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黃忠本應壽終正寢,卻被拉上疆場,為何又會倒在對手箭下

黃忠本應壽終正寢,卻被拉上疆場,為何又會倒在對手箭下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十三回,發生在夷陵之戰期間,主人公是黃忠。原文如下:

(黃忠)只自引五千軍出迎。戰不數合,璋拖刀便走。忠縱馬追之,厲聲大叫曰:「賊將休走!吾今為關公報仇!」追至三十餘里,四面喊聲大震,伏兵齊出:右邊周泰,左邊韓當,前有潘璋,後有凌統,把黃忠困在垓心。忽然狂風大起,忠急退時,山坡上馬忠引一軍出,一箭射中黃忠肩窩,險些兒落馬。

吳兵見忠中箭,一齊來攻,忽後面喊聲大起,兩路軍殺來,吳兵潰散,救出黃忠,乃關興、張苞也。二小將保送黃忠徑到御前營中。忠年老血衰,箭瘡痛裂,病甚沉重。先主御駕自來看視,撫其背曰:「令老將軍中傷,朕之過也!」忠曰:「臣乃一武夫耳,幸遇陛下。臣今年七十有五,壽亦足矣。望陛下善保龍體,以圖中原!」言訖,不省人事。是夜殞於御營。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劉備為替關羽和張飛復仇,親率七十五萬大軍征討孫權。五虎上將之一的黃忠聽說劉備說出「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之語,心中不快,拒絕了關興、張苞提出的共同出戰的要求,自己只帶著五千兵馬與東吳交鋒。在對陣期間,黃忠被東吳將領馬忠射中,最終不治而亡,而「不省人事」這句成語就出現在這段故事當中。

不省人事的意思是指昏迷過去,失去知覺,後來也被用來指不懂人情世故。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宋代汪應辰的《與朱元晦》:「問其無所苦否,則曰『無事,無事』。尋即不省人事。」

關羽被害後劉備親征東吳,是歷史的事實,時間是在蜀漢章武元年(公元221年)。劉備親征的總兵力是多少呢?《三國志》中的記載相互矛盾,有四萬、五萬、六萬和八萬之說,但卻不可能是小說中的七十四萬。因為按照蜀漢滅亡時劉禪上交給鄧艾的名冊,蜀漢總人口才九十多萬,因此也就不可能會有七十四萬的兵力。

另外,黃忠的結局與小說中的描述完全不同。《三國志·黃忠傳》載:「遂與羽等齊位,賜爵關內侯。明年卒,追謚剛侯。」這個時間是獻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也也就意味著夷陵之戰開戰之際,黃忠就已經病逝了,因此也就不會有參戰的可能。

那麼,為何小說作者要對黃忠的結局進行如此改變呢?其中的道理其實並不複雜,主要是想突出黃忠老當益壯、勇猛過人的形象。不過,這裡還是存在一個疑問。眾所周知,《三國演義》里黃忠最為突出的武藝就是箭術。為何作者偏偏要讓他死在對手的箭下,這一點筆者百思不得其解,希望大家指點迷津,在此先說一聲謝謝。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三國謀士系列之一四零:賈詡提出一建議,天下從此大亂
誰才是單刀會的勝利者,其實並非關羽,而是魯肅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