生平所為經綸蓄積者,盡以屬之居正……萬曆以來,主聖時清,吏治廉勤,民生康阜,紀綱振肅,風俗淳樸,粒陳於庾,貫朽於府,煙火萬里,露積相望……一時海內號稱熙洽,人咸謂居正能,而不知蓋有所受之也。此不必身親為之者也。故此兩者惟吾師兼焉。


這並非張居正的阿諛之詞,徐階確實當得起他的讚譽。申時行稱讚徐階「神襟迥秀,而內持養深堅,執義甚果」。徐階身為諸生時,就與出任華亭知縣的聶豹切磋理學;出任京官以後,又與歐陽德、鄒守益、羅洪先、鄭曉、趙時春、唐順之等學者型官僚,闡明王陽明的良知之學,相磨淬礪。他有深厚的學識,卻不迂腐,從政遊刃有餘。申時行說他「於群書無不綜貫,而惟以資經濟,自本朝典章條格,邊防阨塞,度支盈縮,刑名比詳,遠方謠俗利蠹,耳濡手注,強記精識。長於議論,與人言,刃迎縷解,愈扣而愈響應無窮者。喜誘引後進,當世知名士多出其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的精彩文章:

曹操成敗
三國酒局道出的那些理兒

TAG:中華書局聚珍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