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肺氣不足易氣短,人到中年要補肺

肺氣不足易氣短,人到中年要補肺

現如今,很多人一旦進入中年,就開始感覺氣短之力,特別是患有哮端、慢性支氣管炎的人,而這一切都是肺氣不足惹的福。

當我們35歲之後,人體的肺活量就開始下降了,而且還會出現肺虛的情況, 正所謂.「肺氣健旺,則五臟之氣皆旺,精自生而形自盛」,所以,對於中年人而言, 一定要先補肺,這樣才能夠保健康。

通常情況下,肺氣虛的人會出現咳嗽乏力、畏風自汗、氣短、容易感冒等癥狀。

下面裁就告訴大家一些小方法,相信可以有效改善肺氣不足的情況。

「呬」字功補肺氣

呬(xi)字功補肺氣,可以治療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是六字訣之一。

具體的做法:讓兩唇微微向後收,上下齒相合,但是不要接觸,舌尖插入上下的縫內,微出。

呼氣念「呬」(xi)字,與此同時雙手從小腹前抬起,逐漸轉掌心向上,至兩乳平,兩臂外旋,翻轉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對喉,然後左右展臂寬胸推掌如鳥張翼。呼氣盡,隨吸氣之勢兩臂自然下落垂於體側,重複六次,調息。

養肺的呼吸功法:腹式呼吸

方法如下:

平躺或是端坐,雙手交疊。

手心捂住肚臍下。用鼻子緩緩吸氣——感受到腹部慢慢隆起,一直到不能再吸為止,屏住呼吸,感受腹腔上方的緊張感。呼氣,感覺到把緊張部位鬆開。

如此重複幾次,便會找到自己的節奏。

呼吸秘訣

呼吸要勻細深長,呼吸的時候,意念放鬆,不要想著口鼻,意念放在下丹田,也就是小腹的位置上。

呼吸越慢越好,越勻越好,越深長越好,吸的時候,好像在聞花香,吐的時候,好像是大雁平沙落地,不用力。

每天有意識地練習腹式呼吸半個小時,或是在早晚,分別有意識地呼吸100下,時間長了,便是日常的呼吸習慣。

深呼吸補充肺氣(簡單有效)

每天以太陽剛剛升起的時間為佳,到戶外進行深呼吸, 一般來說,每一次做20~30次即可。

另外,朗讀或者唱歌也可以補充肺氣,因為二者可以起到擴胸的作用,通過對橫膈肌的運動,把氣吸入肺部,而氣息中擊著聲帶,發出的聲音再經過共鳴腔體,進行綜合調節。

但是我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此方法一定要使用適度,要用科學的發聲方法,千萬不能亂喊、亂叫,否則會適得其反。

食療補氣

在日常生活中,建議大家多吃一些百合、花生、桔梗、黃芪、党參等,都具有潤肺補氣的作用,但是黃芪屬於上火的藥材,需要把握好量。

中醫認為,肺主皮毛,換句話說,肺臟通過它的宣發作用把水谷精微輸布到皮毛,從而滋養裁們的皮膚和肌肉。

相信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人,總是臉色蒼白,或者是面色憔悴,年紀輕輕就出現了皺紋,這些都是因為氣虛血少、津血不足無法滋養皮膚導致的,凡是肺氣充足的人,皮膚也會光澤有彈性。

肺氣不足不僅會造成皮膚的黯淡和粗糙, 基至還會帶來一系列的疾病,其實,我們身體的各個臟腑都在分工合作著,肺功能一旦出現問題,那麼五臟六腑的工作自然就會受到影響, 讓身體的狀況越來越差。

而且肺與大腸還互為表裡,假如肺火肅降,那麼大腸就可能會傳導失常,造成便秘,而一旦便秘,就會影響到身體內毒素的排出,讓毒素在體內開始聚集, 對身體造成嚴重的傷害。除此之外,肺氣不足還會引發風疹、過敏等病症,如果肺熱上蒸,痤瘡、酒渣鼻、牛皮癬等癥狀也會出現。

所以,人到了中年, 一定要補充肺氣,而補充肺氣的食物首選是白色的食物,因為按照中醫理論,白色入肺,比如白豆、白木耳、山藥等,除此之外, 還有許多清肺補肺的食物,比如白木耳、百合、鮮藕、海蜇、柿餅、枇杷、無花果等。

當然了,一個人肺氣的強弱除了與飲食有關外, 還與生活習慣有密切的聯繫,大家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作息一定要有規律,因為熬夜、抽煙是非常容易導致肺氣不足的。

另外, 還應該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俗話說得好:「過憂傷肺、過怒傷肝」。如果心情過於悲傷,遇到事情容易感傷,這樣就會導致肺氣鬱滯,也很可能會傷到肺腑,從而導致肺氣不足。

反過來,肺氣弱的人也更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出現有鬱悶和傷感的情緒,如此一來惡性循環,對我們的健康是非常不利的,所以, 一定要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

若有受益,隨喜點贊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州光孝寺 的精彩文章:

念佛能驅除貪嗔痴嗎?
明生大和尚赴日本參加中韓日佛教友好交流會議

TAG:廣州光孝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