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主席這樣身體力行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主席這樣身體力行

來源: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王凌碩

今天是國際和平日,它寄託著各國人民對世界和平的美好願望。

9月19日,2018年國際和平日紀念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行,習主席向紀念活動致賀信。習主席指出,今年的紀念活動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世界」為主題,契合國際和平日設立宗旨,符合世界各國及各國人民根本利益。

2017年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新華社記者 饒愛民 攝

和平與發展是人類的共同願望。2017年1月18日,習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演講時就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重大問題提出要「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有評論指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為全球生態和諧、國際和平事業、變革全球治理體系、構建全球公平正義的新秩序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回顧歷史,馬克思恩格斯都有豐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他們認為,「只有在共同體中,個人才能獲得全面發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說,只有在共同體中才可能有個人自由」。馬克思進而提出了「真正的共同體」思想,「真正的共同體」與「虛假的共同體」相對,「真正的共同體」即共產主義是自由人的聯合體、是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社會。

中華民族歷來追求和睦、愛好和平、倡導和諧,「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數千年文明史造就了獨樹一幟的「和」文化。習主席多次讚譽的近代思想家王陽明主張「天下一家」「聖人之心,以天地萬物為一體,其視天下之人,無外內遠近。……天下之人,皆相視如一家之親」。可以說,這些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和繁榮的精神支柱,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淵源。

2013年3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新華社記者 丁林 攝

2013年3月23日,習近平當選國家主席後首次出訪,就在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演講提出:「這個世界,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裡,生活在歷史和現實交匯的同一個時空里,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這是他首次向世界闡述他的「全球觀」。

2015年3月28日,在以「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習主席出席開幕式並在主旨演講中主張,「當今世界,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更加豐富,時空領域更加寬廣,各種因素更加錯綜複雜。各國人民命運與共、唇齒相依。當今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實現脫離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沒有建立在其他國家不安全基礎上的安全。我們要摒棄冷戰思維,創新安全理念,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2015年9月2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紐約聯合國總部出席第70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並發表題為《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 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講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2015年9月28日,在第七十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時,習主席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是全人類的共同價值,也是聯合國的崇高目標。目標遠未完成,我們仍須努力。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2017年1月18日,習主席在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深刻、全面、系統闡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習主席指出,人類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也正處在一個挑戰層出不窮、風險日益增多的時代。回首過去100多年的歷史,全人類的共同願望,就是和平與發展。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讓和平的薪火代代相傳,讓發展的動力源源不斷,讓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輝,是各國人民的期待,也是我們這一代政治家應有的擔當。中國方案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

2017年 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出席「共商共築人類命運共同體」高級別會議,並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這是會議結束後,習近平出席中國向聯合國日內瓦總部贈禮儀式。新華社記者 張鐸 攝

演講中,針對「要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習主席指出,國家之間要構建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夥伴關係。大國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關係。大國對小國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獨尊、強買強賣的霸道。應該全面禁止並最終徹底銷毀核武器,實現無核世界。要秉持和平、主權、普惠、共治原則,把深海、極地、外空、互聯網等領域打造成各方合作的新疆域,而不是相互博弈的競技場。

針對「要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習主席指出,各方應該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反恐既要治標,更要治本。各國要加強協調,要動員全球力量有效應對難民危機。恐怖主義、難民危機等問題都同地緣衝突密切相關,化解衝突是根本之策。當事各方要通過協商談判化解衝突,其他各方應該積極勸和促談,尊重聯合國發揮斡旋主渠道作用。國際社會應該加大對非洲等發展中國家衛生事業的支持和援助。

第71屆聯合國大會主席湯姆森隨後在致辭中表示,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發人深省。長期以來,中國是聯合國的忠實支持者。今天,習近平主席的演講振奮和鼓舞了人心,為聯合國推進和平與可持續發展事業提供了巨大動力。聯合國高度讚賞中國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的巨大貢獻。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受到國際社會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普遍歡迎和強烈支持。2017年2月10日,聯合國社會發展委員會通過「非洲發展新夥伴關係的社會層面」決議,「呼籲國際社會本著合作共贏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加強對非洲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正式寫入聯合國決議,表明這一理念已經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認可。

在同一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黨的十九大報告共十三部分,其中第十二部分就是以「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標題,進行了深入闡述。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習近平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新華社記者馬占成 攝

為何要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當今世界處於大發展、大變革與大調整的時期,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主題。雖然全球的治理體系與國際秩序的變革正加速推進,世界各國相互聯繫與依存也日益加深,但是,國際力量更趨平衡,並且和平與發展的大勢仍不可逆轉。與此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非常突出,全球增長動力不足,貧富分化嚴重,恐怖主義問題、網路安全問題、傳染性疾病問題等威脅蔓延,當今人類面臨著許多共同的挑戰。這是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全球現實依據,全球的問題需要人類共同面對、共同應對,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單獨應對面臨的各種挑戰。

習主席指出,我們呼籲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接著,他用五個「要」系統闡述了怎樣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

2017年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2017年10月24日,黨的十九大閉幕,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自通過之日起生效。「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入最新版的中國共產黨黨章,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201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建議在修改憲法部分內容時,增加「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承載著中國對建設美好世界的崇高理想和不懈追求,反映了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公正新秩序的美好期待。放眼今日世界,選擇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是文明進步的人間正道,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嚮往。作為中國軍人,我們一定要在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引領下,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和世界和平穩定作出積極貢獻!

(解放軍報記者部·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