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軍準備對此村實行三光政策,不料看到此塊石碑,竟恭敬磕頭離去

日軍準備對此村實行三光政策,不料看到此塊石碑,竟恭敬磕頭離去

眾所周知秦始皇一生耗費無數心血遍尋長生不老葯丹,思及此,便不由自主想到為秦始皇遊走四方問詢長生不老葯藥引的徐福。徐福最後一次出行前,上書道海中有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山中有仙人。秦始皇遂派徐福攜童男童女數千人,另備三年份之衣履糧食藥用之品及耕具若干,乘蜃樓如海求仙。

徐福依言出海,卻自此一去不復返。關於徐福去向眾說紛紜,有人猜測徐福到了一片「平原廣澤」,深陷其民風淳樸、宜人氣候,便就此停留自立為王;另一說法稱徐福葬身於海水之中。

至今徐福去向說法未得終章,而抗日戰爭有一奇聞,卻與第一種說法有所關聯。

清末,清朝軍隊雖人數眾多,然而依舊招架不住人數雖少,但軍事裝備齊全的日軍。後日軍全面侵華,中國雖進入全民抗戰時期,但更多的是從未訓練過的平民軍隊,遇上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日軍便開始連連敗退。

而頻頻得勝的日軍,作為《日內瓦公約》締約國之一,卻從未遵守其中規定,依舊對當時作為戰敗國的中國進行慘絕人寰的殺燒搶掠,不留半點人性。甚至以「殺光、燒光、搶光」為戰略政策,實在慘無人道。

後日軍逐漸侵入江蘇地界,一路秉持「三光」政策,卻在一個小村周邊完全收斂殺戮氣息,在村口豎立的一塊石碑前停下,整個隊伍齊齊收起兵器,並對著石碑行莊嚴的叩拜之禮,禮畢整肅隊伍撤離該村。而這塊石碑,正是「徐福之墓」!

且說,這徐福出海之後就再無音信,在其出生之地,徐福素有樂善好施之美名,遂有鄉民為其在本村設立了衣冠冢,將村莊改名「徐福村」。

而在日本,有徐福乃是東渡登島第一人之說,為當地帶來生產技術,並帶領本土人民脫離原始漁獵生活,可謂施恩一方。

更有史料記載,徐福出海不久,正是日本植物文明開始之期,遂日本人對徐福有著不同尋常的尊敬之情。這也就是日本軍隊遇「徐福之墓」止步不前之緣由。此外,在日本當地,有著許許多多供奉徐福的祠堂廟宇,重大節日的祭拜禮俗更是從不可缺。

可嘆,徐福生前與人為善,死後千年仍舊為一村之眾積下功德,真乃可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叔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時,日方為何不讓滿清自稱中國在合約上簽字?
近代國土面積縮水最厲害的四個國家,中國上榜但還好是墊底

TAG:文叔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