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當一千六百年的敦煌變年輕 我們就變深沉

當一千六百年的敦煌變年輕 我們就變深沉

撰文/宋石男

休謨嘗言,倘若對歷史無所了解,我們在智能方面將永遠是個孩子。歷史將我們的經驗延伸到全部的古代,拓展到最遙遠的地域。懂得歷史的人從世界肇始就活著,而且每個世紀都在不斷增加他的智慧。

這話富含洞見,也使人疑慮:歷史已經過去,我們如何才能真正了解?

歷史當然不可再造,但歷史也不曾真正消逝。某種意義上,歷史就深藏在遺迹里,附麗在圖像上,表達在文獻中。而將遺迹、圖像、文獻完美三合一的中國歷史文化遺產,則非敦煌莫屬。

敦煌石窟

敦煌壁畫

姜亮夫在《莫高窟年表》自序中寫道:「莫高之藏 ,自儒釋寫經至塐刻畫壁,容觀之盛,古今無匹,而俞脈該備,統紀調達,又非孔壁汲冢之殘缺也」,將敦煌文物上升到「古今無匹」的地位,可謂推崇備至。而陳寅恪甚至說,敦煌學乃世界學術新潮,若不得預者,便是「不入流」。

不過,對不從事學術研究的普通人來說,敦煌是否就與自己無關了呢?當然不是。錢穆說得不錯,任何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以往歷史,皆應有所知曉。而一旦知曉,亦必附隨有一種對其本國以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因此,我們對敦煌文物所負載的歷史與美,應當有所知曉並且含有溫情與敬意,如此方可稱為水準線上的中國人。

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

那麼,敦煌文物所承載的歷史與美,其大旨如何?且讓我們分別從敦煌文書與壁畫考察。

除了儒釋寫卷之外,敦煌文書所記載的歷史,更多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公文、寄進狀、賬簿、田契、教材……甚至放妻書(離婚協議)。西哲嘗言,歷史學家在追述少數留芳百世的人物的同時,還應永遠記住許多未曾留下蹤跡的人。但在我們的史書中,無名之輩的蹤跡罕有被記錄,而敦煌文書恰好提供了意想不到的珍貴史料。

聊舉一例。1900年,敦煌莫高窟出土一批唐代「放妻書」,其中一封流傳甚廣。在這份離婚協議書中,丈夫希望即將分手的妻子更漂亮,早日嫁給新的如意郎君,還希望前妻與自己不要因此互相憎恨,而是「一別兩寬,各生歡喜」。最後還爽快地表示會一次性付清前妻未來三年的生活費,願前妻永遠幸福。這等自由通透的婚戀觀與溫潤如玉的暖男情懷,實在令人嘆服。

再看敦煌壁畫。敦煌藝術映出了一個民族處於青春期的心態,壁畫中的服飾妝容、宴飲遨遊、樂舞踏歌,莫不鮮美而富有生命力,與宋明理學盛行後的僵化形成強烈對比。人處於青春期,自然趨於開放,文明也是如此。敦煌早在漢代就是「華戎所會」、中西交通的都會,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在此奇妙融合。印度、波斯、希臘、犍陀羅的技法與儒家、楚騷、道教、南北朝的傳統匯聚一堂,生髮出前所未有的光芒,其內在精神也別具一格。如高爾泰所言,北魏壁畫從容不迫而又略帶凄涼,凄涼中有一種自信, 不是宿命的恐懼, 也不是無所依歸的彷徨;唐代壁畫嫵媚生動而又端莊從容,不是禁慾的官能壓抑, 也不是無所敬畏的張狂。可是,敦煌藝術這種獨特的內在精神,五代以後便漸漸沒落了,流變成院畫的官方審美與文人畫的孤芳自賞。

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

看到這兒,朋友們是不是迫不及待要打起背包,去往敦煌一覽了呢?不過,並非所有人都有機會去敦煌,而敦煌也沒有能力接待所有人。2017年,敦煌接待遊客逾900萬人次,這個數字已經接近其接待極限。歷史遺產為共同體所有,每個人都有權分享;但遺產保護卻又限制了去往實地觀瞻的人群數量,形成瓶頸。但對敦煌而言,只有不斷釋放自身的文化信息,讓更多人感受到其內蘊的文化和精神價值,才能真正讓古代文物在現代煥發生機,從而使得遺產活化。那麼,瓶頸究竟該如何突破?

