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茶知識:白茶餅壓早了會怎麼樣?

茶知識:白茶餅壓早了會怎麼樣?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企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張愛玲說,世上最好的緣分就是,沒有早一步,沒有晚一步,剛剛好,我到這裡,而你正巧在這裡。

趕得早,不如趕得巧。

劉姥姥給鳳姐的女兒起名字,說,她生在七月初七,人生難得可巧二字,便喚作巧姐吧。

巧,是巧合,是巧遇,是天時地利人和。

比如春天桃李芬芳,夏季桃李果熟,秋季桔柚飄香,冬季圍爐烤瓜,四時物候,都是大自然安排好的,早了晚了都不成,要是冬天吃桃,夏天吃柚子,秋天桃花開,都是非常不正常的,會被認為異兆,加以排斥。

怡紅院里那株西府海棠, 原本枯死了,結果又枯樹逢春開起花來,便被視為異事,需要掛塊紅布,加以壓制。

這是古人對自然規律的尊重。

是的,自然規律,是世間萬物生長變化的規則和標尺,我們只能遵循它,卻不能違反它。

《2》

最近,看到了一塊新白茶餅。

它就對我們奉為天條並嚴格恪守的自然規律進行了「批判」,它不到1個半月就提前壓餅,狠狠地嘲諷了我們所執念和堅持的壓餅規則。

這塊敢於挑戰世俗壓餅規則的餅,是2018年的秋壽眉餅。

秋壽眉的採摘,從立秋這個節氣開始,每年大約是在8月7號前後。截止到今天,9月21日,這塊餅的原材料從採摘下來,到壓成餅,再到上市銷售,總共一個半月不到。

而正常的壓餅,是在原材料採摘下來之後,加工製作完成,再密封存放一段時間,讓它有了微微的轉化之後,再壓餅。

這個時長,最低在三個月左右,最高有一年三年不等。五年嘛,太長了,通常能堅持存到五年,並且品質還很優秀的散茶,是不捨得壓餅的——散茶價更高。

也就是說,這塊秋壽眉,它不符合正常的、最低存放三個月才壓餅的標準,提前,就壓餅了。

提前壓餅,一方面是茶商性子急,一方面,也是為了搶佔市場。

搶上市,得頭彩。

《3》

提前壓餅好不好呢?

當然不好,又不是比賽100米,誰跑得快誰拿第一。

在本文的開頭,村姑陳就寫過,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什麼時候桃花滿地,什麼時候綠葉成蔭子滿枝,都是有定數的,都是大自然安排好的。

壓餅也是一樣。

什麼時候採摘,什麼時候萎凋,什麼時候烘乾,什麼時候陳化,什麼時候壓餅,都是老天爺安排好的。

比如今天開春早,春茶採得早,大自然就來了個降霜,倒一倒春寒,把茶樹們凍一凍,把內質凍豐富一點,膠質凍厚一點。

就像冬天的鴨子肉更肥一樣,動物和植物們會根據溫度來調自己體內的禦寒物質,以利於自己在嚴酷的環境里仍然能存活下來。

沙漠里的沙棘和倒春寒天氣里的白茶樹,皆是同理。

在這些固定的天時條件影響下,做茶,壓餅,比的不是快,是慢工出細活。

細心地採摘,采出標準的茶青,不許太長也不許太短。

細心地攤晾,晾出枝葉舒展的,顏色鮮亮的,鮮爽甘淳的茶葉。

細心地陳化,在溫度和濕度相宜的房間里,陳化出優秀的品質。

細心地壓餅,適度地蒸軟,適度地包揉,適度地壓制定型,不過松也不過緊,再適度地攤晾,適度地烘乾,溫度不過高也不過低。每烘乾一段時間,還要暫停,讓餅透氣,散掉水分,再繼續烘。

所以,到了該陳化的時候陳化,該壓餅的時候壓餅,才是尊循自然規律的正確做茶法,才是白茶正道。

《4》

提前壓出來的餅,究竟哪裡不好?

前文提到,散茶烘乾之後,不能馬上壓餅,要把茶密封存放起來,自然陳化一段時間之後,才壓餅。

而提前壓出來的餅,人為地縮減了這段散茶陳化的時間,也就是說,茶剛做好沒幾天,還沒來得及陳化呢,就把它拿去壓餅了。

這樣有什麼壞處么?

當然有。

就像一個人還沒睡醒,就被拉起來跑1500米,睡眼惺忪,迷迷登登,肚子還餓著,怎麼跑,也跑不出好成績,不墊底就算萬幸了。

提前壓餅的茶,正是這種狀態。

它剛被烘乾,茶葉細胞里的養分在烘乾時被蒸發的水分帶走了一批,還沒有修復過來,處於身體狀態最差的時期,這時候它的香氣較淡,滋味也較淡。

此時,它最需要的是好好睡一覺,補充體力。

但卻有人違背自然規律,在它最虛弱的時候,把它壓成餅。

這些被提前壓的餅,它沒有經過陳化就壓餅,體內的各項物質都較少,壓成餅後,餅里含有的物質是很少的。

那麼,未來,就算在良好的倉儲環境里成長,它也不一定會轉化出芬芳的香氣和滋味來,更別提珍貴的棗香了。

如果當時,不那麼急,讓它好好休息幾個月,讓它在睡夢中修復身體機能,會如何呢?

經過兩三個月的休眠,它睡飽了,睡夠了,修復好了身體里的各項機能,那些散失的養分通過與空氣中微弱的氧分子接觸和交換,還原到了它的體細胞里,它滿血復活了,細胞里充滿了能量,充滿了濃郁的花香和淳滑的滋味。

這時候把它拿去壓餅,這些優質的養分,這些香氣和滋味,才會被留在茶餅里,讓茶餅擁有清郁的花香和淳厚的滋味。

在未來,擁有這般高品質內含物的茶餅,才能在優質的倉庫里緩慢陳化,陳化出更加優質的花香,果香,甚至,稀罕的香氣——棗香。

《5》

做茶是一件急不得的事。

一切都要按照流程,慢慢來。

該採的時候才能采,提前採的芽,太嫩,內質不豐富,香氣口感都弱。

該晾的時候必須晾,如果太遲攤晾,茶被渥堆發酵,茶氨酸散失,香氣和滋味大打折扣。

該陳化的時候就得陳化,密封起來,不見光不碰水,乾乾燥燥,陳化了豐富的內質和甜潤的湯感。

該壓餅的時候才壓餅,用上好的壓餅工藝,輕揉輕壓,低溫烘乾,才能讓茶餅在未來的歲月里,轉化出豐富的,多層次的,馥郁的芳香和滋味。

笑在最後的,方是贏家。

不急著壓的,才是好餅。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lanxiaoping198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陳茶事 的精彩文章:

福鼎白茶官方指導價出台,動了誰的蛋糕?
細數武夷岩茶界三大當家花旦,大紅袍水仙肉桂喝過一種才算懂岩茶

TAG:小陳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