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珍珠港事變前美國其實沒閑著,一直在玩貓抓老鼠的遊戲

珍珠港事變前美國其實沒閑著,一直在玩貓抓老鼠的遊戲

文/寂寞的紅酒

美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要參戰國之一,在二戰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不過儘管美國參加了二戰,但參戰時間比其他國家晚的多,是大國中最後一個參戰的國家。在此之前,美國一直保持著中立,並利用中立地位大發戰爭財。很多人認為,如果不是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很可能會繼續袖手旁觀。實際上,並非如此,因為美國的野心很大,戰爭爆發後其實美國並沒閑著,一直在玩貓抓老鼠的遊戲,把各國玩弄於股掌之間。

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英國、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家捲入了二戰。作為大洋彼岸的美國,一直在密切關注著歐洲的戰爭局勢。就在9月3日,羅斯福在爐邊談話中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希望調節歐洲戰爭。羅斯福派遣國務卿威爾斯前往歐洲調解,但德國入侵丹麥的行動使得威爾斯的行程被打斷,羅斯福認為戰爭不可避免,德國是非常危險的。因此,在10月-11月,在羅斯福的推動下,美國修改了《永久中立法》,撤銷了軍備禁運條款,允許各國從美國購買武器、石油等戰略物資,但必須自己運回去。說白了,就是商品隨便採購但不包郵。中立法的修改擺明了偏袒英法,因為英法擁有制海權,他們能夠輕鬆的把美國的物資運回去,而德國就不行了,即使買下來也運不回去,所以這項法案很明顯是為英法修改的。就這樣英法源源不斷的從美國獲得物資和援助,而德國只能幹看著。

當然,德國知道美國偏袒英法,但德國一點辦法沒有,因為德國在一戰中見識到了美國的戰爭潛力,一個英法已經讓德國力不從心,加上一個美國,德國根本對付不了,所以德國一直小心翼翼的處理和美國的關係,生怕激怒美國。德國甚至對美國的挑釁也保持了極大的剋制。在「雅典娜」號事件中,德國否認是德國潛艇所為,把責任推到英國人身上。德國甚至不允許納粹報紙發表刺激美國的言論。當然,美國也同樣不願意過早的捲入戰爭衝突中,所以只是暗地裡搞小動作,給德國上眼藥使絆子。美國的意圖是利用英法和德國的戰爭來消耗三國的力量,逐步取代英國的霸主地位,並削弱法國和德國兩個競爭對手。實際上,三國的戰事一直在美國的掌控之中,美國的底線是保住英國。因為德國一旦拿下英國,美國將變得非常不安全,不得不直接面對德國的軍事威脅。所以,在法國戰役中,當英法失敗後,美國很快加大了對英國的援助,向英國提供大筆的貸款和海量的物資,美國甚至將美軍訓練所需要的武器都賣給了英國。這是德國始終無法幹掉英國的一個重要原因。

1941年,由於德國席捲歐洲,佔領了大半個歐洲,打破了歐洲的戰略平衡,所以美國開始直接干預歐洲事務。6月,美國借口貨輪在非交戰區被德國擊沉,凍結了德國、義大利等國家的資產,並命令德國領事館人員離開美國。美國和德國的關係驟然緊張起來,美國加大了對英國的援助,並開始大規模的增加軍事開支,擴充軍事力量,為參戰做準備。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爭爆發,美國很快解除了對蘇聯資產的凍結,並向蘇聯提供援助。美國希望利用蘇聯拖住和消耗德國,利用這段時間進行戰爭動員。同時,為了搶佔戰略優勢,美國出兵幫助英國佔領了冰島,將軍事力量部署到歐洲前沿,為美國的參戰做準備。儘管德國對美國非常不滿,但德國仍然保持著克制,德國不斷和日本靠攏,加強關係,希望利用日本牽制美國。但沒有想到,日本野心比德國人一點不小,腦筋還不轉彎,在美國的制裁下竟然狗急跳牆偷襲了美國珍珠港,給了美國參戰的借口。美國早就摩拳擦掌準備參戰,自然不會放棄這個機會,很快捲入了二戰,成為二戰的最大贏家。

參考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全球通史》、《二戰中的美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近代的衣索比亞為何沒有被殖民?別把人家當衣不蔽體的土著
二戰時,蘇聯為何能擊敗強大的德國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