一個可能的路徑是:通過技術手段與創意策劃使遺產活化、走向大眾。遺產活化的創意運動,於全球範圍內方興未艾。歐美、日本、中國台灣等地都有諸多嘗試。譬如大英博物館推出「獻給雅典娜的禮物」,將歷史科普與冒險遊戲結合,讓青少年在APP上與帕特農神廟、狄俄尼索斯雕塑等親密互動;又如日本世界遺產姬路城推出AR項目「姬路城大發現」,在移動終端上復原古代戰爭、建築與生活,讓人如臨其境;再如紐約MoMA博物館同樣應用AR技術的「隱藏展覽」,全球參與者線上提交作品,內嵌於虛擬空間,再通過特定APP召喚出來;台北故宮的創意沒那麼高科技,但很接地氣,其推出的「朕知道了」等文博衍生品,風格呆萌討好,迅速走紅網路。

姬路城大發現AR項目

從上述遺產活化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趨勢,那就是數字化、年輕化與參與化。數字化是以高新科技保護、開發遺產;年輕化是儘力吸引更多青年人來關注、熱愛遺產;參與化則是讓人與遺產有更多元的互動方式,使古物變成活物。畢竟,再有價值的文化遺產,也需要以符合當下時代的形式承載,呈現給普羅大眾。克羅齊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我們也可以說,一切歷史文物都是當代文物。

在遺產活化的全球浪潮中,中國不應缺席。騰訊集團副總裁、騰訊影業首席執行官程武提出的「新文創」概念,正是致力於使歷史遺產進入當代生活的一個全新嘗試。所謂「新文創」,意指在新時代下的一種以IP構建為核心的文化生產方式,核心目的是打造出更多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中國文化符號。基於「新文創」的構思,騰訊提出了「數字文保解決方案」,騰訊互動娛樂市場平台部副總經理戴斌在近日講演中,則將之細化為三方面:數字化保護、多元演繹、再創造

細察之,數字化保護是藉助高科技手段,力求準確完整地復原和保存敦煌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譬如,藉助圖像處理和AI的技術,協助敦煌專家,提高壁畫修復、還原的效率與精度。敦煌石窟共有歷代壁畫5萬多平方米,歷經千年風霜,大部分壁畫目前都有不同程度的侵蝕損壞。要復原這些壁畫,即便是熟練的專家,也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像莫高窟第172窟整窟的復原臨摹工作,就需要花費16到20位美術工作者3到5年的時間。在AI等高新科技的幫助下,壁畫修復可能探索出一條全新的路子,真正達到「修舊如舊」,而不是淪為網上廣傳的「毀滅式「文物修復。

安岳石窟佛像重修前後對比的微博截圖

多元演繹則是嘗試將敦煌元素以不同藝術形態演繹,煥發出全新生命力,再次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譬如在敦煌研究院指導下,《王者榮耀》研發團隊歷時半年,打造出一款飛天主題的英雄皮膚,煞費匠心。色調上,整體取材自敦煌色彩中的藍色系(石青、青金石等)及橙色系(鉛丹、鐵紅等);頭飾上,採用了盛唐流行的高聳雲頂之髻;妝容上,基於唐朝婦女愛好脂粉靚妝、重視化妝技法的歷史,納入紅粉妝、畫眉、畫鈿等妝容;服飾上,紋樣採用經典壁畫的火焰紋,飾品則採用帔巾、飄帶等。至於飛天所佩戴的瓔珞、臂釧等,也都取材於壁畫,力求惟妙惟肖。《王者榮耀》是一款遊戲,但對騰訊新文創來說,玩樂之外,還可以是開放眼界與自我修養的開始。

王者榮耀敦煌皮膚:楊玉環-遇見飛天

不止如此,騰訊新文創還有更大的抱負,那便是再創造:提煉和萃取敦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基因,通過不同文化形態的再創造,不斷擴充其文化內涵,最終讓敦煌這一中國文化符號以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形式,走進大家的日常生活。騰訊目前推出的「古樂重聲「計劃即是再創造的一個嘗試。邀請龔琳娜、尚雯婕等5組音樂人,結合敦煌壁畫中豐富的音樂圖像,以及藏經洞出土的古曲進行再創作。2018年9月25日,「古樂重聲」敦煌音樂會將在九層樓前舉辦,這些作品會逐一亮相,以現代流行音樂演繹古老敦煌的魅力。

對敦煌來說,這確實是一個現代勵志故事的開始。古老文明如何在當代重生,當代人如何與文明遺產共同生活,這個故事富含魅力,也充滿謎團。未來仍有太多不確定性,但我們可以確定一件事,那就是當敦煌變年輕,我們不會變老,而是變得更加深沉:帶著對古人的理解,對古代文明的嚮往與傳承,更富人性,更具美感,活在當下,也活在歷史中。

版權聲明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大家 的精彩文章:

一座理想城市,百米內必有避雨處
無論你多成功 到了四五十歲必然會深陷危機

TAG:騰訊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